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 颱風的形成的條件有二:(一)需要充足的水氣、(二)足夠熱量的供給。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可診斷為牙本質形成不良(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 (A) (B) (C) (D)
- 在次數分配表中,年齡30~35歲這一組所代表的為下列何者?(A)包含30歲而未包含35歲 (B)包含30歲及35歲 (C) 30歲及35歲都不包含 (D)不包含30歲而包含35歲
- 某班級學生身高在160~165公分這一組有7人,其相對次數為20%,則此班級學生共有多少人?(A) 14人 (B) 27人 (C) 35人 (D) 56人
- 將454個柳丁、350個蕃茄平分給小朋友,結果僅剩下4個柳丁,若小朋友介於20~30人之間,則小朋友共有多少人?(A) 24 (B) 25(C) 26 (D) 27
- 已知二次函數y=a(x-6)2+b有最小值-4,則a、b的大小關係為下列何者?(A) a>b (B) a<b (C) a=b (D) a、b無法比較
- 二次函數y=3x2-6x-7的圖形對稱軸為下列何者?(A) x=-1 (B) x=1 (C) x=-2 (D) x=2
- 已知二次函數f(x)=ax2+bx+6,且f(1)=0,f(2)=-2,則f(x)的最小值為何?(A)-4 (B)-3 (C)-2 (D)-1
- 將一個二次函數的圖形向下移動3個單位,再向左移動1個單位,得到新二次函數y=5x2的圖形,則原來的二次函數為何?(A) y=x2+2x+4 (B) y=5x2-10x+8 (C) y=5x2+1
- 若0≦x≦2時,二次函數y=-4(x-3)2+2的最大值為M,則M=?(A) 3 (B) 2 (C)-1 (D)-2
- 下列哪一個二次函數的圖形與x軸沒有交點?(A) y= x2+6x-4 (B) y=7(x-2)2-3 (C) y=-x2+5x (D) y=-3(x+1)2-4
內容推薦
- 下列有關臭氧的4個敘述都是正確的。 (A)臭氧濃度在平流層最高 (B)地面附近的臭氧越多越好,因為可以吸收紫外線 (C)臭氧屬於大氣中的變動成分 (D)近年來,造成臭氧層破洞的兇手是氟氯碳化
- 下列有關溫室效應的4個敘述都是正確的。(A)未來 年,二氧化碳的量將倍增,氣溫也會倍增 (B)溫室效應若加劇會使溫度升高,使極區的冰冠融化 (C)甲烷也會造成溫室效應 (D)溫室效應增強
- 「聖嬰現象」是太平洋東邊的海水溫度特別偏高的年份,易造成氣候異常
- 若一等差數列的首項為12,末項為-28,公差 為-8,則此等差數列共有幾項?(A) (B) (C) (D) 5。
- 下表是三年甲班全班體重的次數分配表,則該班學生的平均體重是多少公斤? (A) 61公斤 (B) 62公斤 (C) 63公斤 (D) 64公斤
- 下表是三年甲班全班體重的次數分配表,則該班學生的平均體重是多少公斤?【題組】承上題,該班學生體重的中位數在哪一組?(A) 45~55公斤 (B) 55~65公斤 (C) 65~75公斤 (
- 臺灣割讓給日本是在清朝哪個皇帝在位期間?(A)减豐(B)侗治(C)洸緒(D)宣統
- 20右表是臺灣某地連續兩天天氣預報的內容,依據表中天氣變化的資料,可判斷該地前後兩天可能是受到冷鋒抵達的影響。
- 清朝與日本簽訂哪個條約割讓臺灣?(A)南京條約(B)馬關條約(C)天津條約(D)北 京條約
- 臺灣官紳共組「臺灣民主國」,推舉何人擔任義 勇軍統領?(A)唐景崧(B)劉永福(C)丘逢甲(D)瀏銘傳
- 乙未割臺,何人鎭守臺南,最後搭英輪離臺?(A)唐景崧(B)劉永福(C)丘逢甲(D)瀏銘傳
- 列關於黑潮的敘述,何者正確? (A)對臺灣的氣候和漁產有很大的影響 (B)是赤道海域向南流的海流 (C)是由潮汐引起的海水運動 (D)黑潮主流的流向四季不同。
- 何人原爲臺灣巡撫,擔任臺灣民主國總統不久即 逃往中國大陸?(A)唐景崧(B)瀏永福(C)丘逢甲(D)瀏銘傳
- ( ) 若紅茶每杯 x 元,奶茶每杯 y 元,則小威買了 杯紅茶和 杯奶茶共需多少錢? (A) 2(x+y) (B) 2x.3y (C) 3(x+y) (D) 2x+3y。
- 余清芳所領導的武裝抗日是哪個事件?(A)牡丹社事件(B)苗栗事件(C)西來庵事件 (D)霧社事件
- 7。「霧社事件」的發生地在今日何處?(A)南投縣仁愛鄕(B)屏東縣牡丹鄕(C)苗栗縣大 湖鄕(D)臺南市玉井區
- 羅福星所領導的武裝抗日是哪個事件?(A)牡丹社事件(B)庙栗事件(C)西來庵事件 (D)藤社事件
- 哪個武裝抗日事件迫使臺灣總督弓丨咎辭職,新總 督重新檢討對原住民的政策•?(A)牡丹社事件(B)苗栗事件(C)噍吧哞事件 (D)霧社事件
- 哪個武裝抗日事件運用宗教力量成立「大明慈悲 國」?(A)牡丹社事件(B)庙栗事件(C)噍吧哞事件 (D)霧社事件
- 哪個事件後,臺灣漢人武裝抗日運動逐漸平息? (A)牡丹社事件(B)苗栗事件(C)》西來庵事件 (D)霧社事件
- 日本以何者爲在臺灣最高統治機構?(A)臺灣巡撫衙門(B)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C) 臺灣警察廳(D)臺灣總督府
- 日治時期,哪個組織除協助警察維護治安與防災 外,亦被徵調鎭壓抗日?(A)救國團(B)壯丁團(C)》自衛隊(D)志願軍
- 13。賽德克族在日治時期被畫歸爲哪個原住民族?(A)泰雅族(B)魯凱族(C)布農族(D)排灣族
- 警察與哪種制度是日本統治臺灣的兩大支柱?(A)保甲制(B)渾屯制(C)》民墾制(D)涫墾制
- 西元1896年,日本政府頒布哪條法律,允許臺 灣總督發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A)《治安警察法》(B)《法三號》(C)《三一 '法》(D)《六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