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 下列何者非構成要件錯誤之類型?
(A)違法性錯誤
(B)打擊錯誤
(C)客體錯誤
(D)因果歷程錯誤
(A)違法性錯誤
(B)打擊錯誤
(C)客體錯誤
(D)因果歷程錯誤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6 刑法第 315 條之 1 第 2 款「竊錄他人非公開活動罪」,於民國 88 年 4 月 21 日增訂公布施行。甲在86 年 10 月間,以攝影機偷拍他人性交行為畫面,收藏在電腦硬碟內供自己欣賞。下
- 15 拉佛曲線(Laffer curve)為表示稅率與稅收之間的關係,下列圖形何者正確?(A) (B)(C) (D)
- 5 某甲犯 A 罪時,該罪法定刑為「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3 萬元以下罰金」,至法院於裁判時,已修正為「處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則法院為新舊法之比較適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 4 下列受徒刑之執行而有悛悔實據之受刑人,何者得許假釋出獄?(A)有期徒刑執行未滿 6 個月之受刑人甲 (B)有期徒刑之執行尚未逾二分之一之受刑人乙(C)無期徒刑執行未逾 25 年之受刑人丙 (D)累
- 3 關於刑法第 51 條數罪併罰定其應執行刑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宣告之最重刑為有期徒刑者,不執行他刑,但罰金及從刑不在此限(B)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
- 8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下列何者並非憲法第 22 條保障之權利?(A)性行為自由 (B)資訊公開請求權 (C)姓名權 (D)資訊隱私權
- 2 下列何者並非刑法之原則?(A)罪刑法定原則 (B)禁止類推適用原則 (C)適用習慣法原則 (D)罪刑相當原則
- 7 關於中央與地方權限爭議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中央與縣間遇有權限爭議時,由立法院院會議決之(B)直轄市間事權發生爭議時,由立法院院會議決之(C)縣間事權發生爭議時,由行政院解決之(D)中央與直
- 6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下列有關選舉制度之敘述何者錯誤?(A)未獲政黨推薦之總統、副總統候選人須繳納連署保證金之規定,違反平等原則(B)立法委員選舉採單一選區兩票制之並立制,並不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
- 5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關於土地之徵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對人民財產權構成特別犧牲,應給予土地所有權人損失補償(B)徵收補償費未於法定期間發給者,徵收處分失其效力(C)主管機關為公益需要,得
內容推薦
- 11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之意旨,下列何者不涉及人身自由?(A)內政部移民署對外國人之暫時收容 (B)為防範役男逃避兵役義務而限制役男出境(C)對常逃學逃家虞犯少年施以感化教育 (D)對曾與傳染病病人接
- 10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關於基本權利主體及其權利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中央政府依法律使地方自治團體分擔社會保險保險費之補助,涉及地方自治團體受憲法保障財產權之限制(B)於臺灣地區設有住所而
- 9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結合犯是故意犯與故意犯之結合(B)加重結果犯之基礎犯罪必為故意犯(C)集合犯是在時間、空間緊密之情形下所為接續數個動作之犯罪類型(D)共謀共同正犯是由數個正犯事先共同謀議,
- 10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行為人須具備特定之身分或資格始能成立犯罪者,為純正身分犯(B)特定之身分或資格若僅是作為刑之加重或減輕事由者,為不純正身分犯(C)構成要件預定以發生具體實害為其結果者,為
- 12 依司法院釋字第 649 號解釋,對於身心障礙者權益保護法,非視障者不得從事按摩業規定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該規定所追求之目的為重要公共利益(B)該規定所採取之手段,對非視障者權利並未造成過
- 11 甲與乙素不相識,偶然聽聞乙欲至丙宅行竊鑽石,乃於乙行竊前,先搬梯子至丙住處門外放置,以便利其行竊,嗣乙果真利用上開梯子爬進丙家。甲之行為應如何論處?(A)教唆犯 (B)實行共同正犯 (C)幫助犯
