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在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布的《憲法大綱》草案中,內容共二十三條,其中分為兩部分:一為關於君上大權,共十四條;一為關於臣民權利義務,共九條。我們可以從這樣的分配,看出令人民失望的原因為何?
(A)規定君權太重
(B)預備立憲年限太長
(C)未改定中央官制
(D)未能增設議政機關
(A)規定君權太重
(B)預備立憲年限太長
(C)未改定中央官制
(D)未能增設議政機關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白崇禧曾說:「上海自我軍占領之後,工人就組織糾察隊封鎖租界。他們有自己的武器,有自己的指揮系統,不服從軍事長官的指揮。他們要衝入租界,占領租界。現在外國領事團已經提出嚴重警告,黃浦江上布滿了外國
- 戊戌維新之前,主張維新的人,發表各自意見。嚴復在上皇帝萬言書請皇帝「結百姓之心」方法是「親至沿海各地,巡守省方,縱民嵩呼,瞻識共主。」譚嗣同在仁學中說:「君也者,為民辦事者也。事不辦而易其人,亦
- 胡適將國史上某個文體的出現,與但丁以後的義大利文學、喬叟以後的英國文學及路德以後的德國文學相比擬,並稱之為中國的文藝復興。這個文體是(A)八股文 (B)白話文 (C)駢體文 (D)古文
- 「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今求一藝之末,而又奉夷人為師,無論夷人詭譎,未必傳其精巧……。何必夷人?何必師事夷人!」這段文字是清代一位士大夫反對朝廷推動一連串運動所
- 一個近代中國城市,其繁榮應該歸功於外國人的工商活動,外國資本是該城經濟結構的基礎,外國商人和資本家因而成為該城的貴族階級,住在該城的人都得向洋人低頭。這些洋人有他們的生活圈子,他們住在富麗幽邃的
- 有位史學家說:「科舉制度的實行,用統一的標準來選拔社會上的優秀分子,使之參與國家的政治。」清末維新人士則認為:「科舉制度錮智慧、壞心術、滋游手,造成了破壞人才、國家貧弱的後果。」關於這兩種看法何
- 清末知識分子認為:「天下積弱之本,必自婦人不學始。」他們主張「興女學」,呼籲婦女應受教育,因為幼兒教育倚賴母教,女子教育的好壞實為國家強弱的依據。這時期士人鼓吹女學的主要背景為:(A)認同國際社
- 辛丑條約的那一條款,造成國都門戶大開?(A)賠款四億五千萬兩 (B)懲辦禍首 (C)各國可以駐軍於北京、天津和山海關間 (D)各國可以駐軍於中國各地
- 下列有關自強運動的敘述,何者正確? (A)自強運動的重心以國防外交為主,不涉及民主和教育的議題 (B)自強運動徹底從根本去改革,扭轉了傳統舊格局 (C)自強運動期間全國上下一致從事改革 (D)不
- 近代的變法改革中,從制度層面到思想層面的改革指的是哪兩次? (A)自強運動→百日維新 (B)百日維新→新文化運動 (C)自強運動→新文化運動 (D)百日維新→新文化運動
內容推薦
- 「聯俄容共」的政策,是何人的主張?(A)袁世凱 (B)段祺瑞 (C)孫中山 (D)蔣中正
- 日本原想藉此事件打擊中國人自信心,但反而使中國人堅定抗戰到底的決心。請問:這是指哪一事件? (A)盧溝橋事變 (B)死守四行倉庫 (C)南京大屠殺 (D)濟南慘案
- 《世界歷史百科全書》提到西方中古時代的文藝復興運動時,有這樣的一段描述「是一個混亂和衝突的時代,無論是在宗教上、在道德上,還是在個人性格上,都充滿了混亂和衝突,在同一個人身上,有著中古的品質,也
- 民國初年,臨時參議院改總統制為內閣制的主要原因為何? (A)為了牽制袁世凱 (B)袁世凱為當皇帝而鋪路 (C)袁世凱控制政府的一種手段 (D)國民黨對進步黨的一種反擊
- 十九世紀時,蘇格蘭人歐文發現利潤是一切的禍源,它使得工資無法提高而削弱工人的購買力。為解決問題,他遠赴美國 的印第安那州建立合作社區’他在社區内將紡織廠與各種生活所需的活動聚集在一起,並建立住宅
- 某書評指出:「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中國大陸史家所著的的國民黨史,幾乎都會有一些明顯的政治教條。例如:多會強調馬克思唯物主義史觀的指導原則;對國共歷史上的主要爭議幾乎都會有口徑一致的『標準答案』
