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 33~34 題:鼎,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煮食器,材質以青銅或陶為主。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先民就開始使用陶鼎,到金石並用時代,青銅鼎開始出現,經過夏商兩代的發展,青銅鼎的使用在周代達到鼎盛。青銅鼎是中國青銅器重要的器形之一,除了作為食器,也有鼎是被用作承放食物或佐料的盛器、祭祀神明和祖先的禮器、陪葬的明器,甚至還有的被用作刑具。周代之後,隨著鐵器和灶台的普及,鼎逐漸被其他器形所取代。宋朝以後,隨著金石學的興起,又有一些鼎作為裝飾品出現,除仿古的銅鼎,還有一些是金銀器、玉器或者瓷器。作為西周禮樂制度的一部分,列鼎制度規定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九個鼎,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鼎成為等級和權力的象徵。相傳為夏代鑄造的九鼎也成為周天子王權的象徵。雖然有些鼎僅有十幾厘米高,幾千克重,但作為禮器的銅鼎卻往往非常巨大,已發現最大的后母戊鼎高 133 厘米,重達 832.84 公斤。鼎由足、腹、耳等部分組成。一般圓鼎為三足,方鼎為四足,但也存在四足的圓鼎。鼎一般有兩耳,根據耳的位置立於腹壁上方,還是附於腹壁側面,又可分為立耳和附耳。部分鼎還帶有鼎蓋,鼎蓋上一般帶有蓋鈕。鼎腹部一般帶有精美的紋飾,足部、耳部和鼎蓋也有飾有紋飾的。鼎上常見紋飾有獸面紋、乳釘紋、雲雷紋等。(改寫自維基百科〈鼎〉條)

33.根據上文,下列何者為鼎?
(A) 5ec3797f2feae.jpg
(B) 5ec37991785ae.jpg
(C) 5ec379a67e5c8.jpg
(D) 5ec379c1a048e.jpg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