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祖徵、離徵」(plesiomorphy-apomorphy)、「同宗群」(monophyletic groups)是現代分類學上兩個重要的觀念。任何一個生物的特徵,隨時間演變,可能會發生改變,而演化出不同的狀態。譬如脊椎動物胚胎外的保護構造,未演化前的狀態是簡單的兩層薄膜(像是蛙卵外的膜),這是「祖徵」。演化後有了複雜的多種胚外膜,像羊膜、尿囊、卵黃囊等,這是「離徵」。「有胚外膜」是從「沒有胚外膜」這個原始的狀態演化出來的新狀態。因此要確定生物間的親緣關係,必須由生物間是否有「共離徵」來決定;「共祖徵」則無法告訴我們不同類的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譬如魚、兩生類都不具胚外膜,但我們不能以此事實來確認魚和兩生類關係最近,因為「無胚外膜」,是一個「共祖徵」。我們將爬蟲類和哺乳類合稱為「有羊膜動物」,這是因為「有胚外膜」是這兩類動物的「共離徵」,因此這兩類動物也是有最近的親緣關係。這也就是說,爬蟲類和哺乳類是「同宗群」。擁有共離徵的生物,應有一個共同的祖先,比沒有共離徵的其他生物,有更近的親緣關係。同宗群的另一必要條件,是要包括所有擁有共離徵的生物。由此觀念,請回答 28-29 題。
28. 以下何者正確?
(A) 鴨嘴獸會生蛋,這是與爬蟲類的共祖徵
(B) 烏賊與脊椎動物的眼,是這兩類動物的共離徵
(C) 爬蟲類和哺乳類的肺,是這兩類動物的共祖徵
(D) 脊索和鰓裂是所有脊索動物的共離徵
(E) 真體腔動物中,相對於後口,原口為共離徵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