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清末,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附近的農民,挖掘到大量古代龜甲和獸骨,往往與泥土黏在一團,無法剝離。有人便將它們浸在水中,少則幾天,多則月餘,待泥土酥軟沉澱,就得到了乾淨的龜甲和獸骨,可以作為「龍骨」賣給藥材商人。更有人把這種龜甲和獸骨,繼續放在清水中蕩滌,上面便顯露一些顯然是人工造成的符號,因而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劉鶚發現甲骨文是很偶然的。清光緒二十五年(西元一八九九年),他在北京朋友王懿榮的家裡,王懿榮當時任國子監祭酒,對金石文字都有相當深入的研究。那時候,王懿榮生了病,請醫生來看病,醫生開了藥方,家人就上街把藥買回來,一包一包地打開來,跟藥方子核對,核對沒錯才去煎。劉鶚在旁邊看,在這些藥裡面,有一包藥叫「龜板」的,劉鶚覺得奇怪,順手拿起來看看,這一看使他驚奇萬分,那龜板上面彷彿有小字,他再仔細看看,不錯,果然是字,而且很明顯地看得出來,字是刻上去的。他們兩個人聽說好多藥鋪都有這些龜板,立刻跑遍了全城藥鋪,把大塊的,文字清晰的,買回來好多好多,前後收集了有數千斤,五千多片。第二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王懿榮投井殉難。劉鶚得到龜骨之後,便設法破釋那些兩千多年前,殷商時代的「刀筆文字」。而且通過自己的鑽研,在光緒二十九年石印《鐵雲藏龜》時,已釋認了四十餘字。事實上,劉鶚對甲骨文研究的最大貢獻,是積極的向許多學者介紹甲骨文字,引起了更多人對甲骨文的研究興趣。(劉德隆等著《劉鶚小傳》)
3.下列何者最適合用來形容劉鶚發現甲骨文的過程? 
(A)皇天不負苦心人 
(B)無心插柳柳成蔭 
(C)船到橋頭自然直 
(D)放長線釣大魚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