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十九世紀時,日本有志之士曾致力於「尊王攘夷」運動;其所尊之「王」與所攘之「夷」各指下列何者?
(A)大將軍、歐美列強
(B)江戶幕府、武士階級
(C)天皇、歐美列強
(D)天皇、江戶幕府。
(A)大將軍、歐美列強
(B)江戶幕府、武士階級
(C)天皇、歐美列強
(D)天皇、江戶幕府。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題組】承上題,首任臺灣巡撫就任後,對台灣貢獻很大,下列何者是他任內的建設或貢獻?(甲) 修築鐵路到新竹(乙) 購置輪船往來兩岸之間 (丙)架設安平到旗後的電報線 (丁) 設郵政總局 (A)甲乙
- 「孟子3歲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孟家常有送葬隊伍經過,孟子就模仿送葬隊伍哭啼的樣子,孟母因此把家遷到了城裡。到了城裡,他家處於鬧市中,殺豬聲、叫賣聲終日不斷,孟子就和鄰居家的孩子玩起了做買賣的遊戲
- ( )小修參加全國的數學競試比賽,在700位參賽者中,小修的成績在第90百分位數,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小修的成績排名在第630名 (B) 小修的成績大約贏過630人(C) 小修的數學競試成
- 史學家用「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來形容西元1917年協約國的形勢,這是因為協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獲得最後的勝利,其關鍵的「東隅」指的是何國退出戰爭? (A)美國 (B)俄國 (C)德國 (D)日
- 若甲=7222,乙=5333,丙=2444,則甲、乙、丙之大小關係如何?(A)甲=丙>乙 (B)乙>甲>丙(C)甲>乙>丙 (D)丙>乙>甲
- 【題組】臺灣建省後,首任的臺灣巡撫,由誰擔任?(A)沈葆楨(B)丁日昌(C)劉銘傳(D)唐景崧。
- 下列有關團體的配對何者正確?(A)主婦聯盟-職業團體 (B)臺灣廚師聯盟-政治團體 (C)兒童福利聯盟-社會團體 (D)世界展望會-非志願團體。
- ( )陳小杰在校園內看見心儀已久的學姐,就把準備好的情書拿給她並快閃離去。幾天後他收到學姊回信,上面寫著:「我和你之間,就像聯立方程式 的圖形一樣」。請你幫陳小杰解讀一下,學姊指的是什麼意思
- 十九世紀的國際和平主義人士詢問下列各國人士,為什麼侵略別的國家和地區?美國人回答:「幫助落後地區顯然是我們的命運。」英國人回答:「有色人種的生活條件太差,我們要拯救他們,這是白種人的責任。」法國
- 如圖,長 15 公分,寬 12 公分的長方形紙片中,截去四個相同的正方形 ( 灰色部分 )。若剩下的圖形面積是 131 平方公分,則截去的正方形邊長為多少公分?(改編自數課 4-3)(3 分)
內容推薦
- 【題組】阿玫在課堂上聽老師介紹臺灣史,對首任巡撫開發臺灣的過程深感興趣,想要更了解相關史實。下列哪本書最符合他的需求?(A)《牡丹社的悲歌》(B)《霧社事件始末》(C)《臺灣民主國的故事》(D)
- 金老師上完歷史課後,出現幾位同學的對話。寶咖咖:「中共所以能夠奪占大陸,都是這個國家害的!」 頂呱呱:「是阿!這個國家把在東北俘虜的軍用物資視為戰利品,並將武器與土地交由中共接收,真是可惡極了!
