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巴克禮公園位於今臺南市中華東路上,是為了紀念抱著滿腔熱血到臺灣的巴克禮牧師,在臺灣的種種貢獻。請問:有關於他的生平,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他在十八世紀時來到臺灣
(B)他認為荷蘭在臺宣教失敗的原因,是沒有以武力強制推行
(C)他主張臺灣信眾都能用他們自己日常所說的話語來唸聖經以並創了報紙流通思想
(D)他創建的牛津學堂是第一個允許女子就讀的學校
(A)他在十八世紀時來到臺灣
(B)他認為荷蘭在臺宣教失敗的原因,是沒有以武力強制推行
(C)他主張臺灣信眾都能用他們自己日常所說的話語來唸聖經以並創了報紙流通思想
(D)他創建的牛津學堂是第一個允許女子就讀的學校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333333
統計:A(1),B(1),C(6),D(5),E(0)
內容推薦
- ( )下列何組成語兩兩意思不同? (A)披荊斬棘/篳路藍縷 (B)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C)抱薪救火/曲突徙薪 (D)視如敝屣/如棄草芥
- 14如右圖所示電路,若hre=hoe=0、hie=1k、hfe=100則Vi點與接地間的輸入阻抗為多少? (A)150k、(B)180k、(C)190k、(D)205kΩ Ω Ω
- 21 .某截面積爲A平方公尺之鐵芯繞有n匝線圈,若鐵芯之平均磁路長度爲e公尺、導磁係數爲μ韋伯/ (安匝•米), 則鐵芯之磁阻爲多少安匝/韋伯?
- 一位來臺的官員觀察到:某些地方居民「將鵝毛管削尖,沾取小筒貯存的墨汁,自左而右橫向書寫,登記政府的文告以及稅收數量」。下列哪一文獻的形成與這位官員看到的文化現象有關? (A)《新港文書》 (B)《
- ( )下列歇後語都與三國故事有關,請選出□□中應填入孔明的詞語:(甲)□□斬馬謖——明正軍紀/(乙)劉備見□□——如魚得水/(丙)□□借荊州——有借無還/(丁)□□賣豆腐——人硬貨不硬/(戊)□
- 如【圖72】所示之齒輪系,其中輪A齒數爲12T、輪B爲30 T、輪C爲36 T,以及輪D爲15 T,假設輸出輪 B的轉速爲300 rpm,則輸入輪A之轉速爲多少rpm ? (A) 1000 (B
- ( )下列各選項「 」內的字詞,何者「詞性」與其他三者不同? (A)屈原「既」放,游於江潭 (B)文非一體,鮮能「備」善 (C)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D)「新」沐者必彈冠
- ( )「他的老師告訴他,如果能夠幫助千百人,就不要只是□□□□」,以上文句空格內最適合填入哪個詞語? (A)同流合汙 (B)獨善其身 (C)與世推移 (D)逆來順受
- ( )(甲)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乙)「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丙)則這兩個手裡,「好歹」送了水軍性命/(丁)公今可去探他「虛實」,再來回報/(戊)第一日卻不見孔明「動靜」。上述「 」中
- (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漁父勸慰屈原的意思,可以用哪個成語表示? (A)遺世獨立 (B)勉為其難 (C)若無其事 (D)與世浮沉
內容推薦
- ( )「餔其糟而歠其醨」與下列成語何者意思相近? (A)隨俗方圓 (B)韜光養晦 (C)懷瑾握瑜 (D)守璞藏真
- 承第 26 題,管子中央部分內壁上的剪應力為何?(A) 0.138 MPa (B) 0.153 MPa (C) 0.183 MPa (D) 0.213 MPa
- 千芳由北搭火車南下,快到臺南縣善化車站時,從右邊車窗看到一個紀念碑,趁著火車停車,他跑去參觀參觀,發現原來是紀念臺灣文學的始祖,此人在臺經歷過荷西、明鄭、清治三個時代,在臺開設私塾,對臺灣的中國文
- 1867年美籍商船在琅觸礁,十多名船員被原住民殺害,該事件引起清朝與美國的糾紛,也是臺灣的重大涉外事件。請問:下列哪一個與該事件相關? (A)是為「亞羅船事件」 (B)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出面處
- ( )孔明善用奇謀、折服周瑜的故事,展現其神機妙算的過人機智。歷史上,若談論到集奇謀妙算之大成者,當推《三十六計》一書。其中一計為:「假之以便,唆之以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遇毒,位不當也。」係