- 某位作家寫到:「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兩個字:『吃人』!」請問:這位作家的主張跟下列
- 下列哪一項改革使中國正式脫離銀本位制,改採外匯本位制,有利於國家的統一與經濟的發展? (A)發行法幣 (B)廢除釐金 (C)廢兩改元 (D)收回關稅自主權
- 民國六年,梁啟超發表反對復辟通電,文中說道:「此次首造逆謀之人,非貪黷無厭之武夫,即是大言不慚之書生。」上述的武夫與書生,所指何人? (A)張勳、康有為 (B)張勳、楊度 (C)段祺瑞、梁士詒
- 西西里的起義> 是那一年數次歐洲革命的第一個主要的波瀾;接著’反叛蔓延到那不勒斯、羅馬及教皇轄區、塔斯坎尼、 倫巴底和威尼西亞。直到1849年春天,反叛的最後一點餘火才在威尼斯和羅馬平息下
- 清末一份詔書指出:「國是不定,則號令不行,極其流弊,必至門戶紛爭,互相水火……於時政毫無裨益。」所有大小臣子必須「發憤為雄,以聖賢義理之學植其根本,又須博採西學之切於時務者,實力講求,以救空疏迂
- 下列四個敘述,均是中國近代涉外條約中的文句,何者是我們慣稱的領事裁判權?(A)「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華民如何科罪,應治以中國之法」 (B)「將來佛蘭西(法國)人
- 民初有位學者寫道:「□制度像一個碩大無比的章魚把它的觸鬚伸展到全國的每一條交通線上,吸吮著國內工商業的血液。……一條裝西瓜的木船從關卡附近的一座橋經過。這條船馬上被岸上伸下的一根竹柄鉤住,同時岸
- .有一位學者以為「世界上分配最公平的就是良知」;「良知是正確判斷以區別真偽的力量」;「正確的理性引導,是探求所有 科學真理的不二法門」。依上引資料,這位學者最有可能為以下何人? (A)盧梭(B)
- 1910年代末期以後的國民革命事業屢遭挫折,孫中山認為,國民黨必須結合外力才能順利推動革命。恰逢某國在此際自動表示願意放棄在華特權,提供援助,且主動派人與孫中山聯絡。孫中山見此,表示廣州政府不該
- 這是一本歷史書對某系軍閥的說明:「內部較複雜,先後任領袖者為馮國璋和曹錕。……在外交上依附英國,對南方反對勢力主張以談判方式解決。」這個軍閥是(A)滇系 (B)皖系 (C)直系 (D)奉系
- 法國大革命過程之中’出現了幾個重要機構:(甲)國民會議;(乙國民公會;(丙)三級會議;(丁)立法會議。這些機構出現的 順序為何?(A)丙甲乙丁(B)丙甲丁乙(C)丙丁甲乙(D)丙丁乙甲
- 梁任公云:「自國體問題發生以來,所謂討論者,皆袁氏自討自論;所謂贊成者,皆袁氏自贊自成;所謂請願者,皆袁氏自請自願;所謂表決者,皆袁氏自表自決;所謂推戴者,皆袁氏自推自戴。」梁任公批評袁世凱的什
- 法國科學家兼文人豐特奈爾’於十七世紀時以生動的文筆,深人淺出介紹新學說’他的科普讀物推廣太陽為宇宙中心的理 論。不僅助長科學理性的傳播’而且間接加深人們對教會權威的不滿。請問上述資料的結論為何?
- 有一個歐洲國家的興盛與衰微皆與「戰爭」有關’正所謂「成也戰爭、敗也戰爭」,其中這個「成」指的是十七世紀初的三 十年宗教戰爭,而「敗」指的是十八世紀中的七年戰爭,試問這個國家是以下何國? (A)英
- 資料一:「鑑於國會眾議員的選舉辦法歷來弊端百出,極宜採取有效措施以矯正,宜剝奪許.多微不足道的選區產生議員之權 利,將該項權利授予人口稠密、資源豐饒之大城市;宜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額°」資料二 :
- 文學家雨果稱這次革命為「半途而廢的革命」,因為它不求全面的改造;這次革命是由中產階級所主導,革命成功後不實行 共和制,仍實行君主立憲政體。這場革命與革命後即位的法國國君是 (A)七月革命’査理十
- 七、解釋重力名詞:(一)Isostasy( 5 分)
- 某國的憲法規定:「行政權屬於世襲的國王> 立法權屬於立法會議,司法權屬於各級法院。j「國王不經立法會議的同意’ 既不能宣戰,也不能媾和。」請問此為那一國家的憲法? (A)1787年美國的聯
- (二)InverseModeling ( 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