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九十九學年度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成績出爐後,各科都出現零分考生。其中數學科被認為最難,比去年約增二倍,兩千多人零分。《中國時報》日前對這些現象做了深入探討,現在確實該針對學測所引發的中學教育問題好好的檢討了。儘管有學界人士主張,由於大學甄選比例逐年提高,大考中心有必要提高命題難度,才能具鑑別度,篩選學生;然而有多年陪同兒女應考經驗的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先生與台北市郝龍斌市長等,都認為學測科目的難度與選才鑑別度不一定有正相關。尤其公認的偏難考題,卻無助於提升前段考生鑑別度,反而造成了高中數學教育好像是在教數學天才,或是專為進大學數學系應考的偏差情況;結果造成大量的學生提早放棄數學,甚至留下一輩子遠離與數學有關的題材或行業的心理挫折印記。而這樣的結果也充斥在許多國、高中科目中,不論是國文、英文、數學,甚至理、化、史、地等科目都不時出現以「刁鑽」、「艱澀」甚至「超乎現實生活」的難題,透過「題海戰術」來考倒學生的現象。最明顯的例子是去年兩所台北市縣的國中一年級新生(原本都很期待上國中的七年級生),在進入學校的第一次段考的數學成績全校平均為五十六分,許多科目平均都是不及格⋯,而且每下愈況。孩子愁容滿面,家長只好送孩子去補習班上課。(中國時報 2010/03/03)
42. 民國 80 年代起,台灣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運動。其中,升學方式的變革與多元的教材,雖然帶來教學內容更多發展的空間,但也可能拉大下列何者的不利地位?
(A) 閩南族群
(B) 經濟弱勢族群
(C) 客家族群
(D) 外省族群。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