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6-270
(A)产业资本家
(B)商业资本家
(C)大土地所有者
(D)金融寡头
(A)产业资本家
(B)商业资本家
(C)大土地所有者
(D)金融寡头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1-48(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
- 当代国际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的最主要形式是( )(A).卡特尔和托拉斯 (B).辛迪加和托拉斯(C).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 (D).跨国公司和托拉斯
- 23.资本主义地租是( )5-256(A)农产品价值低于生产价格的差额(B)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平均利润(C)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D)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
-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4-199(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 )(A).产生 (B).性质(C).具体特点 (D).变化发展
-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1-35(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 从资本形态来看,资本输出的形式主要是( )(A).借贷资本输出和商业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C).商业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借贷资本输出和职能资本输出
- 1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4-191(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
- 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2-117(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
內容推薦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 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3-134(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
- 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4-209(A)政党制度(B)三权分立制度(C)国家制度(D)选举制度
- 25.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6-284(A)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C)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 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列宁 (B).恩格斯(C).马克思 (D).斯大林
-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1-51(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 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3-137(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 19.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5-225(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
- 26.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 )6-299(A)无产阶级(B)科学技术(C)巨大的社会财富(D)社会化的生产力
-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1-37(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
- 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1-56(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D).劳动者用于娱乐消费所支出的费
-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D).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 27.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着作是( )7-305(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
-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实现共产主义(C).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使工人阶级成为统治阶级
- 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1-86(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 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3-157(A)唯一动力(B)最终动力(C)根本动力(D)直接动力
- 2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5-233(A)I(v+m)>IIc(B)I(v+m)=IIc(C)I(c+v+m)=Ic+IIc(D)II(c+v+m)=I(v+m)+II(
- 28.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7-310(A)列宁(B)斯大林(C)布哈林(D)托洛斯基
-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2-93(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
- 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3-174(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C)人民群众的愿
- 2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5-239(A)不变资本的产物(B)可变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
- 无产阶级革命的广泛性、彻底性和深刻性在于( )(A).它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B).它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C).它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D).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使人
- 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4-190(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 22.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 )5-249(A)平均利润(B)超额利润(C)垄断利润(D)企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