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 ( )儒家與道家由於本質上的不同,因此對於「水」也有不同的體會。下列敘述為儒家說法的選項是:
(A)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B)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C)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D)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鬱閉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此養神之道也。
(A)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B)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C)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D)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鬱閉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此養神之道也。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428571
統計:A(0),B(1),C(3),D(2),E(0)
內容推薦
- 諸葛亮一生行誼受人尊崇,詩歌、對聯時有稱頌。下列何者以其為歌詠對象?(A)已知天下三分鼎,猶竭人謀六出師(B)扶帝燭曹奸,所見在荀彧上。侍吳親漢冑,此心與武侯同(C)讀孔子遺書,唯愛春秋一部。存
- ( )刻於銅器、兵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叫作「鐘鼎文」。(A)O(B)X
- ( )「無所用恥焉」句中的「焉」字,乃為語助詞,請問該字所採用的是: (A)本義 (B)引申義 (C)假借義 (D)轉注義。
- 【題組】「連不得志於有司」意謂(A) 屢次失去做官的機會 (B) 屢次參加進士考試,皆未獲錄取 (C) 連累上司不能升官 (D) 屢次觸怒上司而無法升官。
- ( )理學的開山始祖是: (A)周敦頤 (B)朱熹 (C)張載 (D)程頤
- 在〈談友誼〉一文中,作者認為使友誼長久經營的原則在於(A)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B)無友不如己者(C)君子之交淡若水(D)規過私室,揚善公庭
- ( )王羲之所寫的蘭亭集序為千古之冠,為天下行書第一。(A)O(B)X
- 閱讀下文,確認(甲)、(乙)、(丙)、(丁)依序各是何人?(甲)與(乙)均曾推動變法革新,(甲)樂善好施,獎勵後進,被譽為「天下第一流人物」;(乙)的議論文筆鋒峭拔、筆力雄健,其詩兼善情理,晚年詩
- ( )下列關於墨子與墨家學說,何者錯誤? (A)認為求利之法,應從愛出發,主張「兼愛」 (B)為求治世,有「尚同」、「尚賢」之論 (C)主張凡利己之事盡量不做,故須「節葬」、「節用」 (D)認
- 〈訓儉示康〉運用正反對比,說明「以儉持家」的重要。下列文句,屬於「反例」的是?(A)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B)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C)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D)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
內容推薦
- 古人在作文章時,愛用數目語詞,有時數字具有實際的數量意思,是為實義;有時則表示為「多」的意思,是為虛義。對於黃小約來說,這公式的正確解答好難找,聰明的你,請幫幫他找出下列選項何者用法同於「百」廢俱
- 以下選項中,最能表達「故國覆亡、妻離子散」之慘狀的是?(A)世冑躡高位,英俊沈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B)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C)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嚴霜九
- 漢語中有所謂的「意動用法」,如《傷仲永》中「父異焉」之「異」字,乃是「以……為異」之意。下列何者,亦屬於「意動用法」者是:(甲)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論語)(乙)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
- ( )下列諸子中,何者重視鬼神,強調鬼神對人的賞罰力量? (A)孔子 (B)墨子 (C)莊子 (D)荀子
- 有關「三蘇」的敘述,何者正確?(A)指蘇洵、蘇軾、蘇轍兄弟三人 (B)三人曾同榜登科,名動京師(C)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之林 (D)均受韓琦賞識提拔(E)為文各有特色:蘇洵古勁簡直,蘇軾汪洋宏
- 下列文句,哪些可以用來形容桃花源中的世界?(A) 孟子: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B) 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C) 管子
- ( )浩子想到圖書館借閱具寓言性質的作品,阿翔應該優先推薦那一書籍? (A)左傳 (B)孟子 (C)莊子 (D)呂氏春秋。
- 【題組】2)說明回教的興起與回攀帝國的發展。 (25%)
- 【題組】2)試述羅馬的起源與對外戰爭。(25%)
- 同一個字在句子中的用法不同,詞性也會有所不同,例如:無「恥」之「恥」,無恥矣。顏小樺說:「第一個恥字是名詞,第二個恥字是動詞。」試問下列選項何者詞性用法和例句一樣?(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三、【題組】1)何以文藝復興在義大利興起?
- 二、【題組】1)試述中世紀政教衝突的經過和結果?
- 以下作品與作者的相關配對,何者正確?(A)《濁流三部曲》:吳濁流 (B)《臺灣的鄉土文學》:余光中 (C)《嫁妝一牛車》:王禎和 (D)《藍與黑》:鍾理和。
-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1 ),( 2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3 ),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 4 )。後值傾覆,( 5 ),( 6 )爾來二十又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 7 )。受
- 下列《論語》文句解說,何者正確?(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在自述為人時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即「好之」的表現(B)「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即「
- 下列詞語解釋,何者正確?(A)路旁遠近都是「兀自」將開放的挺直的白芒花-獨自(B)宜付「有司」,論其行賞-主管的官員(C)我聽見四處鳥聲,細碎「嚶嚀」-形容鳥鳴聲柔和清脆(D)故其文「疏蕩」,頗
- 我國首次將文化建設納入國家重大計畫,是在何項建設計畫當中? (A)十大建設 (B)十二項建設 (C)十四項重大建設 (D)六年國建。
- 有關《論語》、《孟子》的比較敘述,正確的選項是:(A) 《論語》、《孟子》皆為與弟子或時人問答的語錄體 (B) 兩本編排方式均依照宗旨、思想脈絡依次編排 (C) 《論語》共二十篇,《孟子》共七篇
- 【題組】2)何謂啓蒙運動與開明專制?(25%)
- 小說中常藉著角色的動作、言語來描繪人物的個性或某種情境。以下關於魯迅筆下「孔乙己」的說明,錯誤的是?(A)到酒店時,總使店內外充滿快活的空氣:幽默風趣,令人如沐春風(B)買酒買菜時,排出九文大
- (甲)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月;老年讀書,如臺上□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乙)律己宜帶秋氣,□□宜帶春氣。(丙)傲骨不可無,□□不可有;無傲骨則近於鄙夫,有傲心不
- 關於孟子政治哲學的敘述,下列正確的選項是:(A) 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深具現代所謂「民本主義」之思想 (B) 他主張「不忍人之政」,以保民為首務,先富之,再教之,使仰足以事父母,俯
- 【題組】2)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解構和重建?
- 四、【題組】1)試述法國大革命的起固和結果?
- (甲)窮秀才,憂天下。買義田,服西夏。寵與辱,皆自由。樹風範,稱一流。(乙)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書,安德先生到此?人心歸正道,只需八個月,至今百世師之。(丙)有一個飲者自稱楚狂/不飲以醉,一醉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