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 測量工具所測量的結果與其他變項間的關係,支持了理論的預期,這是下列那一種效度?
(A)效標關聯效度
(B)預測效度
(C)區辨效度
(D)建構效度
(A)效標關聯效度
(B)預測效度
(C)區辨效度
(D)建構效度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困難0.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3 現有證據指出,遭受同儕霸凌會損及身心健康。小明受到同學霸凌,因此我們推測他的心理健康應該會受到影響,這是何種邏輯的應用? (A)歸納邏輯 (B)演繹邏輯 (C)矛盾邏輯 (D)實驗邏輯
- 2 自從「不當管教」列入兒少保護個案評估的類型選項後,研究者由通報系統的資料分析發現這類選項比例大幅增加,他想知道社工人員在勾選這項選項的想法和考量,下列那一種研究方法最能 找出答案? (A)焦點團體
- 40 下列何者是目前批發市場的公休日?(A)每月初一、十五 (B)每月初二、十六 (C)每週週一 (D)每週週三
- 39 毒奶事件引發全球恐慌,後來連奶精、銨粉、蛋白粉等非乳製品食品原料,都被檢出含有下列何種化學物質? (A)氰尿酸三聚氰胺 (B)三聚氰胺 (C)三聚氰酸 (D)雙氰胺
- 38 已清洗消毒過之餐具適合存放於下列何種作業場所?(A)清潔作業區 (B)一般作業區 (C)準清潔作業區 (D)非食品處理區
- 37 關於爐灶上油鍋起火處理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熟悉滅火器正確使用方法 (B)先蓋上鍋蓋,阻絕空氣 (C)關掉火源(瓦斯) (D)潑灑大量清水
- 36 近幾年來臺灣發生豆干真空包裝食品中毒死亡事件,是因為那種微生物所造成的?(A)肉毒桿菌 (B)沙門氏菌 (C)仙人掌桿菌 (D)金黃色葡萄球菌
- 35 依據「職業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第 17 條之作業環境監測,醫院大型廚房作業場所最常被監測項目為: (A)高溫 (B)噪音 (C)粉塵 (D)落菌
- 34 去年同期蓬萊米一斤 5 元,在團膳整體食材成本占 20%,現在米的單價飆漲 25%,則整體食材成本改變為何? (A)增加 15% (B)增加 10% (C)增加 5% (D)增加 3%
- 33 餐飲業管理者常使用不同的工具來分析財務數據,由此產生的營運指標能有效地幫助管理者了解經營績效,下列何者不是財務分析工具? (A)損益平衡分析(break-even analysis) (B)工作
內容推薦
- 7 有關焦點團體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讓研究者可以有系統地同時訪談多位對象 (B)主持人應避免在討論過程中帶入自己觀點 (C)參與者通常是熟悉該討論議題的人士 (D)焦點團體結論通常具有高度的內
- 8 受試者從實驗中找到線索,根據自己所猜測的研究者之預期而改變自己行為,以討研究者歡心,這種反應屬於下列何者? (A)治療擴散或污染(diffusion of treatment or contami
- 9 質性研究法嚴謹度的關鍵議題在於「可信賴度」,下列何者不是可信賴度的考慮因素?(A)反應性 (B)研究者偏誤 (C)受訪者偏誤 (D)資料偏誤
- 10 行動研究有許多不同的名稱,下列何者不是行動研究的別稱之一?(A)實證主義研究(positivism study) (B)社區為基礎研究(community-based study) (C)合作探
- 11 研究者探究某個草根社區組織的誕生與經驗,這是採用下列那種研究法?(A)個案研究法 (B)歷史研究法 (C)實地觀察法 (D)實驗研究法
- 12 若一位社工員進行一項方案成效評估的研究,採用一份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於方案實施前 與結束後各進行一次施測,分別獲得前、後二次施測的總分,接受施測人數皆為 15 人。社工員為
- 13 關於質性資料的分析策略,下列何者錯誤?(A)舉例法 (B)反面個案法 (C)比較分析法 (D)集中趨勢分析法
