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同學們在討論「戰後臺灣的經濟發展」,下列何者說法正確?
(A)甲生說:「1949年起,在土地改革成效卓著下,配合美援挹注和中國人才移入,使得臺灣經濟逐漸復甦。」
(B)乙生說:「1950~1960年代,政府採『出口導向』政策,除公布《獎勵投資條例》,隨後也設立高雄加工出口區,吸引外資。」
(C)丙生說:「1970年代初期,政府推動『十大建設』,是為了促進產業升級而推動的公共投資。」
(D)丁生說:「1970年代初期,政府將出口導向政策改為進口替代。」
(A)甲生說:「1949年起,在土地改革成效卓著下,配合美援挹注和中國人才移入,使得臺灣經濟逐漸復甦。」
(B)乙生說:「1950~1960年代,政府採『出口導向』政策,除公布《獎勵投資條例》,隨後也設立高雄加工出口區,吸引外資。」
(C)丙生說:「1970年代初期,政府推動『十大建設』,是為了促進產業升級而推動的公共投資。」
(D)丁生說:「1970年代初期,政府將出口導向政策改為進口替代。」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附圖為臺灣某一時期的經濟建設,圖中的院長是領導此建設的關鍵人物。請問:這位院長應該是下列何人? (A)蔣中正 (B)蔣經國 (C)李登輝 (D)陳水扁。
- 臺積電、聯電等知名半導體業者,進駐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享受政府各項租稅、研究費之優待,這種吸引資金投入科技工業,是屬於臺灣經濟發展的哪一階段? (A)經濟重整期 (B)進口替代期 (C)出口導向
- 1970~1980年代時,曾發生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政府藉由何種方式將影響降至最低? (A)政府不再收稅,直至危機解決 (B)公務人員薪資減半 (C)推動大型建設,增加就業機會 (D)禁止輸入汽車
- 2002年,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有助於達成何項政策目標? (A)促進經濟自由化和國際化 (B) 縮短貧富差距,實現均富理想 (C)減少經濟波動,穩定物價 (D)增進經濟效率,達到最大
- 1960~1970年代,政府為鼓勵國內外的商人在臺灣投資,採取下列哪一措施,以利拓展外銷? (A)丘陵地廣植茶園 (B)致力於資訊產業 (C)設置加工出口區 (D)爭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 中共於1971年進入聯合國以後,以「一個中國」的原則打壓我國的外交發展空間。因此,政府採取哪一項措施,以確保我國的國際地位? (A)積極參與國際活動 (B)封殺中共外交空間 (C)依賴美國經濟援
- 有一篇新聞報導寫道:「1987年後,許多早年從中國大陸來臺的老兵,終於能夠再度踏上屬於他們的故鄉。但是,童年時的故鄉早已面目全非,親人甚至早已不在,這些老人家們不禁老淚縱橫、泣不成聲。」此一場景
- 附圖中的事件發生於臺北,激動的群眾認為美國背棄了臺灣,所以拿著國旗與海報抗議來臺協商的美國代表團,並蛋洗其座車。請問:圖中激動的群眾是為了抗議何事? (A)美國宣布與中共建交 (B)臺灣退出聯合
- 附表為我國歷年邦交國數目的變化情形。下列哪一件事與表中數字的變化有密切關係? (A)國共內戰政府失利,政府播遷臺灣 (B)中共揚言解放臺灣,衝擊我國外交 (C)我國退出聯合國,邦交國紛紛斷交 (
- 附圖是兩岸交流事務處理機構的示意圖,根據圖中的內容判斷,圖中的「甲」應該是下列何者? (A)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 (B)海峽兩岸關係協會 (C)海峽交流基金會 (D)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內容推薦
- 臺灣由於對美貿易連年順差,累積龐大外匯存底,不僅引起美國施壓要求我方開放市場,同時,也有新臺幣升值與通貨膨脹的壓力。於是,政府在1980年代後,提出何種經貿政策以因應此問題? (A)改行保護國內
- 福伯在日治時期是一個貧苦的佃農,但在臺灣光復後不到十年,他就擁有屬於自己的耕地,家境也逐漸小康起來。請問:這是政府在公地放領之外,又實施哪一項土地改革政策的結果? (A)三七五減租 (B)農工業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撤退來臺,曾經有一段時間,因為獲得某國的援助,所以跟該國關係密切,亦有利於西方文化的傳入。請問:此國家為下列何者? (A)美國 (B)日本 (C)韓國 (D)中國。
