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6.閱讀以下文章,回答問題 讀書須讀到不忍捨處,方是見得真味。若讀之數過,略曉其義即厭之,欲別求書看,則是於此一卷書猶未得趣也。蓋人心之靈,天理所在,用之則愈明。只提醒精神,終日著意,看得多少文字,窮得多少義理。徒為懶倦,則精神自是憒憒,只恁昏塞不通,可惜!某舊日讀書,方其讀《論語》時,不知有《孟子》;方讀〈學而〉第一,不知有〈為政〉第二。今日看此一段,明日且更看此一段,看來看去,直待無可看,方換一段看。如此看久,自然洞貫,方為浹洽。時下雖是鈍滯,便一件了得一件,將來卻有盡理會得時。若撩東劄西,徒然看多,事事不了;日暮途遠,將來荒忙不濟事。(朱子語類,朱子一,自論為學功夫)以下何者是作者的主張?
(A)讀書要多方廣博涉略
(B)讀書要針對儒家典籍
(C)要利用精神好的時候讀書
(D)讀書應求深入理解不貪多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69231
統計:A(3),B(0),C(0),D(1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