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在接觸到剪紙之前,台灣藝術大學畢業的他其實做過許許多多的藝術創作,包含文字創作、平面攝影、電影短片拍攝、插畫,短片《爸爸的手指頭》一作更入圍金馬獎最佳短片的肯定,然而一直是到自陝西回國 7 年後,他才開始動手剪了第一張紙。   楊士毅透露,以前因為家中沒有錢,所以他的所有作品都是為了獎金而生的(註:他得過國內外 100 多個獎項,累積將近 400 萬獎金),每一次動手都是在競爭,想要創作是為了勝過他人,那樣的作品也許很厲害、或許得了大大小小的獎項,「但那些作品都是沒有心的。」   直到有一天,女友喬遷新居,請他做出一些摺紙作品歡迎客人,結果看到許多賓客見到摺紙時的驚艷模樣,還有那由衷散發的笑容,他意會到祝福所帶來的感動,「一雙手可以因為感謝造就不同的風景,而那所傳遞的快樂,我發現才是我創作該有的初衷。」   於是,他開始鑽研摺紙,每天剪、不斷花時間研究不同的技法和巧思,慢慢逐漸累積到現在的功力和經驗。值得注意的是,在即將於 11 月登場的台中花卉博覽會中,楊士毅更受邀成為關鍵策展人之一,預計打造全台最長240 公尺、薄度僅 0.2 公分的鐵雕剪紙藝術,作品以紅字為基底色彩,結合新式剪紙創作,以等高線代表大地,樹木、石虎、台灣黑熊等台灣原生動植物圖樣,結合孩子的童言話語,呈現人與自然的美好意象。   楊士毅分享,這座藝術圍界剪紙裝置藝術有三大主題分別是「花」、「樹」及「大地」,孕育樹木、石虎、台灣黑熊等,並邀請孩子用最真摯的語言寫下「給大自然的話」   他說,大家都在競爭跟廝殺,卻忘了對別人好,心裡依然空虛,但如果我們看到為人設想的理念,看到別人快樂、自己賺到幸福、也能賺到錢,社會就會不一樣,「為人設想,才是最好的生活系統,利用工作把好的力量給社會。」   他常說:「社會是我們的創意總監,當社會需要什麼,我們就應該把別人要的幸福放在最前面,為人設想是最重要的。」畢竟,為人設想也是為自己想,因為當別人獲得幸福,最終收穫的還是自己。                                                                              (節錄自魯皓平遠見雜誌剪下滿滿的幸福)
6.「一雙手可以因為感謝造就不同的風景,而那所傳遞的快樂,我發現才是我創作該有的初衷。」以上這段話說明楊士毅對藝術創作重視的是什麼?
(A)滿足女友的要求
(B)獲得工作的機會
(C)收集驚豔的目光
(D)帶給他人的幸福。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