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說起古文裡記載與貓的相關文獻,大致上可以追溯到《詩經.韓奕》:「有熊有羆,有貓有虎」,不過顯然在那個時代貓被當成熊或羆之類的生猛野獸來看待。《莊子.秋水》說「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狌」的譬喻,和千里神駒相比,若要抓老鼠還是得靠貓;到了《禮記》則記載:「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貓變成了很專業的儀式,據說還能分成用魚或用鹽裹之類的專業模式。   到了宋代之後,養貓逐漸成為常態,除了補鼠這樣的功能性,也有文人已經開始將之當作寵物對待。當時有個稱貓的流行語「貍奴」,照字面翻譯就是「貓奴」,不過和我們現在貓主人用以自稱還是不太一樣,「貍奴」應該是以貍為奴的意思。
24.根據文章內容,說明正確的是:
(A)現代稱養貓者為「貓奴」,語義來自宋朝的說法
(B)《詩經.韓奕》:「有熊有羆,有貓有虎」,可知古人養貓的歷史。
(C)根據《莊子》與《禮記》,可知古人認為貓有捕鼠的實用價值。
(D)文章對今人愛貓的原因,作了詳盡的考證與探討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