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框線內文章,請依序闡釋:(一)作者認為世人對自然科學的見解,錯誤何在?(二)作者認為青年求學時,對科學精神應有何體認?科學有廣狹二義,狹義的科學係指自然科學,廣義的科學則指一切有系統的學問,包括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自然科學極受世人重視,成為和平目標的唯一寄託。其實,世人認為自然科學只能增進物質文明,是一種謬見,自然科學對精神文明亦有密切關係;根據自然科學制定的法律,更適合人群需要,仁義道德必須仰賴自然科學才有較精確的標準。各種科學對國家社會都具有同等貢獻,青年應選擇自己性情相近的學科從事研究。世人還有另一種謬見,以為學人文、社會科學較易,學自然科學較難。自然科學以實驗為基礎,條理容易把握;人文、社會科學沒有固定研究途徑,易受「好惡」、「利害」的主觀影響,故較難學習。因而,科學精神的衡度對研究學問便十分重要。所謂「科學精神」即:泯除個人的主觀偏見,一切以客觀事實為論斷根據。青年宜運用「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科學精神做研究學問的「心習」,確實做到:沒有主觀臆斷、沒有絕對化的堅持、沒有個人的私心雜念。唯有如此,不管研究任何學科,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對國家社會作出重大貢獻。(改寫自毛子水《毛子水文存‧青年和科學》)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75
統計:A(42),B(0),C(1),D(4),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