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4.無害通過制度會發生於下列哪些海域或制度中?
(A) 國際海峽
(B) 群島國
(C) 領海
(D) 專屬經濟海域
(E) 內水
(A) 國際海峽
(B) 群島國
(C) 領海
(D) 專屬經濟海域
(E) 內水
參考答案
答案:A,B,C,E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關於基線的描述,下列何者有誤?(A) 基線可用以作為海域劃界之基準(B) 早期稱基線之為領海基線(C) 群島國基線以內之水域為內水(D) 港口之近岸設施與人工島嶼可以視為海岸的一部份(E) 直線
- 依據1982年《海洋法公約》之規定,於行使無害通過權時,下列哪種狀況,沿海國有權視該行為是一種非無害通過?(A) 嚴重且過失之污染行為 (B) 整理漁具之行為(C) 貨物丟包之行為 (D) 載運
- 就1982年《海洋法公約》對魚類種群所為之分類而言,下列哪一種魚類種群會洄游於公海與專屬經濟海域間?(A) 高度洄游魚類種群 (B) 跨界魚類種群(C) 海洋哺乳類 (D) 共享魚類種群(E)
- 關於專屬經濟海域的主權權利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此之主權權利必須與經濟性的開發與勘探有關(B) 相較於主權,主權權利受到比較多國際法的限制(C) 此主權權利僅能使沿海國具有執行管轄權(D
- 依據1982年《海洋法公約》規定,其所謂的冰封區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冰封地區位於專屬經濟海域(B) 冰封地區乃是指氣候特別嚴寒且一年中大部分的時候有冰封的情形(C) 沿海國對於冰封地區
- 對於海域劃界之問題,下列描述何者正確?(A) 1969年《北海大陸礁層案》認為《大陸礁層公約》第六條已演進成為習慣國際法(B) 1945年杜魯門總統《關於美國對大陸礁層底土和海床天然資源政策宣言
- 1982年《海洋法公約》為避免法律上之爭議,對於有些法律專有名詞有立法定義,下列何者屬之?(A) 軍事行為 (B) 海洋科學研究(C) 海洋環境的污染 (D) 傾倒(E) 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
- 海岸巡防署海洋巡防總局直屬船隊肩負有公海漁業巡護的任務,近年來也開始打擊所謂的『IUU捕魚行為』(IUU fishing),下列關於『IUU捕魚行為』的描述,請選擇出正確的選項:(A) 所謂的I
- 關於緊追權之行使,下列何者正確?(A) 緊追權之客體限於外國船舶(B) 緊追權發動之時,執法船對緊追客體必須具有管轄權(C) 若母船在管轄領域外,子船在管轄領域內,主張可對母船實施緊追者,學者稱
- 關於1982年《海洋法公約》專用術語之中翻英,下列何者錯誤?(A) 群島基線:Archipelagic baselines (B) 軍艦:Military ship(C) 人工島嶼:Artifi
內容推薦
- 根據國際法學說與相關實踐,歷史性水域之構成要件為何?(A) 必須於所主張的水域行使主權或主權權利(B) 必須具備有歷史上之文化因素(C) 權利之行使必須繼續不斷(D) 主張國必須以一種和平的方式
- 關於人工島嶼,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人工島嶼沒有使用目的的限制(B) 於領海內興建人工島嶼不應妨害無害通過權(C) 於安全區內的違法行為,沿海國得實施緊追(D) 人工島嶼建造國於不再使用人工
- 1982年《海洋法公約》對於海難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船旗國有義務與受害國家合作,進行調查(B) 遇有遇難之人,不惜任何代價,船長有義務實施援救(C) 與他船碰撞後,為保護隱私可拒絕
- 關於沿海國對於海洋環境保護與保全之執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於沿海國專屬經濟區有實施污染行為嫌疑之船舶,因不可抗力進入沿海國之港口,沿海國 得對其提起司法程序(B) 對於外國船舶在專屬經濟
- 我國於2006年起開始於中西太平洋漁業管理委員會管轄之公海海域,實施所謂的公海漁業登檢,這種登檢措施之性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此乃是一種非船旗國管轄權之實施(B) 登檢國與被登檢國還是要
- 有關「六書」的概念,下列何者正確? (A)「假借」是文字構造的基本法則 (B)《說文解字》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辭典 (C)「形聲」是獨體文 (D)「會意」和字的讀音沒有關係。
- 下列選項「 」中的形近字,何者讀音完全相同? (A)「鮑」魚/「刨」冰/冰「雹」 (B)沙「鷗」/鬥「毆」/「謳」歌 (C)小「橋」/「矯」正/「僑」胞 (D)昏「鴉」/胚「芽」/枝「枒」。
