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0. 運送梨子的最適宜的二氧化碳含量為多少?
(A) 0.2~2%
(B) 2~3%
(C) 5~10%
(D) 8~10%
(A) 0.2~2%
(B) 2~3%
(C) 5~10%
(D) 8~10%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6),B(1),C(5),D(0),E(0)
內容推薦
- 依據國際海運危險品準則的規範,危險貨物的證明文件上必須包括下列何者的姓名及地址?(A) 託運人與收貨人(B) 託運人與運送人(C) 運送人與收貨人(D) 運送人與製造商
- C. 已知△ABC 中, A (5,2,4) 、 B ( 7,4,5) 、C (7,6,8) ,∠A之外角平分線交直線 BC 於 D,若直線 AD 的方向向量
- 下列何種貨物不屬於吸濕性貨物?(A) 穀類(B) 水果(C) 砂糖(D) 玻璃
- ( )小明整理某朝航海技術的發展如下:一、造船技術的進步;二、航海知識的增加;三、指南針(羅盤)用於航海。此時最可能是(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 依據國際海運危險品準則的定義,放射性物質屬於下列何類危險貨物?(A) 第 1 類(B) 第 3 類(C) 第 5 類(D) 第 7 類
- ( )設a、b、c為實數且a + 2b + 3c = 3,則a2 + 4b2 + 9c2的最小值為 (A)(B)(C)(D)6
- 0下列哪一股洋流是形成南非東岸呈現夏雨型暖溼氣候的主因? (A)阿拉斯加洋流 (B)本吉拉洋流 (C)加那利洋流 (D)阿古拉斯洋流。
- 下列何種貨物,不易放出水分但容易吸收水分而變質?(A) 果實(B) 糖(C) 穀類(D) 大豆
- 如右圖所示,細繩跨過沒有摩擦的定滑輪及動滑輪,兩個滑輪質量不予考慮,兩個物體質量各為 m1及 m2,且已知 m1的加速度向下,求:【題組】(a) a1=(3) ;
- 在船體之兩相鄰之兩個區間,會產生一邊向上面一邊向下之作用力,稱為下列何種力?(A) 重力(B) 剪力(C) 浮力(D) 動力
內容推薦
- ( )商人以地緣和業緣為紐帶形成了一個群體組織,這組織的崛起與資本主義的萌芽有密切關係,其形成也意味著商人階層以群體的力量躍上了歷史舞臺。這組織是 (A)商幫 (B)丐幫 (C)會子 (D)市舶
- 動作電位的產生,造成細胞電位上升後又會快速下降的原因為何? (A)因為進入膜內的鈉離子過多,馬上向外擴散 (B)因為帶負電的蛋白質一起進入膜內 (C)因為鉀離子的通道大量開啟,使鉀離子外移 (D
- ( )商人以行業為基礎自發性或自覺性的建立某種組織,這組織可以訂立規約,約束商人的活動,也可以調停商人間的糾紛,並保護商業利益的獲得。這組織是 (A)公會 (B)行會 (C)行幫 (D)工會
- 有關於神經元產生神經衝動的先後順序:(甲)極化;(乙)再極化;(丙)去極化;(丁)過極化,下列何者正確? (A)甲丙乙丁 (B)乙丙丁甲 (C)丙甲丁乙 (D)丁乙甲丙
- ( )隋唐以降,南北經濟的轉變,對唐宋的政治、文化都有重大的影響,而促成南北經濟轉變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平原面積廣,農業發展的條件優於北方 (B)南方良港多且水運發達,貿易條件優於北方 (C
- ( )從宋代的「蘇常熟,天下足」,到明代的「湖廣熟,天下足」,傳統的農村經濟呈現了什麼樣的趨勢? (A)湖廣地區的農業生產技術遠勝江南地區 (B)江南地區的農村以耕作經濟作物取代糧食作物 (C)
- ( )隋唐雖行科舉制度,但實際影響卻很有限,其原因是 (A)政府實施重武輕文政策 (B)考試主以八股為主,限制士人的才智 (C)難脫鄉舉里選的色彩 (D)難脫宦官外戚的掌控
- ( )█ 城在我國古代的城市發展史是有其突出地位的。它改變了以前的城市坊里制度,形成開放式的大街小巷。人們不再居住在高大坊牆圍繞的坊裡,且可以在沿街設店。█ 是指 (A)西漢長安 (B)唐朝洛陽
- 只利用船艙所裝設的通風筒或艙口,圖示的通風換氣法,是屬於何種方法? (A) 消極通風法(B) 積極通風法(C) 表面通風法(D) 機械通風法
- ( )「海瑞罷官」為一有名的歷史故事,其主角海瑞在明嘉靖年間身為戶部官員,上書給嘉靖皇帝,公開指責皇帝的施政與人格。請問海瑞是基於何種理念而指責皇帝?(A)傳統儒學中的士大夫精神 (B)當時西方
- 資料一: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開放海禁以後,西方國家來華貿易的重要據點--█資料二:道光二十二年開放五口通商以前,中國唯一對外口岸--█ 試問:█—此據點與口岸皆指同一地方,試問為何地?
