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四支音叉量測結果如下:(甲) 10秒內振動1000次;(乙) 20秒內振動4000次;(丙) 5秒內振動1000次;(丁) 10秒內振動4000次。則哪組音叉會產生共振現象?
(A)甲、丁
(B)乙、丁
(C)甲、丙
(D)乙、丙
(A)甲、丁
(B)乙、丁
(C)甲、丙
(D)乙、丙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題組】( )承第(8)題,下列關於此城市的敘述何者正確? (A)出土《漢摩拉比法典》,呈現直接報復的觀念 (B)此城邦住民好戰勇武,創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C)此城邦住民施行軍國主義 (
- 下列附圖是某一帝國的疆域圖。請問由附圖的領土範圍判斷,【題組】( )此是哪一帝國的疆域? (A)羅馬帝國(B)大食帝國 (C)亞歷山大帝國 (D)波斯帝國。
- 某些路段的道路兩旁架有吸音板,其主要目的為何? (A)居家隱蔽及美觀 (B)它們能反射聲音 (C)它們能吸收聲音 (D)預防行車的刺眼光炫
- 下列有關聲音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將吉他絃線拉緊,撥絃時絃線每秒振動的次數會增加 (B)聲音的高低稱為響度,通常以分貝為單位 (C)聲音唯有在空氣中才能傳播 (D)聲速超過340 m
- 10 學術思想常影響時代發展,也反映時代特色,(甲)焚書坑儒(乙)百家爭鳴(丙)獨尊儒術(丁)無為而治,上述在歷史上出現的順序依序是? (A)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乙-甲-丙
- 小瑋到圖書館查詢古典時期地中海地區的政治制度,看到一段資料如下:「30歲以上男性公民以抽籤方式,擔任官職;又為了防止僭主政治的出現,發展出了『陶片放逐法』。」【題組】( )請問文中所說的「此城市
- ( )木哥所學過的經濟觀念判斷,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供給超過需求會造成價格下跌的現象 (B)各國透過選擇「機會成本最高」的產品來進行國際貿易 (C)國際貿易是「分工合作」的發揮 (D)在
- 小明在學校運動會中,發現一個100公尺短跑的烏龍計時員。他竟然是聽到槍聲後,才按下馬錶,當時無風,氣溫15℃(當時聲速約為340公尺/秒)。請問:選手的成績應如何更正才是正確的?(計時員站在終點
- 小華利用木槌分別敲擊甲、乙、丙三音又,它們在空氣中所產生的聲波波長分別為4公尺、2公尺、0.4公尺。當時哪一個音又的音調最高? (A)甲 (B)乙 (C)丙 (D)三者的音調一樣高
- ( )羅馬人重視的精神是什麼? (A)自由 (B)平等 (C)獨立 (D)務實。
內容推薦
- 阿雅一家人打算到臺東進行家族旅遊,於是在網路上查詢民宿的價錢,附表是某一間民宿的房間價位參考表。請問:這種價格變動的現象,可依經濟學上的何種原則加以解釋?(A)需求法則 (B)機會成本 (C)受
- 右圖為香蕉市場供需均衡圖,圖中的 P1 所代表的意義為何?【題組】承上題,當香蕉價格上升至 P2 時,此時市場可能會出現何種現象?(A)供過於求(B)供不應求(C)供需平衡(D)無法判
- 下列各式中,甲: , 乙: , 丙: ,丁: ,哪些能用平方差公式做因式分解?(A)僅甲、乙、丁 (B)僅甲、乙 (C)僅乙、丁 (D)僅甲、丙
- 試問 之值為何? (A)169150 (B)174250 (C)255000 (D)275000
- 某船以等速度6 m/s朝懸崖前進,在船上的人於鳴汽笛後經5秒,始聽到由懸崖反射之回聲,若當時聲音速度為340 m/s,求在船上的人剛好鳴汽笛時,船與懸崖之距離多少公尺? (A) (B)
- 魏晉南北朝時期,六朝政權曾先後經營南方地區,對江南開發貢獻很大。請問:六朝政權皆在今日何地設立首都? (A)西安 (B)洛陽 (C)南京 (D)成都。
- 下列關於「生產成本」的敘述,何者正確? (A)使用資本所支付的代價為地租 (B)使用勞動所支付的代價為薪資 (C)使用土地所支付的代價為利息 (D)生產者自己參與生產,不須估算成本。
- 將紙杯底部刺一小孔,並用描圖紙黏貼住杯口,作為紙屏,以杯底的小孔對準蠟燭火焰,做針孔成像實驗,如附圖所示。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針孔成像是光的折射造成的結果 (B)若將燭火靠近針孔,紙屏上
- 右圖是中國歷史上某一時期的形勢圖,依圖中內容判斷,會形成這樣的局勢,與下列哪個史事有關? (A)八王之亂(B)永嘉之禍(C)管蔡之亂(D)赤壁之戰。
- 警察常用「聲紋比對」來鑑定罪犯,主要是比對聲音的:(A)頻率 (B)速率 (C)響度 (D)波形
-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流傳漸廣,信奉此教的君主更興建許多代表建築物。請問:此教流傳漸廣的主要原因不包含下列何者? (A)傳教士的推廣 (B)人們尋求宗教的慰藉 (C)佛經大量翻譯 (D)君王提倡。
- 小婷在一篇討論經濟發展的文章中看到:「中南美洲各國多屬於殖民地式的經濟型態,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及廉價的人力資源,經營熱帶栽培業、開發礦產。」請問:上文中畫底線的「資源」,均包含在下列哪個概念中?
