問題詳情
20 有關刑事司法體系的「漏斗效應」(Funnel Effect)現象,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因為刑事司法人員行使自由裁量權的結果,刑事司法體系對犯罪案件之處理如漏斗一般,即進來的多,最後從底端出去的少
(B)由於政策或人為處理的影響,造成刑事司法漏斗效應的出現
(C)漏斗效應使刑事司法體系預防功能大受影響
(D)漏斗效應會明顯增加刑事司法的威嚇效果
(A)因為刑事司法人員行使自由裁量權的結果,刑事司法體系對犯罪案件之處理如漏斗一般,即進來的多,最後從底端出去的少
(B)由於政策或人為處理的影響,造成刑事司法漏斗效應的出現
(C)漏斗效應使刑事司法體系預防功能大受影響
(D)漏斗效應會明顯增加刑事司法的威嚇效果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17 有關澳洲學者 John Braithwaite 提出修復式正義(Restorative Justice)的概念,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犯罪係侵害他人或社區的實質行為 (B)犯罪人被界定為恢復正
- 14 美國犯罪學家康克林(John Conklin)根據他對麻州監獄 67 名強盜、搶奪犯罪人及 90 名被害者訪問調查的結果,認為強盜、搶奪犯罪者可分成四大類型,下列何者不屬於其分類?(A)衝動犯(
- 16 為發揮刑罰的預防功能,必須建立在三個基本前提上,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對於人類未來的犯罪行為是可以估算、預測(B)「以殺止殺」、「以命償命」最能發揮預防的效果(C)刑罰應依據犯罪危險性而定,才
- 15 有關刑事司法體系運作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其在運作過程中,不會產生「犯罪漏斗效應」(B)其執法人員均具有高度之「自由裁量權」(C)其在運作過程中,呈現「結婚蛋糕」模式(D)其在運作過程中,
- 13 根據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規定,下列何者不是毒品分級的判斷基準?(A)成癮性 (B)社會危害性 (C)抗藥性 (D)濫用性
- 12 有關少年犯罪相關理論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瑪札(Matza)和西克斯(Sykes)的中立化理論主要在解釋年輕人如何學習到合理化犯罪的技術(B)雪林(Sellin)認為青少年犯罪是低階層青少
- 11 有關組織犯罪特性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臨時聚合之組織 (B)特定的團體成員 (C)常涉及暴力活動 (D)任務分工與專業化
- 10 有關「白領犯罪」(White-collar Crime)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係由 E. Sutherland 首度使用「白領犯罪」一詞(B)相較於街頭犯罪,白領犯罪者大多具有穩定職業(C
- 9 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Émile Durkheim)認為偏差(犯罪)是社會運作呈現無規範(Anomie)的結果,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人類個體一直在追求無法滿足的目標,且慾望是貪得無厭的(B)缺乏
- 8 有關西克斯(Graham M. Sykes)與瑪札(David Matza)提出的中立化技術理論(Techniques ofNeutralization Theory),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對
內容推薦
- 19 有關被害者學研究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被害者學研究可以闡明加害者與被害者在犯罪事件中的互動關係及責任歸屬(B)被害者學研究全然著重在歸咎被害者的責任(C)被害者學擴展犯罪問題的研究領域(D
- 若有一訊號其 ,其平均值、有效值分別為何?(A)0、√2 (B) √2 (C) √18 (D) √20
- 「排燈節」是印度教的重要節日,於印度曆八月滿月後第 15 天,家家戶戶點蠟燭、油燈、燃放煙火慶祝,象徵光明、繁榮和幸福。今年 11 月排燈節過後,隔日早晨,首都新德里與周邊城市霧濛濛,許多地方空
- 有一受力系統如右圖所示,請問支承B點反力大小為何? (A) 3 t(B) 4 t(C) 5 t(D) 6 t
- 2 關於行為後法律變更之法律適用情形,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緩刑宣告,適用裁判時之法律 (B)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亦有從舊從輕原則之適用 (C)沒收,適用裁判時之法律 (D)處罰之裁判確定後,尚
- 3 甲持槍欲射殺乙,卻因槍法欠準而射中丙,這是那一種刑法之錯誤型態?(A)客體錯誤 (B)打擊錯誤 (C)禁止錯誤 (D)期待可能性錯誤
