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9. 在 2%之斜坡上量距,若忽略高差的影響,則其對量距精度之影響約為
(A)1/20000
(B)1/10000
(C)1/5000
(D)1/1250。
(A)1/20000
(B)1/10000
(C)1/5000
(D)1/1250。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71429
統計:A(1),B(0),C(4),D(2),E(0)
內容推薦
- 水準點石樁頂之中心一般為 (A)鑴刻一"十"字(B)漆繪一"十"字(C)凹形半球體(D)凸形半球體。
- 水準點刻號寫於 (A)東面(B)西面(C)南面(D)北面。
- 利用視距法測量距離,精度可達 (A)1/100~1/200(B)1/300~1/1000(C)1/2000~1/5000(D)1/10000~1/30000。
- 過望遠鏡十字絲中心與物鏡光學中心之連線稱為 (A)水準軸(B)水平軸(C)視準軸(D)光軸。
- 如所測距離為 500 公尺,而使用之全測站經緯儀之電子測距精度為±(2 ㎜+2ppm),由儀器所產生之誤差量為 (A)2㎜(B)4㎜(C)5㎜(D)√5㎜。
- 水準測量時,所生地球弧面差之數值與地球半徑 (A)成正比(B)成反比(C)平方成正比(D)平方成反比。
- 水準測量讀標尺讀數時,在具有三絲之望遠鏡中,用 (A)上絲(B)下絲(C)中絲(D)右絲。
- 電場強度在 M.K.S 制其單位是 (A)線/庫倫(B)牛頓/庫倫(C)法拉/米(D)安培/達因。
- 在某區域之地形圖(比例尺為 1/500)中,若量得 A、B 兩點之直線長度為 10 ㎝,由圖中得知 A、B 兩點之高程依序為 105m 及 107m,則 A 點至 B 點之坡度為 (A)1%(
- 電繡繡製時,雙手按布的位置,應置於針柱的(A)前方(B)後方(C)左方(D)左右方。
內容推薦
- 以電子測距儀觀測距離時,產生的誤差有 a.儀器站對心誤差、b.儀器站定平誤差、c.瞄準(照準)誤差,下列何者誤差對距離量測之誤差影響通常為最大? (A)a(B)b(C)c(D)一樣大。
- 水準器內之液體為 (A)蒸餾水(B)酒精或醚(C)鹽酸(D)冰水。
- 將 20mH 與 40mH 之兩電感串聯,則其總電感為多少 mH? (A)20(B)60(C)80(D)100。
- 水準測量時,水準儀照準已知高程點上之標尺,稱為 (A)前視(B)後視(C)間視(D)側視。
- 使用水準儀測量高程差,稱為 (A)氣壓高程測量(B)直接高程測量(C)間接高程測量(D)三角高程測量。
- 100.一線圈匝數為 1000 匝在 2 秒內,其磁通由 0 增加至 0.002 韋伯,求其感應電勢若干伏特? (A)0.01(B)0.1(C)1(D)10。
- 假設水準管軸垂直於直立軸,調整水準器水平,必須使水準器內之氣泡 (A)居中(B)偏左端(C)偏右端(D)固定不動。
- 水準儀之所以能向任意水平方向照準,因其望遠鏡能依 (A)視準軸(B)水平軸(C)水準軸(D)直立軸 任意旋轉。
- 有一距離為 1,000 公尺,使用之全測站經緯儀電子測距精度為±(2 ㎜+2ppm),如儀器對心誤差與稜鏡對心誤差均為 3 ㎜,該距離觀測量之誤差為 (A)√26㎜(B)√23㎜(C)10㎜(
- 以數種不同規格全測站經緯儀測量,在距離為 1,000 公尺時,下列何者有較高之儀器測距精度? (A)±(5㎜+2ppm)(B)±(2㎜+5ppm)(C)±(2㎜+2ppm)(D)±(5㎜+5p
- 水準測量中,因記簿錯誤而導致之誤差,屬於 (A)系統誤差(B)相消誤差(C)錯誤(D)偶然誤差。
- 以數種不同規格全測站經緯儀測量,在距離為 2,000 公尺時,下列何者有較高之儀器測距精度? (A)±(5㎜+2ppm)(B)±(2㎜+5ppm)(C)±(3㎜+2ppm)(D)±(2㎜+3p
- 水準測量有一等、二等、三等之分,其主要之不同為 (A)距離的遠近(B)高程差的大小(C)精度的高低(D)使用率的多寡。
- 經以電子測距儀測得一距離 2,500m,而該距離觀測量中誤差為±0.005m,則其相對精度為 (A)1/2500(B)1/500000(C)1/250000(D)1/750000。
- 有一距離為 3,000 公尺,使用之全測站經緯儀電子測距精度為±(3 ㎜+5ppm),如儀器對心誤差為 3 ㎜,稜鏡對心誤差為 5 ㎜,該距離觀測量之誤差為 (A)√268㎜(B)√300㎜(
- 經以某電子測距儀測得一距離 6,000m,而該距離觀測量相對精度為 1/20000,假定該儀器之量測中誤差中之尺度誤差部分可略,使用同一儀器量測 600m 距離時,其相對精度為 (A)1/20
- 水準儀之主要用途為測量 (A)水平角(B)垂直角(C)高程(D)距離。
- 水準測量不宜中午或氣流不穩定時觀測,係為減少 (A)沉陷誤差(B)標尺誤差(C)地球曲率誤差(D)讀數誤差。
- 有一距離為 1,000 公尺,使用之全測站經緯儀電子測距精度為±(3 ㎜+5ppm),如儀器對心誤差為 3 ㎜,稜鏡對心誤差為 5 ㎜,該距離觀測量之誤差為 (A)√68㎜(B)√34㎜(C)
- 經緯儀定平用之踵定螺旋共有 (A)1個(B)3個(C)5個(D)7個。
- 方位角 300°改為方向角為 (A)W30°N(B)N120°W(C)S120°N(D)N60°W。
- 為消除水準儀視準軸校正不完善所產生之誤差,在實施水準測量時,常須使 (A)前視距離略大(B)後視距離略大(C)前後視距離約略相等(D)前後視距離不計。
- 欲消除大氣折光差,水準測量時應 (A)氣泡居中(B)增加望遠鏡放大倍率(C)使前後視距離相等(D)儘量縮短觀測時間。
- A、B、C 為同一直線上之順序三點,以電子測距儀設站於 A 量測 AB、AC 距離,再設站於 B 量測 BC 距離,稜鏡加常數應為 (A)AB+BC-AC(B)AC+AB-BC(C)AC-(A
- 水準測量時,標尺扶立不直,恆使讀數 (A)減少(B)增加(C)不變(D)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