- 沿海國以河口灣三角洲劃定直線基線,因全球暖化造成低潮線改變,確認管轄權之基線,下列何者正確?(A) 在1958年《領海及鄰接區公約》規定,以現存實際低潮線為之(B) 在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 依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組成國際海底管理局的成員,下列何者屬之?(A) 凡是沿海之國家 (B) 凡是國家或政治實體(C) 凡是參與公約之締約國(D) 凡是聯合國之會員國
- 依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關於沿海國劃定基線時,選擇低潮高地作基點之限制,下列何者屬之?(A) 距海床底土之深度(B) 距鄰近基點之長度(C) 距鄰國基線之距離(D) 距領海基線之距離
- 有關沿海國主張領海之寬度不得超過12浬之規定,最早於下列哪一次會議通過?(A) 於1930年日內瓦召開之國際法會議(B) 於1958年第一屆「聯合國海洋法會議」(C) 於1970年第二屆「聯合國海
- 依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劃定海域外界線應考慮「海底深度」之因素,下列何者屬之?(A) 領海 (B) 毗鄰區(C) 專屬經濟區(D) 大陸架
- 甲國貨輪在距基線25浬處,船上乙國船員殺害丙國船員,當航經丁國領海時,貨輪船長向丁國政府提出請求協助處理。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基於船旗國管轄原則,僅限甲國政府具有偵查之權,丁國不得介入(
- 依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對於沿海國基於領海主權,對外國船舶實施「無害通過權」。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基於友好考量,得公告可通過之國籍船舶(B) 基於主權考量,得要求特殊船舶通
- 關於1969年北海大陸架案(The North Sea Continental Shelf)的判決中,確定下列何種內容?(A) 大陸架自然延伸原則(B) 大陸架海底等深原則(C) 大陸架等距延伸原
- 有沿海國主張12浬領海,對於「領土」與「領海」間之關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沿海國得保有領土而單獨將領海之權利轉讓他國(B) 沿海國得保有領土而單獨拋棄領海之全部或部分的權利(C) 沿海國
- 某沿海國與其島嶼間之國際海峽寬度大於24浬,且其外側包含一條在航行和水文特徵同樣便利之航道。當外國船舶通過該海峽的領海時,所實施之航行之法律性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一般的無害通過(B)
- 依《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登臨及檢查程序》規定,在一般情況下,檢查應在幾小時內應完成?(A) 2小時 (B) 3小時 (C) 4小時 (D) 5小時
- 依《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登臨及檢查程序》規定,我國巡護船得以在公海管轄海域內登臨檢查漁船。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基於平等,我國公務船得檢查所有在該管轄水域的漁船(B) 基於兩岸特殊政治關
- 我國人民投資掛籍在萬那杜的漁船,經營在公海捕魚作業。在公海作業時被日本公務船查獲有違法洗魚的行為。我國對該行為之處罰,下列何者正確?(A) 基於對國人之管轄原則,依我國《投資經營非我國籍漁船管理
- 在國際法規範中,最早納入「捕魚實體」(fishing entity)之明文規定,下列何者屬之?(A) 1958年《公海公約》(B) 1958年《捕魚及養護公海生物資源公約》(C) 1982年《聯
- 關於1962年丹麥與聯合王國間之《紅十字軍號》(The Red Crusader)仲裁內容之重點,下列何者屬之?(A) 使用武力維護漁業資源應符合最後性原則(B) 緊追應在管轄水域發起始具有合法
- 關於2001年國際法院在《卡達/巴林海域劃界案》中之劃界原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逕以等距中線為界(B) 逕以資源等量線為界(C) 首先畫出等距線作臨時線,再考量特殊情形調整之(D) 首先
- 關於1988年《羅馬制止危害海上航行安全之非法行為公約》(the Rome Convention for the Suppression of Unlawful Acts Against the
- 下列何者係作為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九部分公海規定之補充文件,以強化遵守、控制和執行?(A) 1992年《二十一世紀議程》(B) 1993年《促進公海漁船遵守國際養護與管理措施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