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世人多半只懂得賞花,而不知觀樹。真是感覺的遲鈍,性靈的低能,不可恕的疏忽。我想,草本植物開花,是因為它太卑小,因而以花來彌補缺憾;樹木開花,則是炫耀。至於那些不開花的樹木,叢集成林,固見廣大,離群索居,亦甚孤傲。它們或則盤根錯節,蔓延伸展;或則亭亭如蓋,枝葉茂盛;或則高昂矗立,直探雲霄,都及近與人類爭顯生命意義的表現。人類如果不能在樹木的啟示中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尊嚴,豈不會倍覺寂寞?  我可以在森林消磨半天,東張張、西望望,無論駐足仰觀,或盤坐凝視,都覺得每一幹有它的嚴肅,每一枝都有它的風流。  闊葉樹是文質彬彬的,針葉樹卻飄逸高超;針葉樹雖然沒有葉脈與葉形之美,但它的長青,卻予人永恆的體會。上帝細心而公平,闊葉樹葉大而互生,針葉樹葉小卻叢生。於是,闊葉樹的濃綠,是豐富;針葉樹的不凋,便是偉大。  觀樹之樂,乃是人與樹相對怡然。花使人激動,樹則使人寧靜。我平日逛新公園(今二二八紀念公園),總到靠中廣公司門的一條曲徑,坐在石塊上觀賞那棵不知名的大樹。我愛它──是因為它寬大而廣被,尤其樹幹那麼粗直,而其枝葉卻像水柳般青垂搖盪,如此溫存。  樹木之美,晴時挺秀,雨時迷濛,心情好時,觀之似乎特別清新;心情壞時,又感受到它豐富的同情。我想,世界上如果沒有花,一定頓失顏色,但如果世界上沒有樹,將全無姿態。檜柏襯托山風的孤傲,鳳凰木則使平原婀娜,水柳顯現河湖的窈窕,茄苳樹使鄉村優美,棕櫚讓都是馬路的直線變為天與地間的通道。站在新竹青草湖的寺廟前觀看紫荊樹,我才憬悟出世與入世的矛盾。 ~改寫自楊選堂觀樹之樂

42.作者在文中提及喜愛「觀樹」的理由,其中不包含下列何者?
(A)樹木各具姿態,充分展現生命意義
(B)樹木給人寧靜之感,令人心平氣和
(C)樹木點綴世界,凸顯出大地多樣的風貌
(D)樹木是重要資源,使人們生活更佳便利。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