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3. 電視機射頻放大級之頻寬約為
(A)3MHz
(B)4MHz
(C)4.5MHz
(D)6MHz。
(A)3MHz
(B)4MHz
(C)4.5MHz
(D)6MHz。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四、試以地方自治之觀點論述我國直轄市與縣市之自治組織權與自治人事權,並加以分析之。(25 分)
- Y 訊號的電路中之延遲線斷線後畫面呈現(A)完全黑暗(B)完全白色(C)較暗而朦朧不清的畫面(D)只有黑白的畫面。
- 二、何謂地方自治團體?其居民之權利與義務有那些?試從地方制度法相關規定說明之。(25 分)
- 若天線特性阻抗為 300Ω,輸送線阻抗為 75Ω,則直接連接後之駐波比為(A)1(B)2(C)3(D)4。
- 台灣電視系統每秒鐘發出之像素量約有(A)11M(B)7M(C)5M(D)4M 個。
- 三、試以統籌分配稅款與補助款為例,說明其對地方自治財政結構之影響為何?(25 分)
- 藍色提供給 Y 的亮度成份為(A)0.89(B)0.7(C)0.3(D)0.11。
- 有關電晶體各類放大器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失真最小,效率最低的是 A 類放大器(B)B 類放大器將工作點定於轉換曲線的截止點上(C)B 類推挽式放大器需考慮交叉失真的問題(D)A 類放大
- 0 ( ) 下列何者不為投資股票的風險?(A) 到期風險 (B) 利率風險 (C) 系統風險 (D) 企業個別風險
- 一般電視機之輸入電場強度至少約為(A)80dB(B)60dB(C)40dB(D)30dB。
內容推薦
- 彩色電視機的影像放大級於接收彩色畫面時之放大頻寬約為(A)6MHz(B)5MHz(C)4MHz(D)58MHz。
- 在作同步計數器的電路設計時,主要使用何種圖表?(A)真值表(B)列表法(C)卡諾圖(D)激勵表。
- 三、美國蘋果公司創辦人 Steven P. Jobs 被讚譽「為產業重新下定義、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試論述之。(25 分)
- ⑵文化折扣
- 三、試以一部你較熟悉的本土紀錄片析論紀錄片對「文化再現」的相關議題。(25 分)
- 為防止色差訊號與亮度(輝度)訊號合成後產生過度調變,須將 VR -VY 衰減(A)0.88(B)0.49(C)0.25(D)0.99 倍。
- 聲音捕波器的作用是(A)防止影像干擾(B)防止聲音干擾影像(C)避免聲音消失(D)避免影像消失。
- 此標章代表的稱呼是 (A)碳足跡標籤(B)碳轉型標籤(C)碳製造標籤(D)碳生產標籤。
- ⑶配額制度
- 四、紀錄片導演在規劃與創作執行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25 分)
- 二、紀錄片拍攝企畫中,有那些關鍵因素是重要的考量條件?(25 分)
- 0 ( ) 公司在發行有價證券之後,若因為經營困難而影響有價證券的償還,該風險稱之為:(A) 利率風險 (B) 購買力風險 (C) 系統風險 (D) 違約風險
- 電視影像信號之最低頻率約為(A)24Hz(B)30Hz(C)48Hz(D)60Hz。
- 選台器內的本地振盪器大多採用(A)考畢子(B)哈特萊(C)間歇(D)多諧 振盪器。
- 三、地方行政機關對同級立法機關依職權所為之決議,如認為窒礙難行時,可提覆議案要求立法機關重行審議,請依地方制度法第 39 條規定,就覆議之期限、效果及限制分別論述之。(25 分)
- 四、傳播科技的發展帶來所謂的「資訊社會」,人們原本充滿期待,但卻發現「數位落差」成為國際成員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請說明何謂「數位落差」?為何世界各國均將解決「數位落差」視為重要的議題?你有沒有什麼建議呢
- 十進制數值為 26,將其轉換為十六進制,其值為(A)1A(B)2A(C)3A(D)19。
- 四、本年 9 月從紐約開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展延至美國與世界各大城市,引起全世界的注意,試說明此運動之原因與意涵。(25 分)
- 電視接收機在視線距離內,其電場強度與距離平方成(A)正比(B)反比(C)無關(D)相等。
- 四、何謂市長議會制?市委員制?市經理制?我國現行地方政府採行何制?引進市經理制的可行性如何?試分別論述之。(25 分)
- 有關電晶體放大器工作點及效率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A 類放大器的工作操作點定於負載線的中點(B)B類放大器的工作操作點定於飽和區(C)C 類放大器的工作操作點定於截止點以下(D)在 A
- 二、如果界定「國際傳播」為「跨越兩個或以上國家之文化體系的訊息交流」,請說明影響國際傳播的因素有那些?(20 分)
- 在電視 MTS 中其第二語音(SAP)的載波頻率是(A)1fH (B)5fH (C)5fH (D)5fH 。
- 電視立體聲指標(PILOT)訊號的頻率為(A)19KHz(B)38KHz(C)734264KHz(D)478528KHz。
- 三、國際新聞流通中最為詬病的新聞流通不平衡問題,認為絕大部分新聞產製均由先進的所謂「四大通訊社」所掌控,請問目前國際新聞流通情勢改變的狀況如何?(如半島電視台出現,是否可以使大家正視阿拉伯國家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