- 《戰地春夢》是自傳式的小說,這是作者喜歡的寫作方式,其中戰爭場面的部分,是他參加歐戰的親身經歷,所以寫來特別逼真。這部書主題雖與戰爭息息相關,然而在表露戰爭的恐怖背後,更暗示了人生的殘酷。請問:
- 附圖是十九世紀列強侵略亞洲的地圖,下列關於列強侵略行為的敘述,何者正確? (A)大明:英國以印度為基地,藉著中法戰爭取得香港與緬甸 (B)阿強:法國以越南為中心,向東擴張勢力到菲律賓 (C)珍珍
- (二) 1872 年 3 月 9 日傳教士甲由淡水河口登陸,4 月 7 日隨即在日記這樣寫著:「我再一次與你立誓,就是痛苦至死,我一生也要在此地…….被你差用,願上帝幫助 我。」他奉獻了 30 年寶貴
- ( ) 如圖(二),已知坐標平面上一點A(5 , 4),若以直線y=-x為對稱軸,則A點的對稱點為? (A) ( 4 ,5) (B) (-5 , 4) (C) (-5 , -4) (D) (-4
- 【題組】 (1)因式分解 5x2-28x-12。(2 分) (改編自數習 3 總)
- ( ) 在坐標平面上,函數 的圖形經過(2 ,-4)、(-4 , 2)、(0 , 7)、(5 ,-3)、(3 , 1)五點,則 ? (A) 0 (B) 3 (C) -4 (D) 1 。
- 【題組】文中的傳教士(甲),應該是下列何人? (A)馬偕 (B)馬雅各 (C)沈光文 (D)甘為霖。
- (三) 陳悅記祖宅是臺北 大龍峒地區的陳氏家族祠廟,該祠廟由陳遜言建於十九世紀初;「陳悅記」並非人名,而是陳家家譜的統稱。該祠廟始祖為陳遜言父親陳文瀾。道光 5 年(西元 1825 年),陳遜言兄陳維
- 【題組】有關清代台灣文教制度的發展情形下列何者正確? (A)台灣在清領時期首次實施科舉考試 (B)社學是官方設在府跟縣,主要是培養政府人才的學校 (C)義學是專門為清寒子弟設的學校,免費入學。
- 【題組】下列哪些機構和書院屬於相同性質? (A)泉郊、府學 (B)府學、祠堂 (C)祠堂、書房 (D)書房、府學。
- 二、配合題:每題2分,共8分 【 參考答案: (A)林爽文事件 (B)郭懷一事件 (C)戴潮春事件 (D)朱一貴事件 】【題組】「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說明清領時期官逼民反的抗官事件層出
- (四) 霧峰林家是台灣五大家族之一,但其家族發展在清代卻曾遭到挫折。其祖先在乾隆年間的「某一事變」中,因同宗之誼,藏匿事變領袖而被捕入獄,財產也被查封充公。自19世紀中期以來,林家掌控了中台灣大量的田
- (五)老師在上課期間拿出圖九來進行教學討論。【題組】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圖中描繪的是清領前期械鬥事件,臺灣開港通商是造成械鬥的主因 (B)來台移民爭奪土地水源及利益,因而聚眾結黨鬥毆
- 【題組】哪一文教機構學風較自由? (A)社學 (B)書院 (C)義學 (D)儒學
- 【題組】「某一事變」後,皇帝為了紀念此事,一方面將諸羅改名為嘉義,一方面在府城豎立了九座紀念碑。這位皇帝所慶祝的是順利平定哪場民變? (A)郭懷一事件 (B)朱一貴事件 (C)林爽文事件 (D)
- 【題組】諸羅縣民因力挺清廷,乾隆皇帝「嘉其忠義」更改縣名,並為文紀念且立下記功碑(位今赤崁樓前)。此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民變應為何者?
- 【題組】下列何者最不可能由私人設置? (A)台南府儒學 (B)登瀛書院 (C)大觀義學 (D)邱家村私塾
- 【題組】由【資料E、F、G、H】判斷,清末曾登堂入室,以武力威脅台灣的外患為何?(A)日本、法國 (B)美國、荷蘭 (C)英國、德國 (D)西班牙、葡萄牙
- 【題組】19 世紀後,林家所掌控的山區利益指的是下列何者? (A)稻米 (B)蔗糖 (C)茶葉 (D)樟腦。
- 【題組】藍鼎元『平台紀略』記載著一起「鴨母王」起義事件:「民間為之謠曰:『頭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五月稱永和,六月還康熙』。」請由時間判斷應為何者?
- 【題組】亞歷斯為18世紀原住民,住在中部山區,努力爭取到進入公立學校就讀機會,他最可能在何處學習?(A)社學 (B)書院 (C)義學 (D)儒學
- 【題組】李諒(李元曾孫)得以移民奇萊,應是響應何人「開禁→招墾→開路」加強管理後山的政策?(A)鄭經 (B)沈葆楨 (C)劉銘傳 (D)丁日昌
- 【資料I】渡台悲歌 【資料J】漢人來台示意圖 【資料K】漢人移居台灣分布圖 勸君切莫過台灣,台灣恰似鬼門關, 千個人去無人轉,知生知死都是難。 …… 台灣本係福建省,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