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 南極上空的臭氧洞:
(A)位於對流層頂
(B)在北半球的秋冬時期比較明顯
(C)是熱帶雨林大量遭受破壞而形成的
(D)是造成南極冰川大量消融最主要的原因。
(A)位於對流層頂
(B)在北半球的秋冬時期比較明顯
(C)是熱帶雨林大量遭受破壞而形成的
(D)是造成南極冰川大量消融最主要的原因。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用相機在夜晚長時間曝光拍攝天空,照片中的星體常可呈同心圓弧狀的亮線軌跡:(A)這完全是攝影家的攝影技巧造成的 (B)只有特定季節才能拍攝到這種現象 (C)同心圓弧的圓心一定是北極星(D)夏季必須
- 下列何者不是創造性舞蹈的評量重點?(A)身體感知能力 (B)積極參與態度 (C)審美能力 (D)去社會化行為
- 元組的元素值不可以更改,但是元素數量可以更改。(A)O(B)X
- 下圖為進行海洋研究常使用到之溫鹽圖,關於溫鹽圖的特性與作用,下列何者為非? (A)配合水文的溫鹽特性可用以進行水團來源判定(B)假設其他條件不變,海水鹽度越高,海水密度亦增高(C)若採集台灣海
- 如果星團中的星球在赫羅圖上偏離主序帶的星球愈多(只有部分紅色星球在主序帶上),則下列哪一項說法正確?(A)此星團正在蘊釀形成(B)此星團正在停止演化(C)為衰老的星團(D)星團上的星球正在相互
- ( )如右圖, 。若∠A=53°,∠B=68°,則∠AGF=?(A) 56° (B) 57° (C) 58° (D) 59°
- 美國天文學家凱伯分析短週期彗星的軌道性質後,在1951 年提出認為短週期彗星來自一個海王星軌道外的帶狀區域,現在稱為「凱伯帶」,範圍約從(A)0.3~1AU(B)3~10AU(C)30~100
- 自 1,2,3,...,9 這九個數中選出 7 個不同的數相加,其和是的 3 倍數,試問共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滿足上述條件?(註:例如(1,2)和(2,1)視為相同)(A) 9 (B) 10 (C)
- 【題組】下面哪兩個星座可以作為夏天與冬天的代表?(A)(B)(C)(D)
- 是下列哪一組二元ㄧ次方程式的解?(A) (B) (C) (D)
內容推薦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夜晚吹海風、日間吹陸風 (B)濕絕熱溫度遞減率的絕對值大於乾絕熱溫度遞減率的絕對值 (C)氣溫相同,露點也相同(D)日間吹谷風、夜間吹山風。
- 地球吸收太陽輻射的電磁波後,再輻射的電磁波是:(A)短波輻射 (B)中波輻射 (C)長波輻射(D)以可見光為主的電磁波。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地球上約有98%的水在海洋中 (B)冰川擁有地球最多的淡水 (C)河流與湖泊中的水量比大氣中的水量少(D)地下水的水量 比河流和湖泊中的水量多。
- 源於中國北方的沙塵暴:(A)主要發生在冬季最嚴寒的時候 (B)對台灣最重要的影響是帶來污染性的固體微粒 (C)是台灣海岸沙丘的主要沙源(D)主影響區域是東南亞區域。
- 下列何種礦物不在摩氏硬度表中:(A)螢石(B)石英(C)角閃石(D)黃玉。
- 下列對「班氏帶」(Benioff zone)的敘述何者正確:(A)可以據以判斷板塊交界關係 (B)是地殼與地函的交界帶 (C)是上部地函與下部地函的交界面(D)是地函與地核的交界面。
- 假如某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 5000 年,當物質中此元素因衰變而成為原有的 1/6 時,此物質的年代最接近大約距今約:(A)一萬年 (B)一萬二千五百年 (C)一萬五千年(D)一萬七千五百年。
