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 請問緯線中屬於大圓為下列何者?
(A)赤道
(B)300N
(C)600S
(D)900N
(A)赤道
(B)300N
(C)600S
(D)900N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2),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下列有關太陽系形成過程的敘述,何者正確? (A)形成太陽系的物質原本是一團高溫、高密度的氣體和塵埃 (B)太陽因氣體和塵埃的收縮,中心溫度達到107K,開始進行氦融合反應 (C)平行轉軸的部分收縮
- 下列哪一個國家適合用圓柱投影法來繪製地圖? (A)日本 (B)印尼 (C)美國 (D)南韓。
- 【題組】承上題,請問山頂的高度可能為下列何者?(A)1321公尺 (B)1400公尺 (C)1452公尺 (D)1500公尺 (E)1546公尺
- 下列選項中,何者與〈師說〉一文中「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的「不恥相『師』」同義 (A)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B)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C)惑而不從「師」,其為惑
- 有一艘船在燈塔的西北方,則燈塔在船的什麼方位角? (A)45° (B)90° (C)135° (D)180°
- 【題組】承上題,懸崖出現於哪一個位置(A)甲 (B)乙 (C)丙 (D)丁 (E)戊
- 「臺灣地區氣候圖」是什麼類型的地圖?(甲)普通地圖;(乙)主題地圖;(丙)自然地圖;(丁)人文地圖。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 高雄市目前正在進行捷運工程興建,而捷運是屬都市計畫中的其中一環,欲研究這類都市計畫,適合用哪一種分析? (A)空間分析 (B)生態分析 (C)區域複合體分析 (D)歷史分析 (E)地質分析
- 地理資料根據取得的方式,可分為一手資料和二手資料,下列何者是屬於一手資料? (A)拍照 (B)統計報表 (C)研究報告 (D)地圖。
- 「由這一點向南走3公里,轉向東方走3公里,再轉向北方走3公里,結果回到了原點。」文中所描述的點在哪裡? (A)赤道 (B)北極 (C)南極 (D)山頂。
內容推薦
- 下列有關慣性現象之敘述,何者正確?(應選兩項)(A)北半球的長程大砲往正北方發射時將命中其正北方目標物之西方 (B)北半球的長程大砲欲命中正北方的目標應朝北偏西發射 (C)不計空氣阻力等速飛行的
- 地球內部較重的鐵與鎳陷入核心,輕的物質就往外浮出,形成地球的外層。這種地球內部的分層結構是如何形成的? (A)地球中心溫度較高,由核融合作用產生鐵與鎳 (B)地球原本就是由高密度的鐵鎳星體,吸收鄰
- 0圖(一)為某種高科技產品的生產流程,依據高科技產業發展的特徵,X、Y 兩國最有可能分別是圖(二)中的何者?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 請問經線和緯線各是幾條? (A)360,180 (B)360,179 (C)359,180 (D)359,179 (E)361,180
- 【題組】18 承上題, 此一符號又代表下列哪一種圖例?(A)溫泉 (B)稻田 (C)派出所 (D)學校 (E)水井.
- 某校高三學生在一次考試中,成績呈常態分配,且已知其分數之平均數為 分,標準差為 分。若從這次考試的學生中,隨機抽出一位學生,則這位學生的成績低於 分的機率最接近以下哪一選項? (
- 碳酸鹽類礦物受風化時之反應過程為:CO2+H2O+CaCO3→Ca2++2HCO3-;矽酸鹽類礦物受岩漿作用時之反應過程則為CaCO3+SiO2→CaSiO3+CO2,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 【題組】現在大氣中含量較高的氣體為何? (A)丙 (B)丁 (C)戊 (D)己。
- 在台北(1200E)的小英吃完飯後,想打電話給遠在倫敦(00)做生意的的父親聊聊天,看一下手錶,時間為10月10日20:00,【題組】請問小英的父親接起電話時的時間為何? (A)10月10日1
- KClOK2Cr2OLiH、H2O 化合物中劃線原子的氧化數依次為: (A)-++-+(B)++--+(C)++-++(D)
- 【題組】下列何者為形成氧氣的原因? (A)在地球形成初期,火山大量噴發該氣體 (B)早期大氣受到紫外線分解所致 (C)火山噴發產生,再加上該氣體不溶於水 (D)生物光合作用產生。
- 黑板上掛有兩幅大小相同的地圖,一幅是台灣地圖,一幅是二林地圖,比較這兩幅地圖,何者正確?(A)前者比例尺較大,後者比例尺較小 (B)前者內容較簡略,後者內容較詳細 (C)前者包含範圍較小,後者
- 高空拍攝的相片之特性,比起一般低空拍攝的相片,可具有哪一種特性? (A)比例尺愈小 (B)涵蓋範圍愈小 (C)內容愈詳細 (D)建物愈清晰。
- 將純氨(NH3)置於密閉容器中,使其反應:2 NH3⇌N2(g)+3 H2(g),在200 ℃反應達平衡時,容器總壓力為30 atm,其中氨的壓力為總壓之60%,求上述反應之平衡常數? (A)
- 0中國史書《隋書.東夷傳》中曾提及與日本某地有關的地理景觀:「有阿蘇山,其石無故火起接天者,俗以為異,因行祭禱。」請問當時中國使者以為的天象異狀最有可能為何? (A)石灰岩洞崩塌 (B)山崩地裂
- 【題組】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敘述,何者錯誤? (A)如果沒有海洋,現今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比率仍偏高 (B)二氧化碳主要來自火山作用 (C)光合作用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減少無關 (D)大多數的碳都保存在石
- 參考右圖等高線圖的型態,【題組】可以判斷是屬於下列何種地形(A)平原 (B)高原 (C)丘陵 (D)山地 (E)盆地
- 0「點子圖是以(甲)大小一致的點來表示地理現象分布的地圖,每點代表一定單位值,除了藉由點數的多寡約略(乙)讀出該地理現象的數量及位置外,也可以從相對密度的視覺印象上,(丙)看出該現象在空間分布上的
- 將濃AgNO3溶液慢慢滴入某一含0.10 M Cl-及0.10 M CrO42-之溶液中。假設體積的變化可忽略,當達平衡時,溶液內Ag+的濃度為0×10-7 M,此時所得的沉澱為下列何者?(
- 富含氧化鐵紅色縞狀層紋的疊層石,是全球冶煉鋼鐵的重要原料,由這些二十多億年前大量形成的氧化鐵,我們可以推斷 (A)海洋形成於二十多億年前 (B)生物形成於二十多億年前 (C)地球大氣層在二十多億
- 【題組】水氣如何聚集形成海洋? (A)紫外線將水氣分解 (B)蒸發量<降水量 (C)蒸發量>降水量 (D)氫原子與氧原子結合。
- 【題組】承上題,較陡的邊坡主要在哪一個方向? (A)東(B)西 (C)南 (D)北
- 右圖是三張圖幅相同,但比例尺相異的地圖,若按比例尺由小至大的次序排列,應為 (A)丙乙甲 (B)甲丙乙 (C)乙甲丙 (D)甲乙丙。
- 在1升容器中,反應A(g)+B(g)→C(g)+D(g)在某溫度下平衡時,A、B、C、D之濃度分別為0.1 M、0.8 M、0.6 M、0.4 M,在同溫時欲使A(g)之平衡濃度為0.2M,則需
- 地球表面能夠在過去數十億年來維持液態水的存在,主要的原因為 (A)太陽所輻射出的能量強度穩定不變 (B)地球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含量持續增加 (C)生物出現後大量消耗地球大氣中的氧氣 (D)地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