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6. 解嚴後政府考慮人道精神,決定成立下列哪些組織與大陸交流?
(A)陸委會、海基會
(B)陸委會、國安局
(C)國安局、海基會
(D)海基會、國臺辦。
(A)陸委會、海基會
(B)陸委會、國安局
(C)國安局、海基會
(D)海基會、國臺辦。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歷史圖一是臺灣某一時期的各項出口產品所占的比例,這應該是哪個時期的比例圖? (A)進口替代 (B)出口導向(C)十大建設時期 (D)產業升級。
- 西元1978年5月,美國 白宮官員出訪中華人民共和國時表示:「我國總統決定將實現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的正常化,並且美國有意與其建立邦交關係。」請問:下列何者是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主要
- 某部著作的內容:「整個共產黨的將來,也一定要像一陣旋風。他們雖然蓬勃一時, 然而終必轉瞬即逝,消滅得無蹤無影,變成歷史的陳跡。……旋風,旋風,他們不過是一陣旋風!」這部作品屬於哪一種創作風格?
- 某員工工作年資10年於今年(108)初被資遣,領取資遣費15萬元,試問該筆資遣費應如何列報綜合所得總額之所得類別及其金額若干? (A)退職所得,金額為0元 (B)其他所得,金額為0元 (C)退職
- 1989年6月,全世界的觀眾都目睹一個歷史性的畫面:「一位年輕人獨自以肉身擋住坦克車前進。」當時幾乎全球同聲譴責中共枉顧人權的作法。請問六四天安門事件主要要求「第五個現代化」,所指的是下列哪一
- 中共有一位領導人曾經留下「無論白貓黑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的名言,並推動經濟改革開放。這位領導人應為下列何者? (A)江澤民 (B)毛澤東 (C)鄧小平 (D)胡錦濤
- 在北京大學研究兩岸關係的國國,找到一幅刊在1960年代中國報紙的漫畫。根據歷史圖(一)的描述,推測當時的社會背景可能為下列何者? (A)毛澤東為了提振經濟,企圖超英趕美 (B)中共遭到國民黨
- 自1958年起,中共實施哪一項政策,讓人民集體生活、勞動、生產,完全採取類似軍事化的管理,讓生產力能夠「超英趕美」? (A)一面倒 (B)一胎化政策 (C)人民公社 (D)土法煉鋼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扶植汪精衛擔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這是日本在占領中國時期,所採取哪一種統治策略? (A)速戰速決 (B)鎮撫兼施 (C)皇民化運動 (D)以華制華
- 為了達到八年抗戰期間「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布局,蔣中正將首都遷至何地,以作為長期抗戰的準備? (A)南京 (B)廣州 (C)重慶 (D)武漢
內容推薦
- 中共對臺主張所謂的「三通四流」。請問:下列何者並非大三通項目之一?(A)通訊 (B)通郵 (C)通商 (D)通航。
- 臺灣近年積極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世界貿易組織」等,代表當前政府的經濟發展目標為何?(A)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 (B)貿易自由化、國際化(C)提升就業機會 (D)以工業發展帶動農業。
- 阿義看到新聞播報說政府要積極推動一項新政策,主張加強與東南亞各國進行經濟合作、人才交流等,請問:這則新聞談論的是下列哪一項政策?(A)一帶一路 (B)新東向政策 (C)三不政策 (D)新南向政
- 十大建可知哪方面的建設所占比例最高?(A)軍事建設 (B)交通建設 (C)能源建設 (D)文化建設。
- 筱雯在高速公路上的指示牌上看到「高雄加工出口區」的標示。請問:「加工出口區」的設置,始自下列哪個時期的經濟建設?(A)民國四十年代 (B)民國五十年代(C)民國六十年代 (D)民國七十年代。
- 西元2019年是美國總統卡特簽署《臺灣關係法》滿四十週年。自該法案實施後,臺海未見重大衝突,臺灣經濟持續成長,政治亦民主化。請問:《臺灣關係法》的通過,與下列何者最為相關?(A)中共與美國建交
