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2003年12月31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 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方针是
(A)“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B)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C)“多予、少取、放活”
(D) “统筹、协调、扶持”
(A)“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B)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C)“多予、少取、放活”
(D) “统筹、协调、扶持”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A) 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B) 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C) 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D) 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
- 2003年8月27-29日在北京举行的“六方会谈”,为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迈出了重要一 步,其主要收获有(A) 确定了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同时也都认识到需要考虑和解决朝鲜在安全等方面提出的关切
-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A)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C) 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E) 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
- 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 标志着(A)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 (B)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C)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 (D) 我
- 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A) 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C) 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 (D) 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E) 各种生
- “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实施进程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有(A) 以色列右翼势力的阻拦(B) 巴勒斯坦激进组织的干扰(C) 美国偏袒以色列(D)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E) 俄罗斯对“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 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A) 人人创造历史 (B)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C)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 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E) 尊重社会
-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 这一观点表明(A) 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B) 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
- 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 之”。 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A) 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B) 对立面的同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 不
-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A) 科技含量高 (B) 经济效益好 (C) 资源消耗低(D) 产值增加快 (E) 环境污染少
內容推薦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A)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利润率的提高(C) 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降低 (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E)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A) 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B)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C)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
- 某企业有一台高精度磨床,价值为20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目前已使用2年。这时 由于生产该种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其价值降为15000元。此 时,这台高精度磨床的物
- 以色列议会于2004年10月26日通过了沙龙总理提出的计划。根据计划,以色列将在2005年底前撤出加沙地带所有的犹太人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4个定居点。这一计划称为(A)双边行动计划 (B) 单边行
- 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A)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C) 发达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初级
- 股票价格(A) 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B)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C) 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D)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E) 不是股票的票面额
-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有(A) 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 (B)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C) 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D)安全上应相互信
-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 社全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 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事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表现在(A) 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B)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C) 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D) 为现代化建设的
-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A)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 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
- 2002年9月17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对朝鲜进行访问,双方领导人进行会谈并发表了《日朝平壤宣言》。《宣言》除决定重开日朝邦交正常化谈判外,其他内容还有(A) 日本政府对过去在朝鲜实施的殖民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 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 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
-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 规律的认识。这“三大规律”(A)是有层次的(B)都是人的活动的规律(C)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规律(D)存
- G-W-G’ 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A) 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 (B) 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C) 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D) 概括了资本流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 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C)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
- 2002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在圣彼得堡召开峰会,签署了重要政治法律文件,其中有(A) 边界地区裁减军事力量和增加信任措施的协定(B) 上海合作组织宪章(C) 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
-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 (B) 消灭富农经济(C)保存富农经济 (D) 限制富农经济
- 资本主义地租中的绝对地租(A)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主义生产价格以上的超额利润(B)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C)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D)来源于农业
-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A)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C) 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D)目的与手段的统一(E)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党的优良作风有(A)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B) 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C)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D) 自我批评的
-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段话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是(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 从群众
- 在我国现存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A)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B)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C)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其存在的(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
-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是因为(A) 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B) 双方有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C) 各民主党派已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D
- “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 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A) 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