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 若以文化特色區分,美洲可分為「盎格魯美洲」與「拉丁美洲」,下列哪些國家位於盎格魯美洲?(甲)美國 (乙)巴西 (丙)墨西哥 (丁)加拿大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16 世紀時西班牙人來到北美大平原進行探索,西班牙人認為大平原就是神話中的黃金城市,而當時的探索活動可藉由下列哪一條河川進行? (A)密西西比河 (B)聖羅倫斯河 (C)科羅拉多河 (D)亞馬孫
- 【題組】若以兩個年代作比較,則 1970 年代的匯率,對當時的經濟影響較 1997 年有何差別? (A)有利進口 (B)有利出口 (C)日本產品價格相對較高 (D)產品國際競爭力較低
- 資料一:「初至臺灣在走訪府城市街時,看到許多殘障人士、痲瘋病患及窮苦人家在街上乞討,然而當時的清政府卻沒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來照顧這些貧困人士,他為此感到十分難過、痛心,並希望自己能對
- 1860 年代以後的北臺灣近山地區,對女性勞工的需求量逐漸提高,女工的身價也從四十銀元一路漲至一百銀元,並且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請問前述現象發生的主要原因為何? (A)煤礦的開採 (B)棉紡業
- 「她是新竹人,是臺灣一流東洋畫家,其作品『姿』、『嬰粟』及『朝』曾入選臺展……回臺教書後,利用在東京學院學到的東洋技法,以臺灣的鄉土風情為題材作畫。」請問這位畫家是 (A)林玉山 (B)陳進 (
- 1853 至 1859 年間,艋舺發生一起稱之為「頂下郊拼」的械鬥事件。此事起因於同安人的下郊想奪取三邑人的頂郊地盤。最後,同安人大敗,避往鄰近某地,然某地日後卻開港通商,同安人乃因禍得福。此地
- 這個時代開始傳入西洋油彩、水彩技巧,也有東洋畫派進入臺灣,但是大部分畫家都用這些新技法畫下臺灣的鄉土、文化景觀,展現濃厚的地方情懷。請問這時代是 (A)鄭氏時期 (B)清治時期 (C)日治時期
- 櫟社為日治時期的著名詩社,其在總督府的允許下成立,詩社的名稱來自於感慨「學非世用,是為棄材;心若死灰,是為朽木。今夫櫟,不材之木也,吾以為幟焉」,之後該社遂自許「以風雅道義相切磋,兼以實用有益之
- 送報伕一書的作者以寫實之文筆,描述出勞農階層每天必須面對貧窮與失業的問題,突顯了殖民政府對人民的壓榨與資本社會的不公,但即使在如此黑暗的時代,作者仍將希望寄託於民間的社會運動,展現出對未來樂觀積
- 1960 年代初,臺灣經濟開始做起飛前的滑行,同時期西方文化的引進,使傳統價值取向與倫理觀念受到質疑,當時由臺大外文系師生創刊的現代文學代表青年學子渴望尋找文學的出路。請問當時西方文化是因何種契
內容推薦
- 清廷因艋舺不易停泊大船,居民排外,咸豐三年(1853 年)又爆發大規模的漳泉械鬥,於是轉設港埠於某地,並陸續建立新市街,外國洋行亦漸集聚於該港。隨著茶葉及其他產品主要在此地加工集散,某地發展更
- 建築面積計算之基準線是(A)柱外側(B)外牆外緣(C)外牆中心(D)外牆內緣。
- 附表為 1860 年代後臺灣出口商品,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商品主要集中在北部 (B)1870 年代中期之後,隨著「甲商品」出口值漸增,交易往淡水及雞籠集中 (C)因「丙商品」出
- 國際貿易是台灣的經濟命脈,因此增建港口以利與國際間的航運至關重要。若交通部欲尋找天然良港來設立國際港口,則下列哪一海岸最為適合?(A) (B) (C) (D)
- 陳三是清治後期的臺灣茶農,他「不」可能出現下列那一情況? (A)他種植的地點在臺灣北部的丘陵 (B)他的茶以烏龍茶和包種茶最有名(C)他的茶由安平、打狗出口 (D)他的茶主要是出口到美國或南洋
- 資料一:在某戰爭期間,閩浙總督鄧廷楨深覺臺灣防務的重要:「閩洋緊要之區,以廈門、臺灣為最,而臺灣尤為該夷歆羨之地,不可不大為之防」,飭令臺灣鎮、道及澎湖協營等準備防務,嚴守口岸。資料二:道光皇