- 14 有關研究倫理原則的實踐,下列何者錯誤?(A)研究參與者簽署知情同意書之後,就不能在研究中途退出 (B)即使研究參與者簽署知情同意書,仍可以拒絕回答不想回答的問題 (C)為感謝研究參與者協助提供資
- 15 某機構統計過去三年收到的捐款資料,發現小額捐款比例逐年降低,機構想了解原因,遂指派一位社工員進行研究,這位社工員撰寫研究計畫時,提出的研究問題應該是什麼? (A)小額捐款者的年齡與背景因素 (B
- 17 有關德菲法(delphi panel)的特質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專家匿名性 (B)須有封閉式問卷的設計 (C)是相互回饋的過程 (D)不斷反覆進行的步驟
- 18 採用質性取向的研究者,為增進研究的「客觀性」(objectivity)會採取下列何種措施?(A)採取明確的研究設計 (B)對現象進行豐富的描述 (C)隨機選擇研究對象 (D)邀請該研究外的其他研
- 19 影響外在效度(external validity)的主要因素,下列何者正確?(A)變項的關聯性 (B)研究資料變異性 (C)成熟或時間歷程 (D)研究樣本的代表性
- 20 有關研究過程中概念化與操作化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量化研究之概念化過程通常是接續在擬定研究問題之後 (B)質化研究通常不需要進行概念化過程 (C)概念化過程依研究者欲採用量化或質化方法而有
- 21 某研究者設計了一份學業能力量表,發現高一學生在這份量表上的分數和他們的大學學測成績有很強的正相關,表示該量表具有何種效度? (A)區別效度 (B)同時效度 (C)建構效度 (D)預測效度
- 22 下列何種信度和效度的問題是質性研究取向最常被人質疑的地方?(A)內在效度不高 (B)內在信度不高 (C)外在效度不高 (D)外在信度不高
- 23 某研究生蒐集訪談紀錄共有 200 份,他預定從這 200 份當中抽出 15 份進行分析,他將這 200 份訪談紀錄從 1-200 予以編號,再採用相同間距抽出預定分析的樣本,請問抽樣間距是多少?
- 25 某縣市社會局想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轄內長照服務據點所面臨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的發生脈絡,採用下列何種蒐集資料的方法較為適當? (A)問卷調查法 (B)觀察法 (C)焦點團體訪談 (D)個別深入訪談
- 26 下列何者不是面訪問卷的優點?(A)較易標準化施測 (B)填答內容較完整 (C)問卷回收率較高 (D)具有爭議性的議題受訪者較願意表態
- 27 若要提升研究結果的外在效度,下列何者錯誤?(A)設定嚴謹的抽樣流程 (B)使用合宜的抽樣架構 (C)加大研究樣本 (D)擴展研究母體
- 28 某次民意調查當中,有一題為「社會救助金額應該增加,並且以提高所得稅的方式籌措財源」,此 一題項違反了下列那個提問準則? (A)題項文字應該去除偏見用語 (B)不問受訪者無法回答的題目 (C)儘量
- 29 針對調查研究進行問卷試測(pre-test)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有助了解研究對象對於題項的可能反應 (B)可以找出問卷中不清楚或難以理解的題項 (C)試測的人數應該與正式施測預定人數相
- 30 有關個案研究法適用的情境,下列何者錯誤?(A)研究「如何」與「為什麼」的問題 (B)適合尚未有很多研究或理論基礎的問題 (C)個案數不多,但變化性較低的情形 (D)某些特例的表現與理論相矛盾
- 31 研究「次文化」現象,例如街友、街頭幫派等議題,下列那種研究方法較為適當?(A)行動研究 (B)調查研究 (C)實驗研究 (D)民族誌
- 32 某社會工作師在長照 C 據點針對有輕度失智症長輩進行需求評估,下列何者沒有幫助?(A)請家屬提供失智長輩年輕時的照片 (B)請社會工作師觀察失智長輩的失能行為 (C)請護理師提供失智長輩的用藥情
- 33 有關單案研究設計的基本考量,下列何者正確?(A)多重基線設計是其基本型式 (B)優點是外在效度佳 (C)可以分析處遇效果 (D)可隨時更換觀察者,以減少偏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