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6.稀少性指的不是資源總數量的多寡,而是指相對於人們的欲望而言,只要資源不足以滿足人類的欲望,那個資源就具有稀少性。根據以上定義,下列何人的行為最符合稀少性的標準? 
(A)每天留一百元能吃飽就好,其他所得全部捐出去的菜販陳樹菊阿嬤
(B)右腳斷掉,每天靠撿拾資源回收物為生,雖然不富裕卻很知足於生活的黃瓊英爺爺
(C)家產超過百億,住在價值億萬的帝寶豪宅,卻仍然想賺更多錢的吳海耀董事長
(D)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能夠三餐溫飽就很心滿意足的農夫崑濱伯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0),C(1),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