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 距離地球相當遙遠的甲、乙兩個星系因宇宙膨脹 而 以 v甲 和 v乙 (v 甲> v 乙 ) 的 速率遠離地球,若分別在兩星系上的氫原子之電子都由初始能階 En 躍遷到 Em ,且 En > Em ( n、 m為主量子數 ),則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 h為普朗克常數, c為真空中的光速 )
(A) 甲星系與地球的距離大於乙星系與地球的距離
(B) 甲 星系上的氫原子之電子由能階 En 躍遷到 Em 時所釋放出的電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傳播
(C) 甲 星系上的氫原子之電子躍遷所釋放之電磁波到達地球時,在地球上的觀測者所測得的頻率為 (En− Em)/h
(D) 乙星系上的氫原子之電子躍遷所釋放之電磁波到達地球時,在地球上的觀測者所測得 的波長小於 hc/(En − Em)
(E) 甲、乙星系上的氫原子電子躍遷所釋放之電磁波到達地 球時,在地球上的觀測者所測得來自甲星系電磁波的頻率小於來自乙星系 電磁波的頻率
(A) 甲星系與地球的距離大於乙星系與地球的距離
(B) 甲 星系上的氫原子之電子由能階 En 躍遷到 Em 時所釋放出的電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傳播
(C) 甲 星系上的氫原子之電子躍遷所釋放之電磁波到達地球時,在地球上的觀測者所測得的頻率為 (En− Em)/h
(D) 乙星系上的氫原子之電子躍遷所釋放之電磁波到達地球時,在地球上的觀測者所測得 的波長小於 hc/(En − Em)
(E) 甲、乙星系上的氫原子電子躍遷所釋放之電磁波到達地 球時,在地球上的觀測者所測得來自甲星系電磁波的頻率小於來自乙星系 電磁波的頻率
參考答案
答案:A,B,E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光線自折射率為 5/4的透明液體射向折射率為 1的空氣,下列坐標圖中,哪些為可 能 的光徑 ?( 各圖中的箭頭實 線 為 光 徑,圓圈虛線為參考圓僅用以輔助判讀 )(A) (B) (C)(D
- 甲、乙兩物體有相同的質量 ,且體積可忽略 ,乙靜置於水平面上,而甲以長度 為 L、質量可忽略的細繩繫於乙上方的一點,並在與 鉛直方向成 37° 處自靜止被釋放後,在最低點與 乙 發生正向彈性碰
- 一條長為 R的繩子綁住一個石塊,讓石塊一開始在鉛直面上作圓周運動,石塊的位置可由石塊 −圓心連線和水平線夾角 θ 表 示,如 圖 9所示。若 石塊在最低處的速率 改為 , g為 重力加速度,則
- 同 學 們 玩 飛 鏢 遊 戲,某 生 持 一 飛 鏢 水 平 瞄 準 靶 心 X點,將飛鏢在距離 X點 2 m 處,以 20 m / s 速率水平射出,如圖 8所示。若飛鏢被 射 出 後 擊
- 質量為 1 kg 的物體靜置於地面上,今施鉛直向上力 F 於此物體。 F 隨時間 t 變化 的關係如圖 7所示。則在 t = 0 ~ 10秒間,此力作用在物體上的平均功率為下列何者? ( 取
- 老師以 彈珠遊戲 做示範教學,將半徑相同的 彈珠都放置在一 水 平 直 線 軌 道 中 ,由左到右質量分別為 M、 2M、 2M、 4M,如圖 6所 示 。 一開始時所有的彈珠皆處於靜止狀態
- 某 生 進行光電效應實驗, 使 用的正極板與負極板表面均為 金屬鈉 , 其 功函數為 3 eV,而電源提供 的電位差 為 0 V。通常在光電效應實驗中是將光照射在正極板上,但 某 生
- 波長為 640 nm的平行光束 垂直照射 寬度為 0.060 mm 的單狹縫,再正向投射在距離單狹縫 0 m 的屏幕上 ,並在屏幕出現亮暗相間的條紋 。若單狹縫 寬度方向的 兩邊緣至屏幕上
- 考慮如圖 5的線路,右邊是質量為 m 而長度為 l 的金屬棒,可以在導線上滑動形成導通的迴路,且滑動時摩擦力可忽略不計。將 整 個 迴 路 放置於量值為 B 、方 向 為射入紙面( 以 ✖表
- 【題組】第 n 圈導電圓環產生熱量的功率 Pn 與 半 徑 r n的關係 為 , 則 a 為 何 ?(A) 1 (B) 3/2 (C) 2 (D) 5/2 (E) 3
內容推薦
- 圖1為1989年及2018年同一地點的二萬五千分之一經建版地形圖,某生想根據此資訊來發想其研究課題,下列哪個題目最為合理? (A)傳統地名的演變歷程 (B)移居人口對傳統信仰的衝擊(C)道路系統
- 圖2為全球六大洲(南極洲除外)的面積與人口百分比資料,俄羅斯全境併入歐洲計算;表1為2013年全世界HDI指數排名前十名國家,這些國家分屬於圖2中的不同大洲,其中哪個大洲擁有的數量最多? (A)
- 臺灣中央山脈尾端,東側有「鳳梨釋迦園」、西側有「洋蔥田」的農作景觀,每到冬季盛產期時,兩地農民各自忙著採收,好不熱鬧。下列關於兩地鳳梨釋迦與洋蔥生長條件的敘述哪項最正確?(A)西側的冬季,地方風
