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4.康有為曾上奏:「觀大地諸國,皆以變法而強,守舊而亡。……以皇上之明,觀萬國之勢,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之後皇帝採納康有為的建議,下詔進行變法。請問:關於此變法的敘述,下列何者完全正確?
(A)光緒皇帝所推行的戊戌變法
(B)為清末首次器物層面的改革,又稱百日維新
(C)改革過於急躁且配套不足為失敗原因之一,例如:廢除科舉制度斷送讀書人前途,引起士人反彈
(D)結果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康有為等人被處死,光緒皇帝被軟禁,全部新政措施均被取消。
(A)光緒皇帝所推行的戊戌變法
(B)為清末首次器物層面的改革,又稱百日維新
(C)改革過於急躁且配套不足為失敗原因之一,例如:廢除科舉制度斷送讀書人前途,引起士人反彈
(D)結果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康有為等人被處死,光緒皇帝被軟禁,全部新政措施均被取消。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素有東方明珠之稱的香港,已於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但香港實際上並沒有租借期限的問題,租約到期的是九龍界限街以北的新界,請問:香港與九龍司的割讓分別在那個條約?(甲)南京條約;(乙)天津條約
- 日本在馬關條約中,獲得在中國各通商口岸設立工廠的特權,英、法等國雖未參與簽訂該條約,卻也享有這種權力。請問:英、法等國能比照辦理的原因,與下列何者特權有關? (A)租界 (B)協定關稅 (C)領
- 西元1868年,日本在明治天皇的主導下,展開維新運動,仿行西方制度,大量引進近代知識、技術與實業,至1870年代已有初步成果。日本在改革之後,實力逐漸強大,開始侵犯清朝的領土或藩屬。請問:下列何
- 清朝末年由於內憂外患交迫,清廷為了要挽救頹勢,決定向西方人學習軍器槍砲的「船堅砲利」,展開一次近代化變革,這就是自強運動的背景。請問:這場變革介於那兩次戰爭之間?(A)鴉片戰爭、甲午戰爭(B)英
- 〈圖壹〉為中國在英法聯軍後的改變,請問:關於此圖的理解,下列敘述何者完全正確? (A)戰後的《南京條約》開放了長江沿岸許多港口通商 (B)戰後開放外國人到中國內地遊歷跟傳教,外人勢力深入內地
- 如圖,△ABC為銳角三角形,P為△ABC外接圓 外的一點,且 與 都與圓 相切。設∠BPC=θ,試問cosA的值為下列哪一個選項? (A)sin2θ(B) (C) (D) (E)
- 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台南市民灣灣依照相關規定申請取得台南市勞工局的輔導身心障礙者國考駕照補助計畫的補助金,以優待價格購得國考面授與視訊課程後再加上自身苦讀,終於成功通過身障特考被分發至台南地檢署從
- 權利與義務一體兩面,個人享有權利,同時也負有伴隨而來的義務。請問下列何者在履行《憲法》規定的基本義務?(A)阿中在超商順手牽羊偷零食,被店員報警當場逮捕 (B)曉華透過繁星推薦入學計畫,成為臺灣
- 2013年7月31日,司法院大法官針對藥師法第11條關於藥師兼差是否違憲作出釋字第711號解釋,宣告「藥師執業以一處為限」的規定違反比例原則及工作權保障而違憲,藥師法第11條應屆1年時失效。依照
- 民國107年,因應瑪莉亞颱風來襲,桃園市政府曾針對復興區進行預防性撤離,也對大溪崁津部落居民完成撤離,並由警消人員及國軍部隊進駐協助防災。請問:桃園市政府限制民眾基本權利的理由與下列何者相同?