- 歷史圖表二是關於臺灣自耕地與佃耕地的比例變化。導致此變化的主要原因為何? (A)日本統治結束,土地歸還人民 (B)「二二八事件」後的土地賠償 (C)中央政府遷臺後的土地改革 (D)經濟快速
- 有一些老歌的內容可以反映當時臺灣社會所呈現的景況,如閩南語歌曲「孤女的願望」,其歌詞大意描寫一個鄉村女孩想到大都市生活的經過:「請借問播田的田庄阿伯啊,人塊講(人在講)繁華都市,臺北對叼去(往
- 下列詞句,何者是在描寫「天氣」?(A)豔陽高照 (B)夏雨冬乾 (C)冬暖夏熱 (D)四季如春。
- 靜怡正在觀賞一部美國電影,片中敘述男主角參與西元1960年代的一場戰爭後,回國看到反戰人士的抗議,而逐漸對國家政策感到失望;請問:片中男主角應該是參與下列哪場戰爭?(A)韓戰(B)越戰(C)以
- 蘇聯前總統戈巴契夫是西元1990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請問:他得獎的理由最可能是下列何者?(A)組織「第三世界」,形成與美蘇抗衡的勢力(B)實行各項新政並興建大型工程,改善經濟大恐慌(C)積極
- 班上同學正在討論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史事。請問:下列哪位同學的敘述,才是正確的內容?(A)小雲:「美國在西元1939年即參戰」(B)小蘭:「主要兩大陣營為同盟國和軸心國」(C)小嘉:「軸心國中
-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戰敗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危機。請問:當時推動土耳其建立共和政府,與協約國重訂和約,進而促進土耳其現代化的領導人,是下列何人?(A)凱末爾(B)玻利瓦(C)華盛
- 某書的簡介如下:「書中描寫一場革命結束了長達三百多年的沙皇專制統治,成立臨時政府,但在八個月之後,布爾什維克革命又推翻了曇花一現的臨時政府。」此書最可能是下列何者?(A)《1789年法蘭西的革
- 附圖是1920年至1940年美國「非農業就業人口數」的統計圖,其中由A至B的變化,主要與下列何者有關? (A)黑人奴隸獲得解放,投入工業生產(B)政府施行福利政策,保障勞工生活(C)國家投入大
- 甲國的經濟結構原以蔗糖業為主,冷戰期間受到鄰近強國的經濟制裁,後經蘇聯經濟援助,其蔗糖業曾有輝煌的發展。但自蘇聯解體後,失去來自蘇聯的經濟援助,加上乾旱、颶風、國際糖價持續低迷和能源短缺等因素
- 小雲到德國柏林旅遊,發現柏林某處存有一小段圍牆遺跡,經導遊解說後,才知道這是西元1960年代所建立的柏林圍牆,請問:當時國際局勢應是處於下列哪個時期?(A)文藝復興(B)啟蒙運動(C)冷戰時期
- 1955年,亞洲、非洲許多國家在印尼召開會議,主張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友好合作;1960年代,印度、埃及等國發起「不結盟運動」,參與國家強調獨立自主和不與美、蘇強權結盟。上述會議與不結盟運動,
- 【題組】上文提到的俄羅斯聯邦,是蘇聯解體後成立的聯邦制國家,它目前參加的區域性政治組織為何?(A)北大西洋公約組織(B)華沙公約組織(C)獨立國家國協(D)歐洲聯盟。
- 【題組】由上文與附圖,請你判斷哪一年代時,俄羅斯、美國與歐盟都曾干預烏克蘭的事務呢?(A)1920年代(B)1950年代(C)1980年代(D)2010年代。
- 【題組】根據你判斷,造成上表情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下列何者?(A)冷戰的持續(B)全球化的衝擊(C)大眾文化的流行(D)各國教育的失敗。
- 【題組】國際組織成立的目的通常是基於共同利益、促進國際合作等。請問:下列哪個國際組織,其成立的目的主要是加強經濟合作?(A)國際特赦組織(B)華沙公約組織(C)北大西洋公約組織(D)北美自由貿易
- 【題組】「我提倡非暴力的不合作運動,一起抵制英貨!」 (A)甘地(B)凱末爾(C)史達林(D)墨索里尼
- 【題組】「我將解放婦女、廢除伊斯蘭政教合一,進行改革!」(A)甘地(B)凱末爾(C)史達林(D)墨索里尼
- 現今我國正在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希望加強人民知識素養,使學子更具有競爭力。請問:臺灣最早推動六年義務教育是在下列哪一個時期?(A)清帝國時期 (B)日治初期(C)皇民化運動時期 (D)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