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6. 一公分長測光管內之鉻酸鉀鹼性溶液(3.0×10-5M)於 λmax=372mμ 測得其透光度為 71.6%(%T=71.6),依據 Lambert-Beer 定律算得吸光係數為
(A)4.83×10-2
(B)4.83×101
(C)4.83×102
(D)4.83×103L/mole-cm。
(A)4.83×10-2
(B)4.83×101
(C)4.83×102
(D)4.83×103L/mole-cm。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92308
統計:A(1),B(2),C(1),D(9),E(0)
內容推薦
- 執行激流救援穿著(A)防寒衣(B)雨衣(C)消防衣不僅禦寒,並且可以增加浮力與防止流木或石頭碰撞。
- 下列何者不屬於人人均可實施之基本救生(A)手援(B)物援(C)潛水(D)人鏈。
- 繩結索具在開放水域救生是不可或缺的器材之一。(A)O(B)X
- 請問繩索的尺寸度量方法(公制)通常是,採用下列何種方式計算? (A) 圓周(B)直徑 (C) 半徑 (D) 重量。
- 在水中求生首先要脫除妨礙漂浮的衣物,只留輕便的能夠助浮的衣物。(A)O(B)X
- 使用舷外機以調整船艏上仰角度,請問最好將舷外機如何調整入水? (A)俥葉愈下愈好 (B)俥葉入水稍許上揚(C) 俥葉推進方向儘量調整近水帄 (D)俥葉入水即可。
- 救生衣都採用色彩鮮明的橘紅色。(A)O(B)X
- 請問下圖為何繩結? (A) 木材套結 (B)牛結 (C) 滾套結 (D) 大錨結。
- 下列何種設施不是游泳池之安全設備(A)潛水裝備(B)觀眾看台(C)魚雷浮標(D)救生(?)桿。
- AED只適用於有知覺,沒有呼吸及血液循環之患者。(A)O(B)X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屬於溺水意外之原因:(A)水域環境不熟悉(B)暖身不足(C)逞強(D)以上皆是。
- 下列何者不是造成木材之腐朽菌類生存活動的四個條件之一?(A)必須有適當的溫度(B)必須有少量的空氣(C)必須有適當的活動空間(D)必須有可供分解及做為養分之木材。
- AED的實施是生命鏈中重要一環。(A)O(B)X
- 帶人法有托顎、摟胸、抓髮、雙手托臂、托顎鎖腕、雙手鎖肩、乏泳(疲乏帶人)、抓衣帶人。(A)O(B)X
- 起岸法中消防員式須水深過胸。(A)O(B)X
- 溺者掙扎不嚴重且意識清楚,手臂在視線可察之明確位置時,救生員可用水中接近的方法接近溺者。(A)O(B)X
- 復甦姿勢的用途是處理不省人事,而有呼吸及血液循環徵象的患者。(A)O(B)X
- 船艇在廣大的水域中其施救者的快速安全,較徒手救生為佳。(A)O(B)X
- 徒手潛水有直體、弓身、弓身加速三種方式。(A)O(B)X
- 為防止溺者對產生纏抱的防備方法,稱為防衛法。(A)O(B)X
- 穿著衣服失足落水,首要的是利用衣服自救,再就是除去不必要的衣物。(A)O(B)X
- 執行急激救援的個人裝備包含(A)合身的防寒衣與頭盔和涉溪鞋及防滑手套(B)救生衣與輔助繩和水刀及哨子(C)以上均是。
- 連絡信號中,岸上指揮者要求IRB操控者朝外海開,其信號手勢為何(A)舉起雙手(B)舉起單手(C)單手左右搖晃。
- 1在玻璃管中封入不活性氣體(主要為 neon 及 argon),或混入微量氬氣之水銀,利用冷陰極放電之燈管,稱為(A)霓虹燈(B)放電燈(C)水銀燈(D)鈉氣燈。
- 執行激流救援,救者應在(A)下游(B)對岸(C)上游擇定適當距離,再下水出發接近溺者。
- 趕到激流救援現場最重要的是先(A)清點裝備器材(B)清查災民身份(C)瞭解地形與地物之狀況,才能當機決擇出有利的「集結處」。
- 1當裝修作業過程中發現強力膠已略發生濃稠現象時,以往常用下列何種稀釋劑將其調稀?(A)松香水(B)香蕉水(C)凡立水(D)甲苯。
- 含苯化合物在紫外光之吸光係數大小受下列何者影響最大?(A)分子之電子組態(B)溶劑極性(C)分子振動模式(D)分子中雙鍵個數。
- 1在無彩色的領域中,把理想的黑色之明度定為 0,把理想的白色之明度定為 10,當明度為 8 的白色時,將會以下列何種數值來代表?(A)R8(B)PB8(C)YR8(D)N8。
- 容易造成抽筋之原因,下列何者為錯(A)水溫過低(B)身體不適或疲勞(C)下水前未作熱身操(D)在禁止水域游泳。
- 1塗裝作業最佳的時間,是空氣中之相對濕度保持在下列何者範圍內(A)25~40%(B)30~50%(C)50~75%(D)75~90%。
- 在游泳池內,將清醒的溺者帶回岸邊時,用直拉式起岸法,將溺者救上岸。(A)O(B)X
- 抽筋是發生水上意外因素之一,下列何者屬於抽筋的發生原因(A)長時間運動,休息不足(B)運動姿勢不正確(C)水溫太低(D)以上皆是。
- 救者距水面約5公尺的船面上時用何種方式入水(A)跨步式(B)平跳式 (C)打樁式。
- 仰漂的動作:(A)深吸一口氣後頭部後仰,雙手向兩旁成大字狀,掌心向上(B)換氣方式為吸多呼少,且須短促(C)吐氣之後,稍作延遲再深吸一口氣(D)換氣時機是在上升口鼻露出水面及口鼻持在水面時 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