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1 關於歷代醫家對痙病之認識,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朱丹溪認為痙病屬內風,宜用息風之藥
(B)王清任認為痙病的病因病機是氣虛血瘀
(C)張景岳認為痙病是陰虛血少不能養營筋脈
(D)吳鞠通認為痙病當分虛、實、寒、熱四大綱
(A)朱丹溪認為痙病屬內風,宜用息風之藥
(B)王清任認為痙病的病因病機是氣虛血瘀
(C)張景岳認為痙病是陰虛血少不能養營筋脈
(D)吳鞠通認為痙病當分虛、實、寒、熱四大綱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困難0.333333
統計:A(1),B(1),C(1),D(0),E(0)
內容推薦
- 35 依《金匱要略》所述:「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治以下列何方最適宜?(A)射干麻黃湯 (B)葶藶大棗瀉肺湯 (C)小青龍加石膏湯 (D)越婢加半夏湯
- 43 依《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所述:「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治以下列何方最適宜? (A)梔子、香豉 (B)赤石脂、乾薑、粳米 (C)大黃、厚朴、枳實 (D)大黃、甘草
- 52 虛弱病人,服食補氣藥過多而頻頻呃逆者,治以下列何方最適宜?(A)烏賊骨、煅瓦楞子煎水溫服 (B)生薑、吳茱萸煎水溫服 (C)橘皮、竹茹煎水溫服 (D)旋覆花、代赭石煎水溫服
- 60 「癭病」治療原則,下列何者並非針對局部病灶部位?(A)理氣化痰 (B)活血化瘀 (C)養心安神 (D)消癭散結
- 69 舌診中關於「舌苔的剝脫」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舌苔的剝脫,乃蕈狀乳頭萎縮所造成,一般表示陰虛、血虛,與胃陰、胃氣之存亡無關 (B)部分人的舌苔生下即剝,且剝落成菱形而位于舌面後半者,稱為菱
- 34 依《金匱要略》所述:「發汗後,臍下悸者,欲作奔豚」,治以下列何方最適宜?(A)奔豚湯 (B)桂枝加桂湯 (C)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D)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 42 依《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有關石水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 (B)脈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 (C)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 (D)脈沉遲,身發
- 51 關於吐酸病證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吞酸辨證要點首當辨明寒熱 (B)「酸久成噎」之論點,告誡後人不要因為吐酸是小疾,而延誤治療,以致日後變成膈噎反胃,故 應重視本證及時治療與護理 (C)患者吞
- 59 有關「汗證」的概念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因陰陽失調,腠理不固所引發 (B)大汗淋漓如油者為「自汗」 (C)寐中汗出,醒來自止者為「盜汗」 (D)自汗、盜汗可能與人體之陰陽虛損有關
- 68 關於望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腮腫:腮部突然腫起,面赤咽痛,或喉不腫痛,但外腫而兼耳聾,此為「痄腮」,是溫毒證 (B)若顴骨之下,腮頜之上,耳前一寸三分,發疽腫起,名為「發頤」,屬少陽、陽明
內容推薦
- 44 依《金匱要略》有關「下利」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B)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C)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此病不盡故也,當溫之,宜理中湯 (D)下利清穀
- 71 關於胸腹部位之中醫名稱,下列述敘何者正確?(A)兩乳中之上,謂之脇 (B)鳩尾之下至中脘,謂之大腹 (C)肋骨盡處之下,謂之季脇 (D)胸下兩乳間至鳩尾,謂之上腹
- 62 有關痿證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痿證是手足痿軟的一種疾病,大多病在下肢 (B)臨床上痿證多屬五臟內傷,精血受損,陰虛火旺,一般是寒證、虛證居多 (C)如病人原有痿證,經久不癒,導致脾胃虛弱,