- 下列關於地震的敘述何者正確:(A)當地震發生時最早到達的是 S 波 (B)當地震發生時最晚到達的是表面波 (C)震源是造成地震之地下能量釋放處垂直投影到地表的點(D)地震規模是指人可感受到的地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容易發生地層下陷的土壤也容易發生土壤液化現象 (B)土壤液化容易發生在地震的時候 (C)土壤液化除了容易發生於海岸平原地帶外,沖積扇的上扇區域也容易發生這種現象(D)發
- 經常被認為是變質岩特有的礦物的是:(A)白雲母 (B)白雲石 (C)橄欖石(D)石榴子石。
- 台灣的火山岩離島中,岩石年代最古老的是:(A)蘭嶼 (B)澎湖的望安島 (C)彭佳嶼(D)龜山島。
- 澎湖的鹼性玄武岩中有時會夾有富含橄欖石的橄欖岩塊,請問橄欖岩塊是:(A)玄武岩質岩漿冷凝過程,經岩漿分化作用形成的 (B)因為後期岩漿沿柱狀節理侵入,在裂隙中冷凝形成的 (C)玄武岩岩漿的母質
- 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是:(A)金星 (B)木星 (C)水星(D)土星。
- 有關海水的敘述,何項正確?(A)表層海水營養鹽的濃度大於底層 (B)海水中各元素多以化合物的型態出現 (C)有副熱帶高壓籠罩的中緯度海域,海水鹽度較高(D)溶於海中之氣體,表層是氧氣多於二氧化
- 下圖為北半球近地表處,在考慮摩擦力的情況下,所得到空氣塊受力與運動的圖,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空氣塊受到氣壓梯度力的方向為甲(B)空氣塊受到摩擦力的方向為丁(C)空氣塊移動的方向為乙(D
- 地殼的平均厚度大約佔地球平均半徑的:(A)1/100 (B)1/200 (C)1/300(D)1/400。
- 關於地層下陷的敘述何者較不適當:(A)只要大量抽取地下水就會造成嚴重的地層下陷災害 (B)是土壤顆粒重新排列造成的現象 (C)地下沈積層在岩化作用過程也會引發這種現象(D)地層下陷會造成廣大範
- 當全球增溫造成格陵蘭和北極大量融冰後,哪個表層洋流的移動受到的影響最大:(A)北大西洋漂流(drift) (B)北太平洋洋流(current) (C)迦納利洋流(current)(D)阿拉斯加
- 台灣有許多地方發生海岸侵蝕,可能與下列何種因素有關:(A)採取河川沙石 (B)建壩蓄水 (C)海岸港灣建設(D)以上皆是。
- 地層中的「不整合面」代表:(A)侵入火成岩形成的岩床和周圍沉積岩的接觸面 (B)不同組織、構造的沈積岩層間的交界面 (C)曾出露地表形成的侵蝕面(D)變質岩和侵入火成岩的接觸面。
- 假如海階面與海平面高差約 18 公尺,現於海階表層沉積層中採得木標本,定年年代為距今 6000 年,而六千年前的海水面比現在高 6 公尺,請問本區的構造抬升速率約為:(A)每年 1 公釐 (B
- 一般用「星等」作為用視覺衡量恆星亮度的單位,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1 等星是最亮的恆星 (B)星等相差一級亮度相差 5 倍 (C)6 等星是肉眼可見亮度最弱的恆星(D)恆星能量大小及其與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恆星是宇宙中自行發光、熱且靜止不動的星球 (B)日冕是太陽表面噴出的高熱物質 (C)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的高溫處(D)日珥會影響地球的無線電通訊。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維持中子星不致持續塌陷的力量為核融合產生的外擴力 (B)質量如太陽般的恆星,當其核融合階段結束後將塌縮為白矮星(C)「超新星爆發」為恆星即將誕生時的現象(D)紅巨星的產
-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亮度比 1 等星更亮者被稱為「零等星」或「負幾等星」 (B)太陽的平均視星等為-7 (C)近代天文學家將星等分為「視星等」與「相對星等」二種(D)星圖上點的大小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