- 1970年代以後,臺灣一群年輕人開始主張唱自己的歌,開啟民歌時代。請問:這個時期在臺灣的文化演進上正值下列何者興起? (A)中華文化 (B)美國流行文化 (C)鄉土文學 (D)原住民族文化。
- 臺灣解嚴後,原住民的音樂重獲重視,且由部落走向國際。阿美族長老郭英男的歌聲曾響徹美國哪一項活動的開幕典禮? (A)奧斯卡金像獎 (B)奧運會 (C)艾美獎 (D)總統就職典禮。
- 臺灣電影近年來擺脫過去的低迷,而有較佳的票房與口碑。回顧臺灣電影發展歷史,臺灣新電影時期出現了內容改編自知名作家,強調鄉土情感、關懷本地人民生活的電影,可以舉下列哪一部電影為例? (A)兒子的大
- 年代,我國在內政與外交面臨嚴厲挑戰,一些知識分子開始關懷臺灣在地人民的生活,其原因為何? (A)中國在國際上拉攏臺灣 (B)經濟起飛,造成城鄉差距問題 (C)國際懷舊氣氛盛行 (D)
- 【題組】1987年,政府開放赴中國大陸探親、文化交流及間接貿易,當時的總統是下列何者? (A)蔣中正 (B)嚴家淦 (C)蔣經國 (D)李登輝。
- 【題組】設立加工出口區,是下列何者的經濟政策? (A)進口替代 (B)出口導向 (C)十大建設 (D)產業升級。
- 【題組】1980年代以後,政府推動下列哪一項經濟政策? (A)進口替代 (B)出口導向 (C)十大建設 (D)產業升級。
- 圖(一)是四個假想的城市,其人口規模甲市28萬人、乙市19萬人、丙市10萬人、丁市41萬人。某冰品連鎖店想在人口密度最高的三座城市加開六間分店,那必須避開下列何處設點?(A)甲(B)乙(C)丙(D
- 非洲幾內亞灣沿岸氣候炎熱多雨,但每年10月至隔年4月期間,這裡會吹起來自撒哈拉沙漠的熱風,並夾帶沙塵,使得風愈大,天愈濛,造成交通停擺、農作物受損。請問這風主要與哪一個行星風系有關? (A)東南
- 關於溫帶海洋性氣候與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B)(C)(D)
- 關於夏雨型暖溫帶氣候與副熱帶季風氣候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B)(C)(D)
- 關於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莽原氣候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B)(C)(D)
- 圖為一月時甲~丁四地的氣溫分布,依等溫線的分布判斷哪兩地為陸地?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 因弗如位於蘇格蘭西北部海岸(如圖),緯度比加拿大拉布拉多市或俄羅斯莫斯科更高,當地的冬季氣溫卻比兩地高,造成此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暖流經過(B)地勢低平(C)植被豐缺(D)風向向背
- 圖為北半球某大陸塊示意圖,陸塊兩側為海洋,則甲~己中因面迎盛行風,雨量較多是哪些區域? (A)甲丙己(B)乙丙戊(C)乙丙己(D)丙戊己
- 東南亞為一熱帶季風氣候區,圖為該區七月及一月的主要風向圖,試問:圖中甲~丁四者哪些是屬於七月的盛行風向?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 圖為一假想由北極分布到南極的大陸示意圖,在行星風系的模式下,哪兩個地區因面迎盛行風而雨量充沛? (A)甲丙 (B)甲丁 (C)乙丁 (D)乙戊
- 黑面琵鷺屬於冬候鳥,僅分布於東亞地區,每年冬季自中國東北、華北及朝鮮半島南遷到臺灣、海南島、越南、菲律賓等地避冬。下表是有關黑面琵鷺繁殖區與度冬區的氣候特徵,請問何者正確? (A)甲乙丙(B)
- 魯夫海賊團航行到某處,發現該地氣候型態是:「5至8月為冷季,平均氣溫在15~18℃;9至11月為熱季,平均氣溫在22~25℃;11月至4月為雨季,其餘月份為乾季,而且一年年雨量有1,500毫米
- 圖是某地區的氣候圖,請問本區內景觀特色為何? (A)植物深根、厚皮、蠟質小葉 (B)樹種單純,樹幹挺直,樹冠成尖塔狀 (C)多年生、叢結成片的耐旱草類為主,幾乎沒有樹木 (D)喬木、灌木和草類
- 不同的降雨類型會有不同的降雨特性,下表的氣象諺語與其對應的降雨特性,哪三項最為合理? (A)甲乙丙(B)甲丙戊(C)甲丁戊(D)乙丙丁
- 圖甲、乙為二個氣壓中心的氣流平面圖,其中實線代表氣流實際流動方向。表為二個氣壓中心特性的比較表,其中哪三項正確? (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