- 54 某患者有復發性口腔潰瘍,灼熱疼痛,瘡瘍周圍紅腫,口燥咽乾,失眠多夢,心悸健忘,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下列處方何者最適宜? (A)瀉黃散合導赤散 (B)附子理中湯 (C)涼膈散 (D)知柏八
- 72 患者語言有時錯亂,但語後自知言錯,是因下列何者?(A)傷寒蓄血 (B)陰證癲病 (C)心氣虛弱 (D)痰熱擾心
- 63 李士材《醫宗必讀》對於痹證治法之主張,下列何者正確?①行痹以散風為主,佐以祛寒理濕 ②著痹以散寒為主,而佐以祛風利濕 ③行痹須參以補血之劑 ④著痹須參以理脾補氣 (A)①③④ (B)②③④ (C
- 73 下列關於「脈象」的敘述,何者錯誤?(A)沉類脈中,牢脈與伏脈均重按始得,但伏脈會暫時伏而不見,牢脈則推筋著骨始得 (B)芤脈與革脈都有中空之象,但前者浮大無力,後者浮大搏指,弦急中空 (C)「細
- 64 關於痹證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熱痹用白虎加桂枝湯 (B)某患者右膝關節灼熱紅腫、發熱、口渴、舌紅苔黃燥、脈滑數,當用薏苡仁湯,不可用溫燥藥 (C)濕熱痹證用宣痹湯清熱利濕通絡 (D)發作期
- 74 寸口脈分候臟腑,下列何者錯誤?(A)右關候肝 (B)左尺候腎 (C)右寸候肺 (D)左寸候心
- 75 有關「血熱妄行」所致出血的特點,下列何者最不適宜?(A)出血量常較多,血色鮮紅或紫黑 (B)出血反覆發作,外候常見肌膚甲錯,腹壁青筋暴露 (C)可出現紅色斑疹 (D)多伴有心煩、口渴、舌紅絳、脈
- 76 關於濕邪在上中下三焦的敘述,下列何者最不適宜?(A)濕蒙上焦,頭脹頭重,胸脘痞悶 (B)濕阻中焦,治則著重燥濕健脾 (C)濕注下焦,以開鬼門為主要治則 (D)濕蒙上焦,著重宣氣化濕
- ⑵酯類在鹼性水溶液中易進行皂化反應。試問聚乙烯基乙酸酯之長鏈骨架,在鹼性水溶液中是否會被皂化分解成單體(monomer)或破壞斷裂?(3 分)
- 77 某 55 歲男性患者,因糖尿病相關併發症住院治療,主訴口乾舌燥,喝 2000 毫升的水仍不能解渴,心浮氣躁,面色紅,身熱直冒汗,舌苔偏黃乾,脈滑數,其辨證以下列何者最適宜? (A)少陽病證 (B
- ⑶為何聚乙烯醇不能直接由乙烯醇聚合而得?(3 分)
- 關於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的敘述,何者錯誤?(A) 晚清社會黑暗、政治腐敗,小說家以比「諷刺」更兇猛苛薄的態度、明白浮露的辭氣、毫無隱藏的筆鋒,尖銳地「譴責」政治與社會的禁忌,此類作品因而得「譴責小說」
- 78 關於溫病「溫邪內陷心包」證與「痰濁蒙蔽心包」證比較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神志方面,前者多昏迷兼痙厥,後者多昏迷或似明似昧 (B)熱象方面,前者為熱不甚高或外熱不壯,後者為日晡潮熱 (C)大
- 一、當一船舶接到開航通知時,航海員應蒐集那些資料並作評估?(20 分)
- 師說一文出現許多「師」字,以下哪一組之詞性意義相同?(A)古之學者必有「師」/或「師」焉,或不焉(B)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C)吾「師」道也,夫庸知
- 以下各對聯或詩句,詠嘆韓愈的是:(A)翰林待詔,清平調成(B)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C)佛骨謫來,嶺海因而生色;鱷魚徙去,江湖自此澄清(D)亦官亦隱,山水清音(E)進學解成,閑
- 79 下列何者不是心氣虛臨床常見症狀?(A)自汗 (B)心悸 (C)氣短 (D)肢冷
- 八、⑴東印度產馬鞍木精油(Sandalwood oil)中有一種成分檀烯(santene, C9H14)在與臭氧反應後再經過二甲基硫醚(dimethylsulfide)還原性水解,得到下列之化
- 下列關於韓愈與古文運動的敘述,何者正確?(A)韓愈以儒家道統自居,排拒佛、老思想,諫迎佛骨,因此被貶柳州(B)自初唐陳子昂等人起,古文蔚為風潮,韓愈承之推動古文運動(C)歐陽脩韓文公廟碑稱讚韓愈
- 下列選項中,出自世說新語的篇章,析評恰當的是:(A)鄧艾口吃,語稱「艾艾……」。晉文王戲之曰:「卿云『艾艾』,為是幾艾?」對曰:「『鳳兮鳳兮』,故是一鳳。」〈言語〉──記鄧艾善用典故以釋
- 80 某 32 歲女性患者,來診時主訴反覆口破已 5 年,西醫診為 Behcet's disease,服西藥控制仍不癒。望之口腔黏膜有多處黃白色潰瘍。潰瘍經常在熬夜後、失眠後或月經來潮之前發
- 關於下列文句所使用的修辭法說明,何者正確?(A)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回文(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激問(C)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互文(D)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