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5.有關日本腦炎的傳染、預防及免疫,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不需媒介直接經過飛沫傳染或接觸患者的尿液、血液及體液而傳染
(B)每年3~5月注射日本腦炎疫苗,於流行季節可以達成95%的預防效果
(C)1歲以下嬰兒雖有母親的抗體較不易得病,黄昏時仍宜避免外出
(D)嬰幼兒患者之血液、腦脊髓液及分泌物,並不需要特別的隔離。
(A)不需媒介直接經過飛沫傳染或接觸患者的尿液、血液及體液而傳染
(B)每年3~5月注射日本腦炎疫苗,於流行季節可以達成95%的預防效果
(C)1歲以下嬰兒雖有母親的抗體較不易得病,黄昏時仍宜避免外出
(D)嬰幼兒患者之血液、腦脊髓液及分泌物,並不需要特別的隔離。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有關麻疹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由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染,宜採呼吸道隔離(B)紅疹出現前2天,在口腔黏膜處出現柯氏斑(Koplik's spot)(C)發疹呈向心性分布,發疹順序為紅
- 漢他病毒的宿主及傳播方式為何?(A)蚤類,接觸傳染 (B)蟑螂,空氣傳染(C)鼠類,空氣傳染 (D)蒼蠅,接觸傳染。
- 學校護理師進行罹患糖尿病個案管理時需考量的重點,下列何者正確?①了解學生用藥資料 ②針對班上同學進行疾病教育③協調減少體育課時數④指導高、低血糖處理方法⑤經醫囑備妥緊急用品。(A)①②③④ (B
- 有關學校衛生行政組織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教育部綜合規劃司是目前最高教育行政機關(B)學校衛生相關政策之擬訂與管轄大專院校學校衛生工作之單位為技職司(C)非直轄市學校衛生工作是由教育局之醫
- 有關學校健康環境的建立與維護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飲水機濾心應每半年更換一次(B)教室桌子高度約為身高之7分之2(C)教室黑板照度至少應維持350米燭光以上(D)教室噪音響度以不超過80分
- 腸病毒傳染期間,常使用稀釋的漂白水消毒環境,這在傳染病的防治原則中是屬於何種防治原則?(A)減少感染源之傳染力(B)切斷傳染途徑(C)增加宿主抵抗力(D)降低疾病感受性
- 幫學齡兒童做牙齒塗氣是屬於健康促進學校的範疇中的哪一個範疇?(A)學校的環境支持 (B)學校的健康服務(C)健康教育與活動 (D)學校的衛生政策。
- 某生參加大隊接力後,突冒冷汗、手發抖,護理師接獲通知,前往現場處理時,應該攜帶下列哪些設備至現場?①冰敷袋②血壓計③彈性繃帶④血糖機⑤葡萄糖片。(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 (D) ②④
- 學童在校內打球時突然倒下,有關護理師急救的處置,下列何者錯誤?(A)用「叫叫CAB」原則執行急救(B)第一步驟為確認意識反應及脈搏(C)第二步驟為求救,指定現場某人打一一九(D)第三步驟為以15
- 護理師發現許多幼稚園兒童午餐時,出現偏食現象,於是她為學童安排一堂健康飲食的課程,下列何者內容最適當?(A)低油、低鹽飲食(B)均衡飲食(C)低熱量、高纖維飲食(D)符合身高體重所需熱量之飲食。
內容推薦
- 【題組】學校護理師對於小明返校上課的建議,下列何者適當?(A)出疹後5〜6天 (B)疹子化膿後5〜6天(C)疹子結疤乾燥後7〜8天 (D)使用抗生素後7〜8天。
- 注射流行性感疫苗後需3~4週才會產生抗體,臺灣地區應於何時開始施打疫苗較有預防流行性感冒大流行的效果?(A)2~3月(B)5〜6月(C)9~10月(D)11月至隔年1月
- 每年6~8月藉由殺蟲劑的噴灑以防止登革熱的傳染,是屬於哪種傳染病防治的策略?(A) 消滅致病原(B)減少傳染原的傳染力(C)傳播媒介的控制(D)增加宿主的免疫力。
- 導師最近發現班上小明手指縫出現抓痕、紅斑,告知護理師及家長,經醫師診斷為疥瘡,治療中。下列有關疥瘡之描述,何者正確?①常見於人口密集機構 ②疥蟲在皮膚表面挖出隧道產卵③只要40度高温即可殺死疥蟲
- 布氏指數(BreteauIndex)是病媒蚊幼蟲調查指數之一,是以何種單位計算有病媒蚊幼蟲陽性之容器總數?(A)每一百户受調查的住家 (B)每一千户受調查的住家(C)每一百個積水容器 (D)每一
