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6英國於十八世紀工業革命開始以來,經濟呈現快速的成長,但是發展到1800年卻出現衰退的狀況,至1820年以後才又呈現成長的趨勢。請問1800年經濟衰退的原因為何?
(A)自由經濟學說的錯誤
(B)工業生產過多物價下跌
(C)介入拿破崙戰爭
(D)參與三十年戰爭。
(A)自由經濟學說的錯誤
(B)工業生產過多物價下跌
(C)介入拿破崙戰爭
(D)參與三十年戰爭。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遭遇性騷擾時,可採取下列哪些求助途徑? (A)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高聲怒斥行為人,使其停止不當行為 (B)尋求學校老師或可信任之親友協助 (C)請求政府機關,如警察局、社會局等公權力介入(D)若
- 36某一個政府組織的特色是:「統治權力分屬中央和地方政府」,這個制度使一個多元的社會在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實際運作時,能滿足個人需求,成功的建立統一的國家。下列何者最符合題目描述的狀況?(A)英國光榮
- 13以下是關於倫敦的一段敘述:「猶太人的咖啡店裡,從威尼斯與阿姆斯特丹來的深色眼睛的人,互相地打著招呼並兌換錢幣;在天主教的咖啡店裡,新教徒相信耶穌會的會員在喝咖啡時是在計畫另一場大火,並鑄造銀彈來射
- 25某段資料提到:通過對外貿易,我們可以保證英國每年有二十萬英磅的盈餘。由於我們出口貨物的利潤不是以貨物的形式流回,而是把金銀帶回本國,因此金銀的流入必然增加國家的盈餘。掌握對外貿易的真正價值表現在: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與古埃及文明的衰落,都與哪一民族入侵且結束兩者政權有關? (A)西臺人 (B)亞述1人 (C)波斯人 (D)希臘人。
- 19何以宗教改革這件事情可以提升各國語言的文學層次? (A)因為教廷從此鼓勵基督徒追求新知,勇於挑戰傳統教義 (B)受到宗教改革的衝擊,教廷廢除禁書目錄與宗教裁判所,有助新知的流通 (C)新教改革經常
- 35顧恩在其任職聯合東印度公司期間,將巴達維亞城建設成東方殖民總部,並以武力擴展該國在東亞的殖民勢力。請問:他代表了哪一國家的海洋勢力? (A)英國 (B)法國 (C)西班牙 (D)荷蘭。
- 12比較荷蘭經營臺灣與英國殖民印度,二者有何差異?(A) 前者以臺灣提供國內所需原料,後者以印度為銷售產品之市場 (B) 前者以臺灣為轉口貿易據點,後者以印度為市場及原料產地 (C) 前者以臺灣為市場
- 24某官方公布一法令:「一切商船,不管是那一種,不管是裝什麼貨,假如它來自英國港口,或者來自英國軍隊所占領的國家,或者開往這些地區,一概沒收。」這個官方應是:(A)鴉片戰爭時的清廷 (B)獨立革命時期
- 32漢斯‧富格爾於1367年至奧古斯堡。他原是一個紡織工人,藉著兩次娶紡織行會領袖的女兒,以及克勤克儉而起家。到第三代他的孫子雅各‧富格爾時達於頂點。他一方面在西班牙、提洛爾和喀倫塞亞(現奧地利南部)
內容推薦
- 37史家Alan Bullock在《西方人文主義傳統》一日中談到:「一般來說,西方思想分三種不同模式看待人和宇宙。第一種模式是超越自然的,即超越宇宙的模式,集焦點於上帝,把人看成是神創的一部份。第二種
- 現代社會中的婚姻觀念已經跟以往的觀念不一樣,請問下列哪些為現代的婚姻觀念? (A)「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仍是不變的想法 (B)婚姻並非是唯一選擇 (C)「離婚」是不道德的行為 (D)「一夫一妻制
- 34《韋氏字典》是目前世界上最通行的美式英語字典之一,韋伯斯特為美國的語言學者,採用美式發音而編輯此字典的用意何在?(A)有意突顯英國傳統文化的特色 (B)顯示美國為世界強國的地位 (C)反對君主專制
- 27馬丁路德在還沒向羅馬教廷宣戰以前,經常為信仰問題所苦,然而在閱讀《新約‧羅馬人書》之後,體會到哪一個道理,造就了他神學理論的基礎? (A)唯信得救,即唯有真誠的信仰,才有得救的可能 (B)服從與信
- 現在《荷馬史詩》中,連特洛伊戰爭都是天神布置的;在《奧德賽》裡,英雄奧德賽的命運,也每依天神的旨意而屢受漂泊。由此觀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那個時代的人們,處事充滿濃厚的「神話思維」 (
- 有關雅典衰亡的原因,歷史學家分析出幾個因素,下列何者「並非」雅典滅亡的因素? (A)長期內戰對以商業為主的雅典城邦較為不利 (B) 雅典倚仗其強大,想要控制「提洛同盟」,要求成員繳交貢金給雅典
