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人生其實不必 「 」衣索比亞,人口在八千萬時,只有十九名麻醉師。連最基本的手術,如剖腹產都無法進行,導致很多產婦無謂地死亡。美國「麻塞諸塞州總醫院」,開發了「剖腹產急救包」,裡面有麻 K 藥他命和使用手冊,讓缺乏專業和設備的地區,也能安全地進行手術。這不是完美的麻醉方法,但跟完全沒有相比,這種方法安全、有效,目前已救了一千四百多名母親的生命。有些狀況,有些東西,不必求「最好」,只要求「夠好」。一味追求「最好」,反而會忘了「夠好」,才能創造整體的最大利益。企業中這樣的案例很多。以丟棄式刮鬍刀為例,龍頭品牌耗費巨資開發像變形金剛般的產品:一把有五片刀片,還有震動把手等炫奇功能,單價高達美金二十元。「Dollar Shave Club 」這家新創公司靠著陽春產品,(還送貨到府、一個月才美金三元),兩天內就吸引了一萬兩千名顧客。五年後,以十億美元的身價被併購。有些東西,顧客不需要「最好」。顧客更在乎的是價格、方便。企業如此,個人也是一樣,買衣服、找工作、找伴侶、帶小孩、選學校……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和心血,尋求「最好」。凡事要求「最好」,結果是拖延或錯過。凡事要求「最好」,可能陷入「全有」或「全無」的思維,最後什麼都沒有。凡事要求「最好」,會變得無法做決定,因為不確定手中的選項是不是最好。凡事要求「最好」,會給自己極大的壓力,以致於最後就算得到「最好」,仍會悶悶不樂,仍會胡思亂想:「會不會還有」更好? 凡事要求「最好」,會忘了自己本身並不是最好。凡事要求「最好」,會忽略別人並不需要你的最好。很多時候,選擇合乎時宜的「夠好」,而不是要求「最好」,需要更高的眼光、更清晰的邏輯。人生不能為非作歹,但也不必「 」,評估每件事的緊急和重要性,做出取捨。也許才能讓我們在這複雜而混亂的世界,找到幸福和成功。改寫自 王文華的專欄文章
4.下列何者是本文的主旨?
(A)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不必太精明計較
(B)經常自我反省,找出缺失加以改進
(C)對待別人宜寬,律己宜嚴
(D)人生不必事事追求完美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