- ( )平民得以藉著讀書考試進入政府,逐漸形成士大夫階層,是確立於那一朝代? (A)隋 (B)唐 (C)宋 (D)明
- ( )學者分析,中國的考試制度到了(甲)已經發展成型,由於參加考試的人數日多,為了維持考試的公正性,不得不發展出種種防弊的方法,使考核考生德性的理想日見沉淪。另一方面,由於考生日眾,考試制度成為
- 宋代以後大量開墾荒地,有資料描述某種新墾田地:「出廟三十里至仰山,緣山腹喬松之磴甚危。嶺板上皆禾田,層層而上至頂,名曰□□。」文中的□□應填入?
- 學者批評某一個時期的科舉考試,考試題目總在經書中鑽牛角尖,學者僅注意於文字的堆砌,缺乏思想上創新的機會,自然就侷限於瑣枝末節而忽視了義理的闡發。影響所及,大家只習作文,只讀坊間所刻的墨卷,一旦登第
- ( )宋代士大夫對國家社會有強烈的使命感,於是在學術上所表現的是什麼學術的興起? (A)玄學 (B)經學 (C)理學 (D)考據學
- ( )清代乾隆、嘉慶年間,英國派遣特使來華交涉,主要的原因是 (A)天主教被禁,要求弛禁 (B)受東印度公司壟斷遠東貿易,要求弛禁 (C)對當時中西貿易及中國對外措施不滿,期望獲得改善 (D)想
- 【三】西非的撒赫爾地區傳統生活方式以游牧和農牧並行為主,以遷移的方式來獲取維持生活的資源。近年來透過開鑿深水井、定耕的方式,初期獲得的糧食資源比以往更多,卻也造成日後的環境危機,沙漠化的問題愈趨嚴重。
- 中國農村傳統上是男耕女織,自給自足;但自何朝代開始竟然出現經營絲、棉者多男子,且經濟作物的生產與加工所占比重越來越大?
- 中南美洲中,除了亮眼的經濟成長率,巴西也是目前全世界使用生質燃料比例最高的國家,國內每十輛新車就有八輛使用生質燃料。請問巴西生質燃料的原料來自於下列何者? (A)玉米 (B)甘蔗 (C)大豆 (
- ( )話本是城市民間藝人──「說話人」所用的底本。話本的內容,廣泛地反映社會生活,特別是城市中的小商人、手工業者和下層婦女的生活。以上所述是指那一朝代的作品? (A)唐 (B)宋 (C)元 (D
- ( )一篇清代的文告指出:賊人焚燒學宮,破壞孔子神主牌,所到之處,佛寺、道觀、城隍廟、社稷壇,均遭焚毀。所以號召有識之士起來討伐。這篇文告所提到的「賊」,最有可能是指何人?有識之士討伐的動機為何
- 【題組】撒赫爾地區的環境危機,可能造成下列哪些影響?(甲)環境負載力下降;(乙)土壤鹽鹼化;(丙)植被受到永久性的破壞;(丁)牲畜種類趨向單一化。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 「……來自英吉利,洋人嚴禁其國人吸食,有犯者以砲擊沉海中,而專誘他國,以耗其財,弱其人,……今則蔓延中國,橫被海內,槁人形骸,蠱人心志,喪人身家,實生民以來未有之大患,其禍烈於洪水猛獸。」請問文章
- 就水平衡的狀況來看,「全台」是屬於剩水區還是缺水區? (A)剩水區 (B)缺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