- 1 有關監察院院長、副院長及監察委員之提名及任命程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總統享有主動提名權 (B)總統享有消極不提名權(C)立法院享有消極不行使之同意權 (D)立法院不得就提名之人選予以審查
- 波斯民族由伊朗高原的小部落發展為大帝國,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其發展成功有賴於英主的領導,依序為居魯士──甘比西士──大流士 (B)其曾入侵印度河流域,為當時最富強之國 (C)帝國文化
- 《聖經‧舊約》裡曾提到大洪水的故事,而在兩河流域的蘇美文明、巴比倫文明也有類似的洪水神話。關於以上敘述,下列何者是正確的認識? (A)神話所述均屬怪力亂神,不具討論價值 (B)可見蘇美人一定是
- 38近代早期(15-18世紀)的世界是一個危機社會,戰爭、亂動、革命頻繁,東、西方皆然。然而,若從變亂的因素與型態來做比較,其中有同也有異。以下對近代早期東、西方變亂事例的比較,何者符合史實?(A)1
- 39下文是現今史學大致認同的論述,歷史老師摘引並留下4個空格給學生閱讀填空:「文藝復興的文化,絕對不屬於異教性質,但的確比中古的文他更有 A意涵,這可以從當時學術研究的趨向看出來……語言、文學、歷史和
- 1920年代在一條河谷的沿岸發掘出的遺址,有規劃整齊的街道、房屋與店鋪,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大浴池與注水的排水系統,還有堆放食物的糧倉。請問這遺址在何地? (A)印度 (B)特洛城 (C)巴格達
- λ宗教改革雖然激起歐洲人的宗教熱忱,但因為各教派缺乏寬容精神,再加上民族國家君王強化統治的企圖,全歐陷入一連串的宗教紛爭。請問:【題組】44由於新舊派都堅信自己的信仰,歐洲在宗教改革之後,發生了多次宗
- 40有一時期的日本,「就其哲學本身而言,它缺乏理論創造,但在歷史學的領域內,興起大規模的歷史編纂事業,例如有人以《資治通鑑》為範例,編纂了日本編年體通史的《本朝通鑑》,與《大日本史》,全書貫穿了以正統
- 馬丁路德是16世紀宗教改革的第一個發難者,以下何者不是路德的主張? (A)人們只有通過信仰,而不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報上帝 (B)上帝之語並不在教會的說教裡,而在《聖經》裡 (C)宗教場所和宗教
- 【題組】45日耳曼宗教戰爭方休,法國馬上爆發喀爾文教派與天主教之間的衝突,重要諸侯全被捲入,後來竟演變成王位爭奪戰。這場內戰最後由波旁王室何人勝出,他為了化解新舊教的對立,在改信天主教的同時,並頒在詔
- 41顧炎武曾說:「昔之清談,談老莊;今之清談,談孔孟。」對照歷史知識,上文如何理解最適宜?(A)這是顧炎武批評心學流弊 (B) 這是顧炎武肯定當代儒學復興 (C) 這是顧炎武對歷代清談風氣的解析 (D
- 《聖經》有言:「富人上天堂,比駱駝穿針孔還難。」這句話似乎意謂著若想要讓靈魂進天堂,則必須拋棄財富。但這種看法後來被何人所打破? (A)馬丁路德 (B)伊拉斯莫斯 (C)喀爾文 (D)羅耀拉。
- □□在位時期被稱為英國歷史轉變的關鍵,□□在政治和宗教上,實行純粹的民族國家政策,鼓勵愛國主義與新教融合,小心不與愛國的清教徒臣民決裂;尤其是成功的擊退了西班牙海軍的進犯,使西班牙征服歐洲的夢想成
- 【題組】46自從馬丁路德拉開宗教改革的序幕之後,歐洲屢見宗教衝突,小者動亂,大的竟是國際戰爭;在經歷了哪一動盪之後,歐洲主政者終於體會到國家利益重於宗教,此後國際之爭的主因已非宗教因素了? (A)大航
- 孟德斯鳩如果需要上層社會的聲援或實際的支持,比較之下,以下何者為其在當時最佳的管道? (A)向科學院申請獎助金 (B)參加沙龍聚會,在會中發表論文 (C)成為知名大學的教授 (D)投資出版業,大
- 中國、印度、希臘及猶太四大文明在哲學上曾有重大的發展,其影響深遠如:(甲)參悟生死問題;(乙)確認神人關係;(丙)探索人的理性;(丁)安排人倫秩序。請問上述四大文明的影響分別為何? (A)中國
- 每時代都有些常用關鍵詞,可說明此時代的特徵。最代表18世紀歐洲的關鍵詞是 (A)上帝、罪惡、拯救、恩典、天堂 (B)相對性、調整、功能、和諧 (C)理性、自然、幸福、進步、自由 (D)衝突、矛盾
- .日本自12世紀後的600多年的幕府時代敘述,正確的是? (A)幕府指地方上最有實力的武士集團,以大將軍的名義統治,其地位需得地方諸侯的承認 (B)幕府為唯一的政府,天皇政權已完全消失 (C)歷任
- λ地理大發現以後,英國對外貿易迅速增長,進一步刺激了英國羊毛出口業和毛織業的發展。羊毛價格不斷上升,養羊成為獲利豐厚的事業。往往十英畝牧場的收益超過了二十英畝的耕地。為發展羊毛及毛紡織業,英國開始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