- 12 對於純正不作為犯與不純正不作為犯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殺人罪得以不作為之方式違犯,此為不純正不作為犯(B)刑法第 306 條第 2 項「受退去之要求而仍留滯者」為純正不作為犯(C)不純正不
- 13 判決命加害人公開道歉,如未涉及加害人自我羞辱等損及人性尊嚴之情事者,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並未違背下列那一憲法原則,所以無違反憲法之疑慮?(A)比例原則 (B)平等原則 (C)信賴保護原則 (D)
- 13 下列對於中止未遂之敘述,何者正確?(A)已著手於犯罪行為之實行,而因己意中止或防止其結果之發生者,不罰(B)結果之不發生,非防止行為所致,行為人雖盡力為防止行為,仍不得適用刑法中止未遂之規定(C
- 14 依司法院釋字第 718 號解釋,關於憲法第 14 條集會自由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集會自由在於保障以集體行動之方式表達意見,為形成或改變公共意見,得以暴力方式訴求(B)集會自由本於主權在民
- 14 警察盤問違規停車的甲,見甲形跡詭異,且車內有異味,便詢問甲是否有吸食毒品,要求甲下車並交出毒品,否則要強制開車門,甲即下車坦承有吸食毒品,主動交出口袋中的安非他命。甲所為是否構成自首?(A)不構
- 15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關於宗教信仰自由之保障,不包含下列何者?(A)不參與家族宗教祭祀 (B)不參與學校宗教儀式(C)不參與社區宗教活動 (D)拒絕依法服兵役之義務
- 15 甲犯詐欺罪,經法院判決處有期徒刑 1 年 6 月,宣告緩刑,並應向指定之政府機關提供固定時數義務勞務,下列何項諭知義務勞務之時數,與法律規定不符?(A) 20 小時 (B) 40 小時 (C)
- 17 甲乙兩人發生口角,甲出手打乙想要傷害乙,但不想要致乙於死。沒想到卻不小心用力過猛,不僅將乙的身體打傷,且乙還失去重心,頭部因此撞到地板受傷昏迷。不久,乙果然因傷死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應
- 16 下列有關緩刑的要件,何者錯誤?(A)受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的宣告(B)限於所犯的犯罪是過失犯(C)須以暫不執行為適當(D)必須先前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的宣告,或雖曾因故意犯
- 5 甲公司採用永續盤存制度之加權平均法,X3 年 12 月 1 日的蔓越莓果乾存貨有 300 包,每包成本 為$10。12 月份之進貨及銷貨資料如下: 則甲公司 12 月份之銷貨成本與期末存貨金額分別
- 16 依司法院釋字第 426 號解釋之意旨,空氣污染防制費收費辦法係主管機關根據空氣污染防制法第 10 條授權訂定,依此徵收之空氣污染防制費,性質上屬於下列何者?(A)租稅 (B)規費 (C)受益費
- 17 依據憲法規定,下列何者並非人民之憲法義務?(A)依據法律納稅 (B)依據法律服兵役 (C)依法受國民教育 (D)依法參與選舉投票
- 18 下列對於犯罪行為之敘述,何者錯誤?(A)行為人應具有故意或過失 (B)行為人之行為應具備阻卻違法性(C)行為人應有遵守法律而行為之期待可能性 (D)行為人應具有責任能力
- 18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之意旨,有關服兵役義務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女子無服兵役之義務,係基於兵役法之規定(B)有關人民服兵役義務,憲法並無具體規定服兵役之方式與內容,故立法者得就此為規定(
- 20 有關總統、副總統之選舉罷免制度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由中央選舉委員會主管,並指揮、監督省(市)、縣(市)選舉委員會辦理之(B)總統、副總統罷免案之提議、提出及副總統
- 19 總統於任職期間,除犯內亂或外患罪外,關於其刑事豁免權之範圍,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不得開始以總統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之偵查程序(B)不得於他人刑事案件以總統為證人(C)不得因他人犯罪嫌疑而於總統
- 19 甲在丟飛鏢時,看到乙在附近準備走過,但對自己技術頗有自信,仍毅然丟擲,心想「不可能會打中乙」,偏偏事與願違而射傷乙的眼睛。甲所為屬於下列何種責任型態?(A)確定故意 (B)未必故意 (C)無認識
- 下列關於「偶然防衛」之敘述,何者錯誤?(A)客觀上有現在不法之侵害 (B)主觀上有防衛之意思(C)客觀上達到防衛自己或他人權利之結果 (D)行為人之行為具備構成要件該當性
- 21 依憲法之規定,下列何者屬於行政院之職權?(A)向監察院提出預算案 (B)向立法院提出媾和案 (C)向立法院提出決算案 (D)向司法院提出大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