- 4 關於未遂犯、不能犯或中止犯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已著手於犯罪行為之實行而不遂者,為未遂犯,依法應減輕或免除其刑 (B)行為不能發生犯罪之結果,又無危險者,依法應減輕或免除其刑 (C)已著手於
- 5 下列對於正犯與共犯之敘述,何者正確?(A)教唆他人犯罪而正犯未為任何犯罪行為,仍成立教唆犯 (B)幫助他人犯罪,正犯需知悉幫助之情,始能成立幫助犯 (C)共同正犯之行為不必均參與構成要件之全部行為
- 6 下列關於自首之敘述,何者錯誤?(A)有偵查犯罪職權的公務員已知犯罪事實,而不知犯罪行為人為何人,不屬於未發覺之犯罪 (B)甲本為故意殺人,而向該管公務員告知其係因正當防衛而殺人,不影響自首之成立
- 7 有關緩刑規定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須犯最重本刑有期徒刑 5 年以下、拘役或罰金之罪 (B)須 3 年內未受有期徒刑或拘役之宣告 (C)緩刑期滿後 5 年內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仍成立累犯 (
- 8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明知並有意使其發生者,為直接故意 (B)行為人雖非故意,但按其情節應注意,並能注意,而不注意者,為無認識過失 (C)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雖預
- 9 下列何者為超法規阻卻違法事由?(A)正當防衛 (B)業務上之正當行為 (C)推測之承諾 (D)依所屬上級公務員命令之職務上行為
- 11 行為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或懲戒處分,向該管公務員誣告(誣告罪法定刑為 7 年以下有期徒刑),經法院判決有期徒刑 4 月確定,可否易刑處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可以聲請易服社會勞動或聲請易科罰
- 以下何者為濁度(Turbidity)常用單位?(A) CTU(B) CUT(C) NTU(D) NUT
- 10 某甲飲酒後不勝酒力,致其辨識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顯著減低,在此情形下,竊取便利商店高粱酒得手,某甲應如何論處? (A)構成竊盜罪,雖飲酒致醉下所為,仍具有責性 (B)不構成竊盜罪,因
- 13 拖吊業者私下收受違規停車之民眾所交付新臺幣 300 元賄款,而放行不予拖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拖吊業者為授權公務員,其行使公權力收賄,構成公務員收受賄賂罪 (B)拖吊業者為委託(受託)公
- 12 關於「假釋」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無期徒刑,終身不得假釋 (B)累犯不得假釋 (C)假釋中不論因故意或過失更為犯罪,只要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均可撤銷假釋 (D)假釋未經撤銷,其未執行
- 15 甲在某十字路口車陣中散發傳單,遭交通警察乙取締,乃破口大罵:「警察只會欺善怕惡,王八蛋!」而當乙將其所開立之罰單收執聯交付給甲時,甲直接撕毀之。甲之行為依刑法應成立下列 何罪? (A)第 135
- 16 下列關於刑法第 149 條公然聚眾不遵令解散罪之敘述,何者錯誤?(A)本罪為不純正不作為犯 (B)本罪之成立,以行為人業已受該管公務員解散命令 3 次以上為構成要件 (C)本罪處罰首謀者 (D)
- 17 關於藏匿人犯及湮滅證據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湮滅關於自己刑事被告案件之證據,應論以刑法第 165 條的湮滅刑事證據罪 (B)甲湮滅關係自己配偶刑事被告案件之證據,人情之常,不予處罰 (C
- 14 關於刑法第 132 條第 1 項至第 3 項關於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之規定,下列就其構成要件之敘述,何者錯誤? (A)不具備公務員身分之人不會構成本罪 (B)本罪之行為方式包括洩漏或交付 (C)具
- 19 下列對於「準文書」之敘述,何者錯誤?(A)在紙上之符號,依習慣足以表示用意之證明者,為準文書 (B)平板電腦內之影像檔,足以表示用意之證明者,為準文書 (C)臉書上之文字檔,足以表示用意之證明者
- 18 甲將其機車借予友人乙,乙逾期不還,甲遂至警局報案機車遭竊,並請求警察偵辦。甲犯何罪?(A)未指定犯人誣告罪 (B)誣告罪 (C)加重誣告罪 (D)偽證罪
- 20 甲基於殺人故意,持刀追砍乙,乙受傷不支倒地,經路人送醫急救始倖免於死,但右眼因此失明。甲的行為成立何罪? (A)過失重傷罪 (B)傷害致重傷罪 (C)殺人未遂罪 (D)殺人既遂罪
- 下列何者之行為,不成立刑法妨害祕密罪?(A)甲手持手機竊錄捷運站電梯上樓之女子裙下風光 (B)乙以雙眼目視自宅對面大樓站在窗戶前自拍之裸女 (C)丙無故持手機竊錄隔壁辦公室同事非公開對其之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