- 一升溶液中含0.1莫耳 CH3COOH 和0.1莫耳 CH3COONa 的緩衝溶液,試求加入0.02莫耳NaOH後,溶液之 [H+ ]=?(已知CH3COOH 之Ka=8×10-5
- 13 圖示的理想箝位電路中,已知輸入信號 vi(t)及輸出信號 vo(t)的最大值分別為 10 及 6 伏特,則偏壓電源 VR 為多少? (A)-6 V(B)-4 V(C) 4 V(D) 6 V
- 在曠野中呼喊,聲音因傳遠而變小聲,則下列何者也隨之變小? (A)聲音的速率 (B)聲音的頻率 (C)聲音的振幅 (D)聲音的波長
- 晉武帝奪魏改晉後,天下終於得以重歸統一。但是西晉統一不久即發生動亂,衣冠南渡為東晉。而西晉轉變為東晉的關鍵與下列哪個史實有關? (A)八王之亂 (B)永嘉之禍 (C)赤壁之戰 (D)黃巾之亂。
- 已知函數 ,則f (t)的拉普拉斯轉換(Laplace transform)為何? (A)(B)(C)(D)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阿瑞尼士的酸鹼學說僅限於水溶液之討論(B)布忍司特─羅瑞酸鹼學說:酸是質子的提供者(C)路易士的鹼,是指該物質能得到電子對者(D)NH3的共軛鹼為NH2-
- 6 1894 年爆發甲午戰爭,導致隔年台灣割讓給日本,請問要在哪一年辦 2 甲子的紀念活動? (A)西元 1914 年 (B)2014 年 (C)2016 年 (D)2018 年。
- 蝙蝠盲目飛行,是利用回聲探測牆壁等障礙物,但其所發出的聲音,人耳卻聽不到,是因為下列哪一項?(A)頻率太高 (B)音量太小 (C)波形太亂 (D)音速太快。
- 北魏孝文帝實施漢化政策的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首都從長安遷都到洛陽 (B)禁胡語 (C)鼓勵胡漢通婚 (D)改胡姓為漢姓。
- ( )小辰和媽媽逛夜市時看到動漫超人模型,就吵著要買,媽媽看到價錢不貴,元有找,於是拿出1000元給老闆支付所購買的東西。請問:媽媽此一支付行為屬於貨幣的哪一項功能? (A)價值衡量
- 在一溶劑中加入若干非揮發性溶質,則下列敘述何者完全正確(與溶劑作比較)?(A)蒸氣壓上升、凝固點下降 (B)蒸氣壓下降、凝固點上升(C)沸點下降、凝固點下降 (D)沸點上升、凝固點下降
- 6 1894 年爆發甲午戰爭,導致隔年台灣割讓給日本,請問要在哪一年辦 2 甲子的紀念活動?【題組】7 承上題,如果想知道這種紀日、紀年年方式的由來,可以查找歷史課本上的哪一章節? (A)中國的史前文
- 經噪音測試器測出音量為15分貝的環境,較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鬧鈴的聲音 (B)寧靜的深山裡 (C)噴射客機引擎聲 (D)繁忙的菜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