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如圖二電路,試分析下列問題:
⑴求
(10 分)

⑴求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84211
統計:A(91),B(30),C(2),D(4),E(0)
內容推薦
- 10視距量測時,若已知水平距離 100m 時,上、下絲夾距為 1m,已知水平距離 152m 時,上、下絲夾距為 5m,垂直角為 0 度,則儀器視距常數 K,C 數值為何?(A)K=103,C
- 1已知 A、B 兩點 N、E 坐標如下:A(E=22656,N=46249),B(E=63366,N=9365),求 A 對 B 之方位角為?(A)47°51'
- 1有關水準器靈敏度,下列敘述哪些錯誤?(A)靈敏度主要視水準管縱斷面之圓弧半徑而定,半徑越大,靈敏度越低(B)靈敏度主要視水準管縱斷面之圓弧半徑而定,半徑越大,靈敏度越高(C)靈敏度主要視水準
- 1已知 A 點高程為 300.18m,今在 B 點觀測 A 點覘標之天頂距正鏡 84°01'56",倒鏡 275°57'58",AB 兩點水平距離為 7
- 20有關 GPS 衛星資料之解算,下列敘述哪些正確?(A)電碼資料解算速度較相位資料慢(B)相位資料解算精度較電碼資料高(C)最小二乘法為解算方法之一(D)電碼資料無週波脫落補償問題。
- 10C、D 兩點間距離量測 5 次,其數值分別為 05 公尺、09 公尺、03 公尺、10 公尺及 06 公尺,請問 CD 距離平均值之標準偏差為(A)±0.013
- 1在距離測量中,下列何者為量測的系統誤差?(A)捲尺與草叢纏繞使捲尺彎曲所引起的誤差(B)每次量距時所施的拉力微小變化不同所引起的誤差(C)由定線不直所引起的誤差(D)由較標準尺長的捲尺量距所
- 1在 3%斜坡上量距 50 公尺,則下列哪些正確?(A)水平距離為 978m(B)高差為 499m(C)改正數為-0.022m(D)坡度為 3°。
- 20有關 GPS 觀測量之技術規範,下列哪些不在規範範圍?(A)衛星數目(B)最高仰角(C)數據取樣間隔(D)使用之 GPS 儀器。25
- 10水準測量中對某點僅施行前視而不施行後視者,稱為(A)轉點(B)水準點(C)中間點(D)正視點。
內容推薦
- 1天頂距 64°28'41"相當於(A)仰角 64°28'41"(B)仰角 25°31'19"(C)俯角 64°28'41
- 10在均勻斜坡地量距,量得傾斜角為 α,斜距為 L,則水平距離=(A)L×cosα(B)L×sinα(C)L×tanα(D)L×cotα。
- 下圖是台灣四個時期的人口金字塔,請依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A)甲乙丙丁(B)甲丁乙丙(C)丁丙甲乙(D)丁丙乙甲。
- 1在 15%斜坡上量距,得 260m,則下列哪些正確?(A)水平距離為 294m(B)高差為 691m(C)其斜坡向上角度為 8°31'51"(D)水平距
- 1以經緯儀觀測天頂距,其正鏡讀數為 94°12'44",倒鏡讀數為 265°47'24",則下列哪些正確?(A)指標差為+4"(B)天頂距為
- 1在測量中,以北方為基準方向,從北方順時鐘旋轉至方向線,稱為該方向線之(A)方向角(B)偏角(C)方位角(D)測線角。
- 10以水準儀觀測 A、B、C 三點處水準尺,得讀數分別為 427m、482m、534m,若 A 點高程為 127m,則下列何者正確?(A)B 比 A 高 0.055m(B)C
- 10某一測量工作規定附合導線角度閉合差之容許值 U=20"+15" ,今有一條附合導線 AB123CD,其中 A、B、C、D 為已知點,則其 U 值為(A)57"(
- 1經緯儀之儀器誤差中,下列哪些會影響所測得之水平角度?(A)視準軸不垂直橫軸(B)直立軸誤差(C)縱角指標差(D)視準軸偏心誤差。
- 1有關路線測量基本意涵,下列敘述哪些正確?(A)測量作業中距離、方位角與坐標之間的關係與路線里程之意義(B)了解路線單曲線主要點位 BC、MC、EC、及圓心之幾何關係(C)緩和曲線路線主要點位
- 1有一方向線之方向角 S20°E,換算該測線之方位角為(A)110°(B)160°(C)200°(D)250°。
- 10設以一名義長為 30m 之捲尺,實地測量得 3273m,後經檢定,知該捲尺之實長為 002m,則實際之距離應為(A)3297m(B)3249m(C)3288m(
- ⑵求Vo /Vin=?(必須有推導步驟)(5 分)
- 1有一單曲線其半徑 R 為 4000m,其切線交角為 14°00'38"時,該單曲線交點起點(I.P.)之樁號為 3K+3131時,則(A)其切線長度為
- 1假設水準視線距所有之地面觀測點約一樣高,經由前視距離等於後視距離的效應,可消除下列哪些誤差?(A)地球曲率影響(B)大氣折光影響(C)視準軸偏差影響(D)標尺傾斜影響。
- 1使用經緯儀時,即使採用正倒鏡觀測,也無法消除之誤差為(A)視準軸與橫軸不垂直(B)橫軸與直立軸不垂直(C)直立軸不真正垂直(D)視準軸偏心。
- 10某角度分別由經驗技術相當之甲、乙、丙三人觀測,所使用同精度之經緯儀,甲觀測三次為 52°35'30",乙觀測二次其平均值為 52°35'40",丙觀測
- 51 某病患使用呼吸器時的壓力-時間圖形如下,圖中 A(實線)與 B(虛線)代表之意義為何? (A) A 代表病患驅動,B 代表機器驅動 (B) A 代表機器驅動,B 代表病患驅動 (C)病患吸氣作功
- 1有一三角形土地,A(E,N)=(100,100)、B(E,N)=(150,200)、C(E,N)=(155,350),若從 C 做一分割線,使分割點 D在 AB 線上,使三角形 ACD 與三
- 1已知 A、B 兩點高程分別為 157m、166m,今自 A 點實施水準測量至 B 點,共擺測站 10 站,得後視讀數和為 420m,得前視讀數和為 431m,則下列哪
- 1一方向線之方位角 75°,試問其該測線之反方向角為(A)N75°E(B)N15°W(C)S15°E(D)S75°W。
- 10經緯儀觀測一天頂距式垂直度盤讀數,測得正鏡為 92°35'40",倒鏡為 267°24'30",則其垂直角應為(A)+2°35'35&quo
- 1導線平差計算若經距閉合差 WE=-0.030m,緯距閉合差 WN=0.040m,導線全長為 600m,下列敘述哪些正確?(A)導線閉合差為 0.100m(B)導線閉合差為 0.050m(C)
- 1今欲以三角高程之方法測量一未知點之高程,於已知高程點 A(高程 500m)架設經緯儀,於未知點 B 架設稜鏡,其觀測數值如下;A 點儀器高:500m,B 點稜鏡高:432m,A
- 1水準測量常用何者表示精度?(A)高程差(B)閉合差(C)閉合比數(D)儀器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