- 圖3為中國某種地理現象的分層設色圖,顏色愈深表示數值愈高。此地理現象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七月月均溫(B)年平均降水量(C)年平均降雪日數(D)沙塵暴年發生率
- 圖4為南海某島嶼不同年度的衛星影像圖,可以看出因填海造陸的人為設施,造成島嶼形狀、面積產生變化。此變化與臺灣下列哪個地區最為相似? (A)新北貢寮海岸 (B)雲林麥寮外海 (C)雲林外傘頂洲 (
- 近年來印度與巴基斯坦在水資源議題上時有衝突,衝突原因與下列何者關係最密切?(A)印度指控巴國在恆河兩岸發展棉花農業,導致該國河水受農藥汙染(B)印度指控巴國在恆河上游建立重工業區,導致該國西北部
- 「世界地質公園」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推動設置的保護區類型之一,下列哪些是設置地質公園的主要目的?甲、保護地景資源 乙、永續提供地質建材 丙、提升地方經濟發展丁、推廣地球科學教育
- 地景可以反映一地的人地互動結果。下列四張照片呈現的地景,哪些是由土石流所造成?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 照片1為某生在國內進行地理實察時所拍攝的照片,下列哪個坐標最有可能是此照片的拍攝地點? (A) 92°N, 171°E (B) 13°N, 134°E(C) 26
- 圖5為利用地理資訊系統將等高線向量資料轉換成數值高程模型(DEM)網格資料的示意圖,圖上方格為轉換後的DEM網格,每個網格的數值為其中心點的高度值。圖中A4的數值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 4
- 水資源利用可區分為農業、工業和生活用水三類型,下列哪個區域的工業用水類型占該區內的用水比例最高?(A)亞洲 (B)歐洲 (C)非洲 (D)大洋洲
- 下列哪個氣候類型分布區內的物理風化作用強度遠大於化學風化作用?(A)熱帶沙漠氣候 (B)地中海型氣候 (C)熱帶莽原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
- 圖6為某研究法國各大區能否滿足遊客住宿需求的調查結果,圖中數字表示能滿足多少遊客在該地能獲得住宿服務,例如圖中75%代表有四分之三的遊客在該地能獲得住宿服務。根據圖6的資訊,下列哪項推論最為合
- 都市化會造成洪峰流量的增加,形成此現象的最可能原因為下列何者?(A)工業家庭廢水排放增加 (B)地表逕流整體流量增加(C)休閒農業灌溉用水增加 (D)不透水面導致蒸發增加
- 地球表面與陸地(圖7中淺灰色處)最遠距離的點稱為尼莫點(圖中的X處),X最可能位於哪個海洋? (A)北太平洋(B)南太平洋(C)南大西洋(D)印度洋
- 熱帶雨林的分布具有下列哪些特徵?甲、只分布在南美和東南亞地區 乙、分布於高溫多雨的熱帶環境丙、生物種類豐富具有高多樣性 丁、植被茂密陽光不易照射地面戊、土壤肥沃有利於農業的發展(A)甲乙丙 (
- 下列哪張地圖最可能是表達歐洲的主要宗教文化分區?(A) (B) (C) (D)
- 表2為某都市的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定,若各分區均以建蔽率的最大值為計算基準,最高的建築物最可能出現在下列哪個土地使用分區? (A)住三(B)商三(C)風景區(D)行政區
- 沿海地區若超抽地下水而發生地層下陷,可能會引發哪些環境議題?甲、河流侵蝕加速 乙、潮汐週期改變 丙、地下水層鹽化丁、海岸侵蝕加速 戊、濕地範圍擴增(A)甲乙丙 (B)乙丙丁 (C)丙丁戊 (D
- 照片2是某種傳統的灌溉系統景觀,下列哪個地區最常見到此景觀? (A)西亞(B)撒赫爾(C)西伯利亞(D)澳洲中部
- 下列哪些區域會同時受到地震與熱帶氣旋的災害威脅?甲、東南亞南海周邊 乙、南亞孟加拉灣沿岸丙、非洲北部紅海沿岸 丁、北美洲太平洋沿岸戊、中美洲墨西哥灣周邊(A)甲乙丙 (B)乙丙丁 (C)丙丁戊
- 臺灣人均可利用水資源分配量相當有限,主要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甲、降雨在時空的分布不均 乙、山地農業灌溉需水量大 丙、地下水抽取使用量太多丁、地形陡峭降雨快速入海 戊、土地狹小人口數量太高(A
- 圖8與表3為某地區爆發未知疾病群聚病例的分布與病例統計。根據該地區各分區的病例統計研判,該疾病最可能透過下列何種方式傳播? (A)血液 (B)空氣 (C)飛沫 (D)飲用水
- 【題組】在不考量其他條件下,若僅以圖9中的疫情發展趨勢判斷,5月時何處疫情可能最為嚴重?(A)臺中 (B)雲林 (C)嘉義 (D)臺南
- 【題組】世界主要農牧業面積分布最廣的地區,最主要位於圖10中的哪兩個區域?(A)甲乙 (B)丙丁(C)庚辛 (D)子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