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根據張釋之執法一文,張釋之的哪一句話無法看出更改判決的影響性?
(A)(甲)
(B)(乙)
(C)(丙)
(D)(丁)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題組】搏扶搖而直上
- 【題組】民安所「錯」其手足
- 5 假設某一廠商的成本函數為 C = 10 + 2q,其中 C 為總成本、q 則為總產量。當此廠商的總產量是 10 單位 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時的固定成本為$30 (B)此時的平均成本為$
- 已知「a b」代表大於a且小於b之間合數的個數,例如:20和25之間的合數有24三個,即20 25=3。若30 x=12,則滿足條件的整數值x有___________。(答案可
- 【題組】花團錦「ㄘㄨˋ」
- 二、解釋及摘釋:【題組】穠纖合度
- 【題組】羽「翮」
- 作者主張遇到閱讀測驗時「先測驗、再閱讀」的理由為何?(A)逆向思考往往可以出奇制勝(B)可以減輕答題者的壓力、撫平不安(C)經過多項實驗證明,這是最有效的方法(D)閱讀測驗的題幹太長,先閱讀會浪
- ( )有一種手電筒,只需在使用前搖一搖,使磁鐵穿過線圈,在兩個塑膠墊片之間來回運動,就能發電並先將電能儲存,再供電給燈泡,它的構造如圖二十四所示。有關該手電筒的敘述,下列何者最為適當? (A)
- 一、國字注音:【題組】「ㄕㄜˋ」免
內容推薦
- 【題組】廷尉,天下之「平」也
- 【題組】襤褸
- 【題組】乾「ㄅㄧㄝˇ」
- 如圖,圓內接四邊形 ABCD 中,若∠A=60°, =50°, =80°,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B=45° (B) ∠C=120°(C) ∠D=130° (D) ︵ADB=170°
- 7 在完全競爭市場中,市場需求函數為 Q=100-P,所有廠商的固定成本為零,邊際成本為固定值 50 元,如果有一家廠商進行製程創新,將邊際成本降到 30 元,則長期均衡價格為: (A)等於 30 元
- 【題組】素「昧」平生
- 【題組】乘輿
- 【題組】鴟「ㄒㄧㄠ」
- 五、閱讀測驗:(每題2分,共10分) 蘇軾與佛印感情深厚。一日,二人泛舟論詩,飲酒取樂。船行至江中,蘇軾望著河岸大笑,佛印問其故,蘇軾仍大笑不止,佛印望江岸看去,一看河岸上有一隻狗在啃骨頭,就
- 8 假設在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中,目前產品的價格為$12。某一個別廠商的成本函數為 C = 2q2 + 1,其中 C為總成本、而 q 則為產量。試問:此廠商短期利潤極大化的產量為何? (A)0 單元 (
- 三、改錯:【題組】意氣風發的他總是烽芒畢露,不停地發表高論,旁人跟本不容置啄,如今成為落弟書生,落寞的神態和從前相比,真是節然不同呀!
- 【題組】冷燼
- 【題組】「豢」養寵物
- 9 下列有關完全競爭市場中市場的長期供給曲線敘述,何者正確?(A)市場的長期供給曲線等於個別廠商長期邊際成本的水平加總 (B)市場的長期供給曲線等於個別廠商長期邊際成本的垂直加總 (C)市場的長期供給
- 【題組】人聲頂沸的菜市場裡竟然發生了另人處目驚心的兇殺案,當地居民每天瞧首盼望警方能早日將壞人繩之以法,但是半年時間已過,依然徙勞無功。
- 【題組】瞵視昂藏
- 下列各組「」中的字形,何者前後相同?(A)不同凡「ㄒㄧㄤˇ」/熱烈迴「ㄒㄧㄤˇ」 (B)「ㄎㄢ」查地形/不「ㄎㄢ」入目(C)革命先「ㄑㄩ」/為國捐「ㄑㄩ」 (D)「ㄒㄩㄣˋ」私舞弊/以身「ㄒㄩㄣˋ
- ( ) (甲) (乙) (丙) (丁) 以上四個字形,依據出現時代先後排列順序應為? (A)甲乙丙丁 (B)丙甲丁乙 (C)丁乙甲丙 (D)甲乙丁丙。
- 下列文句用字,何者完全正確?(A)為了讓肌膚變得白晰透亮,她不惜花重金採買各種保養品(B)他終於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可以在職場上一展報負,完成理想(C)這個嫌犯交代犯罪行為時避重就輕,閃爍其詞,意圖
- 下列各組「」中的字,何組字義前後皆相同?(A)項「為」之強/盡「為」所吞 (B)蹲「其」身/神遊「其」中(C)「以」叢草為林/徐噴「以」煙 (D)昂首觀「之」/使「之」沖煙飛鳴
- 小說敘寫人物,常以「臉部表情的描摹」加強表現效果。下列文句,何者使用這樣的敘寫方式?(A)張飛心裡想:「原來這身戰袍,是一塊盤子。」老爺爺接著說:「我師父厲害的還是人物。曹操的大白臉、張飛的大花
- 下列文句「」中用來形容友情的成語,何者替換後意思仍然不變?(A)提起那家早餐店老闆,我和他不過是「點頭之交」─—金蘭之交(B)那位惜情念舊的高官,經常利用休假返鄉探望他的「竹馬之交」─總角之交(C
- 【題組】關於這首詩的解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本詩藉由描寫此起彼落的風鈴聲,來比喻人生順逆 無常的境遇 (B)詩中運用重複出現的風鈴聲響,營造出悅耳富節奏 的音律之美 (C)詩中的
- 「許多識字者,對文字的認識,僅限於形狀,讀者的粗淺皮毛,對文字的真正意義和所代表的觀念,卻完全不懂,因此,在形式上,這些人是「半文盲」。這些半文盲,平時不讀書、不用大腦,對文字告示,視而不見,見
- 下列「」內詞語的運用,何者使用正確?(A)湯桶的湯就這樣潑濺出來,我不禁「勃然」驚恐,大叫一聲(B)這位新銳畫家的作品,與大師的作品一比,就「悵然」失色了(C)面對如此險惡情境,他仍處之「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