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9. 申請土地複丈,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尚未辦理繼承登記之土地,合法繼承人不得申辦土地鑑界
(B)因承租土地經界不明者,不得由承租人單獨申請
(C)地上權之分割者,應由地上權人會同土地所有權人或管理人申請
(D)因宗地之部分擬設定地上權、永佃權、地役權或典權者,應由擬設定各該權利人會同土地所有權人或管理人申請。
(A)尚未辦理繼承登記之土地,合法繼承人不得申辦土地鑑界
(B)因承租土地經界不明者,不得由承租人單獨申請
(C)地上權之分割者,應由地上權人會同土地所有權人或管理人申請
(D)因宗地之部分擬設定地上權、永佃權、地役權或典權者,應由擬設定各該權利人會同土地所有權人或管理人申請。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補正事項敘述有誤?(A)應辦理地籍調查之複丈案,地籍調查表記載之界址,申請人未於現場認章,應通知補正,逾期未補正予以駁回(B)申請人之資格不符或其代理人之代理權有欠缺,應通知補正,逾期
- 申請鑑定界址,地政事務所核發土地複丈成果圖收費標準為何?(A)40 元(B)20元(C)15 元(D)免費。
- 下列何種情形不是申請土地複丈之時機?(A)因主張時效完成,申請時效取得所有權、地上權或地役權(B)土地上新建建物(C)宗地之部分設定地上權、永佃權、地役權或典權(D)因界址曲折,需調整者。
- 1-100 、 100-1 、 2-10 、 3-1 等四筆地號土地合併後,編定之地號為何?(A)1-100(B)100-1(C)2-10(D)3-1。
- 何項土地複丈,不涉及原標示之變更?(A)土地分割複丈(B)土地合併複丈(C)土地鑑界複丈(D)土地流失勘測。
- 土地合併案件何者敘述錯誤?(A)免納複丈費(B)申請人免於複丈圖簽名或蓋章(C)申請複丈時,免一併申請土地標示變更登記(D)兩宗以上之土地如已設定不同種類之他項權利,不得合併。
- 複丈人員於分割複丈時,應將其界標與附近固定明顯目標之實量距離及界標種類繪註於土地複丈圖上,其分界實量之邊長,應以何顏色註記於土地複丈圖各界線之內側?(A)藍色(B)紅色(C)黑色(D)褐色。臺
- 利害關係人對於其所有土地之相鄰土地鑑界結果有異議時,以其所有土地地號申請鑑界者,依(A)鑑界(B)再鑑界(C)鑑界或再鑑界均可(D)法院鑑界程序辦理。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依地籍測量實施規則第 218 條規定,採數值法辦理地籍測量之地區,其複丈應以數值法為之(B)採圖解法辦理地籍測量之地區,依圖解法地籍圖數值化成果辦理土地複丈作業須知第
- 申請土地複丈,由土地所有權人向所在地(A)縣市政府地政科(B)省市測量隊(C)國有財產局(D)地政事務所為之。
內容推薦
- 下列那一項複丈案件經審查,應通知申請人補正?(A)不屬受理地政事務所管轄者(B)有礙查封效力之虞者(C)依法不應受理者(D)未依規定繳納土地複丈費者。
- 下列何種共有土地複丈案件無土地法第 34 條之 1 多數決之適用?(A)界址調整(B)土地合併(C)調整地形(D)共有物分割。
- 內政部自何時廢除地目等則制度?(A)106年1月1 日(B)106年5月1 日(C)106年 7 月 31 日(D)105 年 10 月 1 日。
- 下列何者非屬土地界址調整要件?(A)土地設定有他項權利者,應先徵得他項權利人之同意(B)所有權人相同(C)地界相連(D)如為實施建築管理地區,應符合建築基地法定空地分割辦法規定。
- 界址測量時,將各邊之實量距離註明於地籍原圖各該邊內側之目的為何?(A)供計算面積及複丈之依據(B)作業過程需要(C)防止坵形錯誤(D)增加美觀。
