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16 題為題組予友梅聖俞,少以蔭補為吏,累舉進士,輒抑於有司,困於州縣,凡十餘年。年今五十,猶從辟書,為人之佐。鬱其所蓄,不得奮見於事業。其家宛陵,幼習於詩。自為童子,出語已驚其長老。既長,學乎六經仁義之說。其為文章,簡古純粹,不求苟說於世。世之人,徒知其詩而已。然時無賢愚,語詩者必求之聖俞。聖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樂於詩而發之。故其平生所作,於詩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薦於上者。昔王文康公嘗見而歎曰:「二百年無此作矣!」雖知之深,亦不果薦也。若使其幸得用於朝廷,作為〈雅〉、〈頌〉,以歌詠大宋之功德,薦之清廟,而追〈商〉〈周〉〈魯〉頌之作者,豈不偉歟?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為窮者之詩,乃徒發於蟲魚物類、羈愁感歎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窮之久而將老也,可不惜哉?(歐陽脩《梅聖俞詩集‧序》)
15.「作為〈雅〉、〈頌〉」意謂讓梅聖俞:
(A)寫作盛世之樂
(B)擔任禮樂官員
(C)作曲編舞
(D)撰寫《詩經》論文。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2),B(0),C(0),D(2),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