- 在幼兒園中,對於癲癇病童於教室上課時突然出現全身性發作,第一優先應做何種處置最為適當?(A)通知健康中心,接著通知病童家長,並盡快打119叫救護車送醫治療(B)立即讓病童躺下,頭轉向一側,用包
- 對處於潛伏期的結核感染者進行痰塗片及痰液培養,下列反應何者正確?(A)痰塗片陽性,但痰液培養陰性(B)痰塗片陰性,但痰液培養陽性(C)痰塗片及痰液培養皆為陽性 (D)痰塗片及痰液培養皆為陰性。
- 學校護理師對於過去從未接種過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的國小一年級新生,依據國小新生入學後預防接種補種指引,應如何處理?(A)因可能已自然感染,無須再補接種(B)先安排血中抗體檢
- 在疾病傳染期間暫時關閣公共場所,這在傳染病的防治原則中是屬於何種防治原則?(A)減少感染源之傳染力(B)切斷傳染途徑(C)增加宿主抵抗力 (D)降低疾病感受性。
- 設置無菸校園的示範點,這是屬於1986年渥太華健康促進憲章中的哪一項行動網領?(A)建立一個健康的公共政策 (B)創造一個支持性的環境(C)強化社區行動 (D)發展個人技能。
- 關於病毒性腸胃炎之描述,何者正確? (A)常見致病原為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B)流行季節為6月至10月,高峰期為7月 (C)為接觸傳染,潛伏期為7天 (D)只有諾羅病毒有疫苗可施打。
- 有關物質濫用病患護理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應以永遠戒除為目標(B)病患發生戒斷症狀時,引導其意識到物質濫用造成之危機(C)訂定戒斷症狀病患之護理目標時,應優先考慮其心理狀況(D)由醫護人員
- 為3歲幼兒作丹佛立發展測驗(Denver II)前,護理師應向母親解釋此測驗的目的是為了測量下列何項發展?(A)物體恆存及保留概念的認知狀況(B)記憶、推理、適應新情況及抽象想像的能力(C)社會
- 飲用水消毒,以何種方法的使用最為廣泛?(A)氯素消毒(B)紫外線消毒(C)臭氧消毒(D)銀離子消毒。
- 细菌性食物中毒,下列何者致死率最高?(A)金黄色葡萄球菌(B)黃麴徽菌(C)肉毒桿菌 (D)沙門氏菌。
- 比較一般感冒與流行性感冒的差異,下列何者錯誤?(A)一般感冒是輕微發燒BT<38℃;流行性感冒為高焼BT≧38℃(B)一般感冒致病原是鼻病毒或腺病毒;流行性感昌致病原為流感病毒(C)一般感冒很少
- 針對COVID-19,高級中等學校(含)以下之停課標準不包括下列何項?(A)1班有1位師生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列為確定病例,該班停課(B)1校有2位以上師生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列為確定病例
- 我國衛生福利部「2025衛生福利政策白皮書原住民族專章」中提到,依據第68屆WHA報告,為使青少年能實現可達到的最高健康水平,發揮自身最大潛能,提出「青少年健康領域加速行動架構」五項重要領域(
- 國小三年級的小明在吃營養午餐時嗆到,滿臉通紅,並不斷地大力咳嗽,此時應該如何協助他?(A)立刻用手拍打其背部協助咳出(B)不干擾其咳嗽,繼續觀察咳嗽聲音(C)讓病人躺下,給予哈姆立克急救法(D)
- 5歲幼童會出現何種遊戲特點?(A)在旁觀看其他小朋友玩,從中分享很快樂,但無意加入(B)喜歡跟其他小朋友玩,偶而有交換玩具,但仍各玩各的(C)會把玩具拿出來讓別的孩子一起玩,但沒有團體遊戲規則(
- 聽診兒童肺部時,發現其於吸氣期可聽見不連續性、水分過多的呼吸音且大聲。此呼吸音為:(A)乾囉音(rhonchi) (B)囉音(rales)(C)喘鳴音(wheeze)(D)哮鳴音(stridor
- 就休克的臨床症狀而言,下列敘述何者為非?(A)血壓高、心跳快(B)寡尿(C)呼吸急促(D)意識障礙。
- 100. 一位妥瑞氏症候群的學生,在上課中不斷出現重複的扮鬼臉、聳肩、清喉嚨的動作,老師不知如何處理,請教健康中心的護理師,適當的建議為?(A)解釋此種行為的成因,請老師不要理會這些行為(B)教導學生
- 海上A、B兩點相距10浬,甲艇為舊型艇,極速20節。乙艇為新型快艇,極速45節。一日,兩艇相約在A、B兩地間進行競速比賽,比賽規定從A出發至B再折返,誰先折返為勝。甲艇一出發即以極速全程飆行,乙艇
- 10 mCi的 經60小時後,其總衰變次數約為多少?(A)7×108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