- 地政事務所對土地複丈圖、地籍圖應多久與土地登記簿按地號核對一次?(A)1 個月(B)6 個月(C)1 年(D)3 年。
- 下列何項土地複丈無須訂正地籍圖?(A)界址調整(B)分割(C)鑑界(D)合併。
- 依地籍測量實施規則規定,地政事務所受理土地複丈案件應於收件日起幾日內辦竣?(A)7 日(B)10 日(C)15 日(D)30 日。
- 將面積等分為偶數長條,則總面積為始終兩縱距與偶數縱距之四倍及其餘奇數縱距兩倍之總和乘以各縱距間橫距之三分之一,此法稱為:(A)平均縱距計算面積法(B)辛普森求積法(C)倍經距法(D)倍緯距法。
- 數宗土地合併,合併後之土地面積,須與各宗原地號土地面積之總和相符,如有差數,應如何處理?(A)以合併前之土地面積訂正合併後之土地面積(B)如有差數,以後者為準(C)如有差數,以合併後該宗地外圍
- 下列針對圖解法複丈成果需訂正地籍圖者之敘述,何者正確?(A)複丈成果需訂正地籍圖者,應於移案登記時隨即辦理(B)分割複丈,應依土地複丈圖將地號以紅色雙線劃銷之,然後以紅色移繪其新經界線,並以黑
- 依民法第七百六十九條至第七百七十二條規定,取得土地權利登記請求者,應由(A)所有權人(B)權利人(C)管理人(D)陳情人 申請。
- 辦理合併複丈後,應於何時訂正地籍圖籍?(A)於合併登記之同時(B)於合併土地面積計算時(C)於完成合併登記後(D)於複丈完畢後。
- 土地界址調整複丈,申請人未實地埋設界標,並指定面積辦理者,應另收分割費之(A)1/2(B)1 倍(C)1/3(D)2 倍。
- 共有土地在下列何種情形下得辦理分割?(A)經共有人合計應有部分超過 2/5 以上同意(B)經共有人過半數之同意(C)經共有人全體申請分割(D)經共有人 2/3 以上同意。
- 土地分割時,其分割之本宗周圍界線,經實測結果在容許誤差以內者,周圍之界線要如何表示?(A)予以變動(B)不予變動(C)紅筆畫刪(D)黑筆註記。
- 數值法土地複丈,界址點之水平角應用精於(含)(A)30 秒(B)1 秒(C)6 秒(D)20 秒讀經緯儀施測之。
- 臺北市各地政事務所,於何時可現場核發土地複丈成果圖?(A)103年6月1日(B)102年6月1 日(C)103 年 6 月 16 日(D)102 年 6 月 16 日。
- 土地複丈涉及原有標示變更者,應於申請複丈時填具(A)所有權(B)他項權(C)土地標示(D)管理權 變更登記申請書。
- 土地複丈時,根據地籍副圖描繪每宗土地之地段圖時,除繪明本號地及相鄰土地之界址外,應註明(A)所有權人姓名及身分證號碼(B)土地坐落、地號及比例尺(C)地號、地目、等則及土地面積(D)所有權人姓
- 10辦理圖解法土地複丈,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量算複丈土地及其適當範圍宗地界線之圖上邊長,註記於複丈圖上之適當位置,或抄錄地籍圖上或原有複丈圖上或地籍調查表等註記之邊長,註記於複丈圖上之相應邊
- 依農業發展條例第 16 條規定,每宗耕地分割後每人所有面積未達幾公頃者,不得分割? (A)0.25(B)0.35(C)0.10(D)0.45 。
- 權利人持憑法院判決申請複丈,地政事務所應依法院確定判決及(A)鑑測書圖(B)複丈圖(C)地籍圖(D)平面圖 所載關係位置辦理。
- 一宗土地分割為數宗土地,則分割後各宗土地面積之總和與原面積之差數,須在(0.25+0.074 √F) √F值內者,始可依比例配賦,此一公式適用於何類地籍圖?(F 為面積,以平方公尺為單位)(A
- 1辦理土地界址調整複丈,下列規定何者有誤?(A)土地界址調整應以同一地段、地界相連、使用性質相同之土地為限。(B)如為實施建築管理地區,並應符合建築基地法定空地分割辦法規定。(C)設有他項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