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 6.依據下文,選出最符合文意主旨的選項:1970 年 12 月 7 日是個寒冬的雨天。德國總理勃蘭特,來到波蘭華沙二戰死難猶太人紀念碑前獻花。他肅立碑前低下頭,向死者致敬哀悼,突然!雙膝一屈,硬生生跪倒在濕冷的碑前。勃蘭特雖是德國人,但他也是曾被希特勒迫害的反納粹者,為了反抗,他四處躲藏,流亡到丹麥瑞典,成為報導納粹罪行的記者。戰後他才回到德國,先當選西柏林市市長,再上層樓,成為總理。他為什麼下跪?為他的國家!為他祖國犯的錯!表示最深的懺悔。他的「華沙之跪」沒有貶抑德國,反而被譽為「歐洲千年來最有力的謝罪」,使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愈是有實力、有勇氣、有自尊,敢於面對自己過去與未來的人,愈能道歉。愈是有愛心、不忍人之心,肯犧牲奉獻的人,愈能為不是自己的錯,而向對方道歉:對不起!我不該讓你不高興。且不論誰對誰錯,令我所愛的人傷心,就是我的錯!(劉墉〈你有道歉的能力嗎?〉)
(A)當有自尊和勇氣,就能為別人犧牲奉獻
(B)犯錯卻不思補償,正是人生最大的恥辱
(C)能原諒他人過錯,可以減少衝突和愧疚
(D)為非己之過道歉,代表最大的愛和勇氣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9876
統計:A(24),B(8),C(17),D(435),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