- ( )《三國演義》自古即為膾炙人口的章回小說,不少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諺語皆出自其中,下列選項何者與《三國演義》無關? (A)樂不思蜀 (B)身在曹營心在漢 (C)身在江海,心馳魏闕 (D)如
- 承第 26 題,管子中央部分外壁上的剪應力為何?(A) 0.183 MPa (B) 0.173 MPa (C) 0.153 MPa (D) 0.138 MPaP = 500 N
- 關於十六、十七世紀西方國家相繼競逐東亞,臺灣逐成為攻取的目標,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A)臺灣位於東亞海域樞紐,自古以來,各國船隻即以臺灣為航運中心 (B)地理大發現之後,歐洲人以東亞為傳教與經商目
- 臺灣現代化、資本主義化的基礎是在何時建立? (A)清朝統治後期 (B)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C)中華民國來臺時期 (D)解嚴之後
- ( )《三十六計》是根據中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爭鬥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請問下列有關《三國演義》中運用的《三十六計》說明,何者錯誤? (A)司馬昭命各州積極製造戰船,表面上看似進攻東吳,暗
- ( )下列選項「 」中的字詞,何者詞性與其他三者不同? (A)靜靜地「倨傲地」把千萬隻手臂高舉入冷冷的雲霄 (B)人類也有被植物「懾服」的一刻 (C)我來回無數次令人心靈「滴血」的海灣大橋 (D
- 【圖 73】所示電路中,當開關 S1 閉合且開關 S2 打開時 i=2 A,則開關 S1 打開且開關 S2 閉合時 i 為多少? (A) 2 A(B) 5 A(C) 6 A(D) 8 A
- 「泉州同安王世傑因為督軍有功,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申請獲准在竹塹埔從事開墾。」從這段敘述可以說明清代的哪一件史實? (A)非法侵奪原住民的土地 (B)向政府申請開發執照以拓墾無主土地 (C
- 1896年日本占領臺灣,臺灣成為日本第一個海外殖民地,為了有效控制臺灣,歷任總督採取不同措施。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1896年日本公布《法律第六十三號》,授權總督得頒布具法律效力之命令
- ( )下列例句「 」中的詞語,皆出自古典小說或戲曲故事,其出處何者配對有誤? (A)王媽媽已介紹二十對新人婚配成功,「紅娘」身分當得可真稱職:《聊齋誌異》 (B)賽爾維亞網球好手約克維奇「過五關
- ( )中文詞語當中有兩字語音合讀的現象,比如時下流行語中「就醬」,其中「醬」就是「這樣」的合音連讀。下列各句「 」內的字,何者屬於合音連讀? (A)子敬試以言「挑」之,看他知也不知 (B)魯肅領
- 清治時期何以臺灣會發生「男耕,女不織」的現象? (A)因為「一个某(妻),卡贏三个天公祖」,所以臺灣女性不用辛苦織布 (B)因為臺灣與大陸經濟分工的關係,臺灣出售糧食,從大陸購入布匹等日用品,所以
- 臺灣農民運動最初抗議的主要目的為何? (A)抗議糖廠獨占甘蔗採購權,要求提高收購價格 (B)抗議政府以過低的價格強制收購農民的土地 (C)抗議政府對農民的稅收過重,使其生活艱苦 (D)抗議地主對
- ( )欲了解屈原生平事跡,可查閱下列哪部著作? (A)《春秋》 (B)《史記》 (C)《尚書》 (D)《左傳》
- ( )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並非「偏義複詞」? (A)「好歹」送了水軍性命 (B)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C)第一日卻不見孔明「動靜」 (D)一笑泯「恩仇」
- 若
- 關於清代臺灣的史料:「此地之火爰甚於內地,然一年之耕種,僅只一次收穫。總因多風少雨,播種插秧,每有愆期,故十年難必有五年之穫……不謂爾民弗計於此,偶見上年糖價稍長,唯利是驅,舊歲種蔗,已三倍於昔;
- 建智在歷史資料中看到「10月24日,在今天臺中公園北門樓舉行基隆、打狗間縱貫鐵路開通儀式……通車這一天,早晨7點整貴賓專車由臺北驛開出,於中午12點5分抵達。」請問:這應該是發生在何時? (A)
- 世界上第一個版圖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是 (A)亞述 (B)波斯 (C)西臺 (D)巴比倫 帝國。
- ( )下列各例句中的「卻」字,何者當動詞使用? (A)肅應諾,「卻」不解其意 (B)「卻」說魯肅私自撥輕快船二十隻 (C)魯智深提起禪杖,「卻」待要發作,只見莊裡走出一個老人來 (D)欲令新婦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