- 1859 年,西班牙道明會天主教傳教士郭德剛、何保祿從本國領土搭船北上,來臺傳教。他們在打狗上岸,次年在前金(高雄前鎮)興建臺灣第一座天主堂。請問他們可能於何處搭船? (A)印尼(B)越南 (
- 有段資料敘述如下:「由於早期此地有大片曬穀用的廣場,農閒時則作為農產物的交易場所,因而得名。道光咸豐年間,艋舺是臺北最重要的貨物集散中心及郊商聚集的港埠;但 1853 年因發生械鬥,同安人轉往
- 【題組】哪一個的發展很活躍,是著名的旅遊勝地,2017年 GDP 為 4300 億元,位於福建省境內且和省會福州不相上下,因距離台灣最近,所以吸引很多台商前往投資?(A)廈門 (B)汕頭 (C)
- 【題組】「經濟特區」是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重點,下列有關於經濟特區的敘述,哪些是錯誤的?(A)所有的經濟特區皆位於東部經濟帶 (B)以出口為導向的生產模式(C)以雄厚的礦產資源吸引外商(D)前期的
- ※右圖為美日經濟成長率曲線,請依圖回答第40~42題:「泡沫經濟」發生的時期應指圖中哪一時期? (A)甲 (B)乙 (C)丙 (D)丁【題組】「泡沫經濟」發生的時期應指圖中哪一時期? (A
- 格雷上網搜尋臺灣某年水資源資料,他把這些資料製作成長條圖(九),並進行一些推論。請問:下列哪項的推論錯誤? (A)臺灣降水量較其他地區稀少,屬於年降水量偏少的區域 (B)因為人口密集與河川短
- 1873 年一封來自福爾摩沙的信件寫著:「這是一個老人,深受胃潰瘍之苦,飄泊南下到臺灣府,進入傳教所的醫院就醫,結果治癒,同時也學到了一些福音。……回到自己族民那裡,拋棄偶像和祖先的靈牌,跟家
- 【題組】續上題,促成日本國內產生「泡沫經濟」現象的主要因素有:(甲)高齡化造成扶養比上升;(乙)少子化造成勞動力不足;(丙)對美貿易長期的順差;(丁)產業外移造成產業空洞化;(戊)銀行利率不斷地
- 【題組】日本著名車廠豐田汽車的崛起,主要是因為其「省油、輕巧」,不同於美式轎車的特性。請根據日本車特性回答:讓日本豐田汽車成為世界前三大汽車生產廠的關鍵事件,發生時間可能位於圖中何處? (A)甲
- 【題組】這些經濟特區帶動國內經濟的整體發展,而在特區的經濟模式中,藉由優惠的政策可以吸收國外企業的哪些優勢?(甲)技術(乙)管理經驗 (丙)勞工(丁)資金(戊)市場。以上哪些代號是正確的?(A)
- 【題組】豐田汽車的「精實管理」與「即時生產」,主要目的在澈底消除浪費以達到零庫存,強調彈性生產,與傳統大量生產有顯著不同,此種策略主要是為了因應近代的何種工業挑戰而提出? (A)工資上漲 (B)
- ※汽車工業可謂日本於戰後的火車頭工業,1970 年代日本即已躍升為世界重要的汽車生產國,至 2000 年甚至首度超越美國,一度成為世界第一。請回答第 43~44 題:【題組】日本為第二次世界大戰
- 附圖為北美洲地形剖面圖。圖中丁區為狹窄的海岸平原,此平原面臨的海洋為下列何者?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海(D)印度洋。
- ※日本經濟泡沫化後長期停滯,企業為了節省人力成本,大量將正職員工轉為派遣,後來又碰上金融海嘯,派遣員工遭到大量解雇,才讓日本修法改革,管制派遣員工的數量。請回答第 45~46 題:【題組】派遣員
- 【題組】派遣制度盛行的最主要原因為何? (A)降低運輸成本 (B)降低生產彈性 (C)降低工業慣性 (D)降低生產成本
- 檢測連接兩軸間之中心偏差,以何種儀器最恰當?(A)游標尺(B)測微計(C)間隙儀(D)厚薄規。
- 下列哪條河流因出口方向佳,是北美洲航運價值最大的河川? (A)亞馬孫河 (B)聖羅倫斯河(C)密西西比河 (D)科羅拉多河。
- ※中國各地畜牧活動的類型及方式各因自然環境影響而有不同,請依(圖一)回答以下第 5-9 題:【題組】請問下列敘述中,誰的說法最正確?(A)阿祥:「甲區因降雨豐富,故採定居式的放牧方式。」(B)阿珺
- 附表是臺灣在 1937~1947 年之間同一金額下,可購買物品的變化,請問 1937~1947 年何以會有此變化? (A)馬歇爾調處失敗,無法獲得美援 (B)抗戰費用浩繁,通貨膨脹與物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