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a 某負載具 0.8 落後的功率因數,由 100 Vrms、60 Hz 的電源吸收 80 W 的平均功率,
36.下列選項何者錯誤?
(A) 電流 I = 1∠– 36.9oA
(B) 視在功率 S = 100 VA
(C) 阻抗 Z = 40 + j 30 Ω
(D) 無效功率 Q = 60 VAR
36.下列選項何者錯誤?
(A) 電流 I = 1∠– 36.9oA
(B) 視在功率 S = 100 VA
(C) 阻抗 Z = 40 + j 30 Ω
(D) 無效功率 Q = 60 VAR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1),B(0),C(2),D(0),E(0)
內容推薦
- 採用抽水機直接由水源端壓送至灌區之方式,通常用於(A)平坦田區(B)起伏不平田區(C)田區高低差大地區(D)梯田配置區域。
- a 承第 34 題,流過電阻的電流 i(t) =?(A) 2sin ( 4000t + 9o) A (B) 2cos ( 4000t + 9o) A(C) 2sin ( 4000
- 管路系統流入口之流速,自調整池或土渠取水者,其流入速度最佳範圍(A)0~0m/sec(B)0.15~0.3m/sec(C)0.3m/sec 以上(D)小於 0.1m/sec。
- 何種管路灌溉系統,開啟該系統中任何給水栓,最不影響其他給水栓之分水量者為(A)開放式管路灌溉系統(B)封閉式管路灌溉系統(C)半封閉式管路灌溉系統(D)管網系統。
- 下列末端器材,施灌率最小者為(A)穿孔管(B)中壓噴頭(C)滴灌(D)低壓噴頭。
- 下列末端器材,施灌率最大者為(A)穿孔管(B)微噴灌(C)滴灌(D)低壓噴頭。
- 常用於果樹局部灌溉之器材為(A)穿孔管(B)中間壓噴頭(C)高壓噴頭(D)微噴頭。
- 下列末端器材,出口端水壓力何種最低(A)穿孔管(B)滴嘴(C)微噴頭(D)低壓噴頭。
- 常用於溫室之灌溉器材為(A)穿孔管(B)微噴頭(C)中間壓噴頭(D)高壓噴頭。
- 穿孔管因噴灑強度大,較適合用於(A)砂土(B)壤土(C)黏壤土(D)粉土。
內容推薦
- 100. 自動減壓閥不適用於何種管路系統(A)開放式(B)封閉式(C)半封閉式(D)管網系統。
- 以下管種內部最光滑者為(A)鋼管(B)鑄鐵管(C)P.V.C 塑膠管(D)水泥管。
- 下列何種土壤水分會受重力之作用而向下移動(A)吸著水(B)膨潤水(C)毛管水(D)重力水。
- a 承第 36 題,若要將功率因數提升至 1,則應該並聯電容器 C =?(A) 974μF (B) 18μF (C) 487μF (D) 59μF的
- 田間灌溉需水量,與下列何者無關(A)農作物種類(B)氣象條件(C)土壤質地(D)引灌水源之不同。
- 下列何種地區較可能採用滴水灌溉方法?(A)水源水量豐沛地區(B)壓力能量大之地區(C)土壤保水能力佳之地區(D)水源珍貴或保水力差土壤。
- 抗化學性較優之管種為(A)鋼管(B)鑄鐵管(C)玻璃纖維管(D)水泥管。
- 黏土中之重力水下降較砂土為(A)慢(B)快(C)一樣(D)不一定。
- a 如圖(十八)所示電路,電路的斷路阻抗 Z 參數,下列選項何者錯誤? (A) Z11 = 10 Ω(B) Z12 = 5 Ω(C) Z21 = 5 Ω(D) Z22 = 5 Ω
- 作物總蒸散量與作物總乾物重量之比稱之為(A)蒸散係數(B)作物係數(C)均勻係數(D)滲漏係數。
- 下列何者不是流量的單位(A)立方公尺/秒(B)公升/秒(C)公尺/秒(D)公升/分。
- 旱作灌溉較水稻灌溉精密複雜,土壤中所能容許之水分範圍通常比水稻(A)寬鬆(B)較狹小(C)相同(D)不一定。
- 土壤水分因消耗遞減到植物開始不能攝取,此時之水分含量以烘乾土含水百分率計算,稱為(A)凋萎係數(B)蒸散係數(C)作物係數(D)均勻係數。
- 管路灌溉對於下列何者並無直接之助益(A)農村人口老化及勞力不足現象之改善(B)緩和水資源不足問題(C)降低設施成本(D)提高農產品之產量及品質。
- 作物之蒸發散量係指(A)作物葉面蒸散量與滲漏量之和(B)土面蒸發量與滲漏量之和(C)作物葉面蒸散量與土面蒸發量之和(D)作物葉面蒸散量、土面蒸發量與滲漏量之和。
- 101 立方公尺等於(A)10000 公升(B)1000 公升(C)100 公升(D)10 公升。
- 灌溉期距(A)粗灌水深/日需水量(B)純灌水深/日需水量(C)粗灌水深/(日需水量+日蒸發量)(D)純灌水深/日蒸發量。
- 土壤達永久凋萎點時,此時土壤中所含之水分,下列何者敘述為錯?(A)為植物生長之臨界水量(B)作物不能吸收利用(C)一般當作無效水分(D)屬於毛管水。
- 下列何者之灌溉效率較高(A)管路灌溉方法(B)漫灌法(C)畦溝灌溉(D)間歇灌溉。
- 管路灌溉之用水量較漫灌、溝灌之用水量少,主要原因是(A)作物種類不同(B)管路灌溉均勻度較高(C)管路灌溉較具自動化(D)耕作環境不同。
- 10若與自來水管線設計比較,管路灌溉系統之特性為(A)操作壓力較大(B)成本較高(C)是適時、適量、依序的輸水設計(D)使用較頻繁。
- 噴灑強度(I)與土壤入滲強度(I')在噴灑灌溉設計要維持下列何者關係(A)I>I'(B)I﹤I'(C)I=I'(D)I≧I'。
- 飽和之土壤,當重力水充分滲漏完全排除時,土壤中所能保持之含水量,稱為(A)田間容水量(B)水分當量(C)最大容水量(D)凋萎係數。
- 灌溉之目的係採用各種可行之方式,將水源供應於植物之(A)根系區域(B)耕作區域(C)葉面(D)樹幹。
- 土壤滲漏量之多寡,與下列何者無關(A)土壤質地(B)土層深度(C)農作物種類(D)田區之高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