內容推薦
- 某大臣曾對皇帝上書,痛陳若不查禁鴉片,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而後皇帝派遣他擔任欽差大臣全權處理此事。請問:此事件的相關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皇帝為咸豐皇帝 (
- 英國在鴉片戰爭後的十幾年,又藉由「亞羅船事件」與法國攜手發動戰爭,入侵中國。請問:下列何者可能是英國再度發動戰爭的原因之一? (A)上海這麼重要的口岸沒有開放 (B)在亞洲沒有自己的完全掌控的殖
- 下列為清末重要歷史事件:甲午戰爭→馬關條約→ →瓜分風潮救亡圖存;彼此間有其因果關係。以上為。請問: 應填上哪一事件? (A)牡丹社事件 (B)中法戰爭 (C)三國干涉還遼 (D)門戶開放政策
- 清末在中國內憂外患之際,俄國強迫中國駐守黑龍江的將軍奕山簽下□□條約,使中國喪失了黑龍江以北的土地。」此條約使中國喪失了約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清末割讓領土最多的。請問:當時奕山被迫簽訂哪一個
- 設 都是平面上不為零的向量。若 所張成的三角形面積為6,則 所張成的三角形面積為下列哪一個選項?(A)8(B)9(C)12(D)5(E)16
- 設f(x)為實係數三次多項式函數,滿足(x+1)f(x)除以x3+2的餘式為x+2。若f(0)=4,則f(2)的值為下列哪一個選項?(A)8(B)10(C)15(D)18(E)20
- 〈圖肆〉是列強侵略中國的路線圖。請問:下列有關此戰役的敘述,何者正確? (A)導火線為日本侵略琉球,因而出兵朝鮮欲使清朝屈服退讓 (B)海戰雖全軍覆沒,但陸戰因黑旗軍而略有小勝(C)戰後簽訂馬
- 坐標平面上有一邊長為3的正六邊形ABCDEF,其中A(3,0),D(-3,0)。試問橢圓 與正六邊形ABCDEF有多少個交點?(A)0(B)2(C)4(D)6(E)8
- 太平天國之亂是造成清朝官員滿漢消長,漢人政治地位提升的關鍵事件。其中有一官員帶領淮軍平亂有功,因而仕途大開,之後不但出任直隸總督,還兼北洋大臣掌握北洋艦隊,成為同治、光緒兩朝的重臣。請問:此官員
- 英國在西元18世紀期間曾先後兩度派遣外交使節,不辭萬里之遙來到中國,關於英國的交涉過程與結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第一次來華使者是阿美士德,第二次來華使者是馬加爾尼(B)當時英國熱愛中國的
- 心理學家找了1000位受試者進行暗室實驗,每位受試者都要觀看及辨識9三張數字卡,發現將實際數字看成某個數字的機率如下表: 例如:實際數字6被看成9的機率分別為0.0.0.2
- (圖一)為中國南部區域的降水量分布圖,圖中畫圓圈處為著名的茶葉產區,其水氣來源主要是因山脈阻擋了來自太平洋的暖溼氣流所致。此地的山脈走向應該如下列哪張簡圖所示? (A) (B) (C)
- 下列是小航預習中國南部區域特色後統整出來的重點,何者特色→地點的敘述正確?(A)山高谷深,南北向交通不便→橫斷山脈 (B)石灰岩地形,溶蝕作用盛行→雲貴高原(C)湖廣熟,天下足→ 珠江三角洲 (
- 三峽大壩建立之前,長江流域水患頻繁。請問:影響該地區水患頻繁的主要因素不包括下列何者?(A)圍湖造田使湖泊面積縮小 (B)沿岸過度開發造成水土流失(C)降雨強度及年雨量變率大 (D)下游淤積使兩
- 小航看到網路小說的一段文字寫道:「守蜀地者,東漢有玄德諸葛之例,一入四川,偏安尚可,出川何其難也!」由文中敘述來看,四川地區具有下列哪項環境特徵? (A)南北通衢,交通便捷 (B)山地阻隔,治
- 台灣與香港、澳門皆為重要貿易夥伴,香港及澳門皆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下列有關兩者的比較,哪項說明正確?(A)香港位於珠江口南側;澳門位於珠江口北側 (B)香港曾由法國管轄;澳門曾由葡萄牙管轄 (
- 如圖,L為坐標平面上通過原點O的直線, 是以O為圓心的圓,且L與 有一個交點A(3,4)。已知BC,為 上的相異兩點滿足 。試選出正確的選項。 (A)L與的另一個交點為(-4,-3) (B)直線
- 「泉州民稠谷瘠,雖欲就耕無地闢;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顯示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泉州的地理環境。當地人民早有往海外發展及大量人口外移的現象,文中「雖欲就耕無地闢」,是因泉州以下列哪種地形為
- (甲)嶺南丘陵(乙)珠江三角洲(丙)橫斷山脈(丁)雲貴高原,以上為中國華南地區的主要地形區,若依其經度數字由小至大加以排列,則順序應該為何?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甲乙丁丙 (
- 小航一家人在黃土高原上鑿洞而居,採光雖不佳,但屋子冬暖夏涼且造價便宜,為了避免冬季寒風一直灌入家門內,小航一家在鑿洞時,連窰洞的方位也考慮在內,此處門口應朝向哪個方位,最能避免冬季寒風進入? (
- 小儀在上完中國北部地理的課程後,對北部地形做出一個簡單的筆記,請問下列筆記何者正確?(A)東北地區被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太行山所圍繞 (B)山海關以北為華北區域,以南是東北區域(C)太行山以西為
- 中國南部區域都市多位於水陸運交匯處;北部區域都市則為鐵公路幹線交會處,影響兩地都市分布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為何?(A)地形 (B)氣候 (C)人口 (D)產業。
- 以下是對北部區域產業的敘述,請問下列何者正確?甲.東北平原因南北水調政策從昔日的「北大荒」變成今日的「北大倉」乙.北部區域重工業發展甚早,規模龐大,是因為礦產資源豐富丙.華北平原年降水量變率大,
- 某村的村長選舉設有兩個投票所。已知兩位候選人在各投票所得到的有效票數比例如下表(廢票不列入計算): 假設第一投票所與第二投票所的有效票數分別為x與y(其中x>0,y>0),且以總得票數
- 右圖(二)為黃河流域分布圖,下列有關黃河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處泥沙含量最大 (B)乙處為防洪修築河堤,形成「地上懸河」(C)丙處高原因河流沖積而成,土壤肥沃 (D)南水北調可改善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