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HClO之學名為
(A)過氯酸
(B)氯酸
(C)亞氯酸
(D)次氯酸 (5)鹽酸。
(A)過氯酸
(B)氯酸
(C)亞氯酸
(D)次氯酸 (5)鹽酸。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66667
統計:A(2),B(0),C(0),D(8),E(0)
內容推薦
- 電解時,須提供 (A)交流電 (B)直流電 (C)交、直流電均可。
- 鉀的原子序為19,依據電子排列,它的最外層電子排在哪一層能階上? (A)K層 (B)L層 (C)M層 (D)N層。
- 鋅銅電池(丹尼爾電池)中,將鋅片插入硫酸鋅水溶液中,銅片插入硫酸銅水溶液中,形成兩個半電池,使電流通過導線,則下列何者發生氧化反應? (A)Zn (B)SO42– (C)Cu2+ (D)Zn2
- 關於原子結構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電子位於原子核內 (B)原子的質量主要是由電子質量所提供 (C)原子充滿著正電荷,而帶負電荷的電子分布其中 (D)原子大部分的空間為電子所占據。
- 29℃氯化銀之溶解度為0.0016克/升,試計算其溶度積常數?(分子量:AgCl=14) (A)24×10–10 (B)24×10–9 (C)56×10–8 (D)56×1
- 25℃時,某金屬M之氫氧化物M(OH)2,其Ksp=2×10–11,則此化合物在100毫升溶液中之溶解克數為多少?(已知M(OH)2=58) (A)16×10–6 (B)16×10–
- (A)全部 (B)大部分 (C)小部分 (D)沒有 離子化合物是電解質。
- 調節體溫最有關之水的性質為 (A)高沸點 (B)高表張面力 (C)在4℃時密度最大 (D)高汽化熱。
- 關於Ka值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A)會隨溫度之升高而增大 (B)其值愈大,酸性愈大 (C)其值會隨酸之濃度而改變 (D)其值愈大,酸的解離度愈大。
- 25克的CuSO4.5H2O溶於100克水中,求其重量百分率濃度為何?(Cu=64,S=32) (A)8% (B)8% (C)8% (D)8%。
內容推薦
- 「物理」與「化學」兩者焦孟不離,特別是在探討物質的何種內容上? (A)性質 (B)構造 (C)組成 (D)變化。
- 25℃時,溶液的 [OH]=110-8M,則其pH值為多少? (A)(B)(C)(D)12。
- 臺灣西部沿海發生過的綠牡蠣事件,屬於何種汙染? (A)重金屬汙染 (B)有機氯汙染 (C)溫排水汙染 (D)放射線汙染。
- 關於鹼的定義下列何者錯誤? (A)電子對供給者 (B)產生氫氧離子者 (C)接受質子者 (D)供給質子者。
- Ag(NH3) 2Cl是一種 (A)正鹽 (B)酸式鹽 (C)複鹽 (D)錯鹽。
- 「混合」和「化合」不同,是因為「混合」是一種 (A)化學變化 (B)核變化 (C)物理變化 (D)分解反應。
- 電解質之所以能夠導電,是因為其 (A)含有能自由移動的電子 (B)為極性分子化合物 (C)為分子化合物 (D)在水中或熔融狀態中能產生可自由移動的離子。
- 酸鹼滴定達當量點時,則 (A)溶液為中性 (B)酸鹼之克當量數必相等 (C)指示劑恰變為無色 (D)酸鹼之體積必相等。
- 鹼金屬在化合物中皆為 (A)負二價 (B)負一價 (C)正二價 (D)正一價。
- AgCl的溶度積為56×10–10,則AgCl在0.1MHCl溶液中的溶解度為 (A)25×10–5莫耳//升 (B)25×10–6莫耳/升 (C)56×10–9莫耳/升 (D)
- 1775年,提出化學史上第一個定律──質量不滅定律,而被尊稱為「近代化學之父」的法國化學家是 (A)拉瓦節(Lavoisier) (B)貝克勒(Bacquerel) (C)史大士(Stas) (
- 電鍍液通常為 (A)酸性溶液 (B)鹼性溶液 (C)中性溶液 (D)欲鍍金屬的鹽類溶液。
- 銅的原子序29,表示其有 (A)29個中子 (B)原子量29 (C)質量數29 (D)29個電子。
- 鹽含可解離成H+者稱 (A)正鹽 (B)鹼式鹽 (C)酸式鹽 (D)錯鹽。
- Cd會引起 (A)水俣病 (B)烏腳病 (C)痛痛病。
- 514g之SnCl2.2H2O加水溶解配成200毫升之溶液,試問其容積莫耳濃度為多少M?(已知SnCl2.2H2O=27) (A)0.25 (B)0.2 (C)0.1 (D)0.05。
- HF之Ka為2×10–4,今取0.05MHF100毫升,加0.1MNaF25毫升混合後溶液之[H+]為 (A)44×10–3 (B)2×10–3 (C)44×10–4 (D)
- 濃度均為0.01莫耳的下列水溶液,何者的凝固點最低? (A)氯化鈉 (B)醋酸 (C)蔗糖 (D)硫酸鉀。
- KNO3是屬於何種鹽類? (A)正鹽 (B)酸式鹽 (C)鹼式鹽 (D)複鹽。
- 糖溶於水中是哪種變化? (A)物理變化 (B)化學變化 (C)分解反應 (D)核反應。
- NaOH(aq)+HCl(aq)→NaCl(aq)+H2O 之反應,屬 (A)分解 (B)取代 (C)複分解 (D)化合。
- 1 經控制測試後,會計師評估控制風險較低,則此時?(A)偵查風險將提高(B)查核人員將減少證實測試的性質、時間及範圍(C)查核人員將可能面臨較高的既存非重大誤述無法被偵查出來的風險(D)以上皆是
- Ne、F、O、N、C之原子序,大小順序為 (A)Ne>F>N>O>C (B)Ne>F>O>N>C (C)Ne>C>O>F>
- 下列化合物,何者不是惰性氣體化合物? (A)XeF2 (B)IF7 (C)KrF2 (D)XePtF6。
- pH值的定義是pH= (A)log[H+] (B)–log[H+] (C)ln[H+] (D)–l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