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楊過)見自己手臂雖折,輕功卻毫不減弱,也自欣慰,只見大石上「劍塚」兩個大字之旁,尚有兩行字體較小的石刻:  「劍魔獨孤求敗既無敵於天下,乃埋劍於斯。  嗚呼!群雄束手,長劍空利,不亦悲夫!」  楊過又驚又羨,只覺這位前輩傲視當世,獨往獨來,與自己性子實有許多相似之處,但說到打遍天下無敵手,自己如何可及。現今只餘獨臂,就算一時不死,此事也終身無望。瞧著兩行石刻出了一會神,低下頭來,只見許多石塊堆著一個大墳。這墳背向山谷,俯仰空闊,別說劍魔本人如何英雄,單是這座劍塚便已佔盡形勢,想見此人文武全才,抱負非常,但恨生得晚了,無緣得見這位前輩英雄。  楊過在劍塚之旁仰天長嘯,片刻間四下裡回音不絕,想起黃藥師曾說過「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之樂,此際亦復有此豪情勝慨。他滿心雖想瞧瞧塚中利器到底是何等模樣,但總是不敢冒犯前輩,於是抱膝而坐,迎風呼吸,只覺胸腹間清氣充塞,竟似欲乘風飛去。  忽聽得山壁下咕咕咕的叫了數聲,俯首望去,只見那神雕伸爪抓住峭壁上的洞穴,正自縱躍上來。它身軀雖重,但腿勁爪力俱是十分厲害,頃刻間便上了平台。  那神雕稍作顧盼,便向楊過點了點頭,叫了幾聲,聲音甚是特異。楊過笑道:「雕兄,只可惜我沒公冶長的本事,不懂你言語,否則你大可將這位獨狐前輩的生平說給我聽了。」神雕又低叫幾聲,伸出鋼爪,抓起劍塚上的石頭,移在一旁。楊過心中一動:「獨孤前輩身具絕世武功,說不定留下什麼劍經劍譜之類。」但見神雕雙爪起落不停,不多時便搬開塚上石塊,露出並列著的三柄長劍,在第一、第二兩把劍之間,另有一塊長條石片。三柄劍和石片並列於一塊大青石之上。  楊過提起右首第一柄劍,只見劍下的石上刻有兩行小字:  「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再看那劍時,見長約四尺,青光閃閃,的是利器。他將劍放回原處,拿起長條石片,見石片下的青石上也刻有兩行小字:  「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不祥,乃棄之深谷。」  楊過心想:「這裡少了一把劍,原來是給他拋棄了,不知如何誤傷義士,這故事多半永遠無人知曉了。」出了一會神,再伸手去會第二柄劍,只提起數尺,嗆啷一聲,竟然脫手掉下,在石上一碰,火花四濺,不禁嚇了一跳。  原來那劍黑黝黝的毫無異狀,卻是沉重之極,三尺多長的一把劍,重量竟自不下七八十斤,比之戰陣上最沉重的金刀大戟尤重數倍。楊過提起時如何想得到,出乎不意的手上一沉,便拿捏不住。於是再俯身會起,這次有了防備,會起七八十斤的重物自是不當一回事。見那劍兩邊劍鋒都是鈍口,劍尖更圓圓的似是個半球,心想:「此劍如此沉重,又怎能使得靈便?何況劍尖劍鋒都不開口,也算得奇了。」看劍下的石刻時,見兩行小字道: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楊過喃喃念著「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八字,心中似有所悟,但想世間劍術,不論那一門那一派的變化如何不同,總以輕靈迅疾為尚,這柄重劍不知怎生使法,想懷昔賢,不禁神馳久之。  過了良久,才放下重劍,去取第三柄劍,這一次又上了個當。他只道這劍定然猶重前劍,因此提劍時力運左臂。那知拿在手上卻輕飄飄的渾似無物,凝神一看,原來是柄木劍,年深日久,劍身劍柄均已腐朽,但見劍下的石刻道:  「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節錄自金庸《神鵰俠侶》】
28.文中所述的四柄劍,請問何者為真?
(A)第一柄劍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已被神雕丟棄於深谷裡。
(B)紫薇軟劍乃四柄劍中唯一不存實物者,僅以石片代替之。
(C)三尺黑劍沉重之極,楊過初提時便運使自如,毫無阻礙。
(D)最後一柄木劍,因為年代久遠,楊過未提起時即已腐朽。

參考答案

答案:B,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