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以下詮解何者正確?
(A)孟子以爲齊宣王有「不忍牛之觳觫,未見羊之觳觫」的仁心,但未能推廣及 於百姓,故不王也,其治國的能力就如「不爲長者折枝」之「不能」也
(B)孟子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前段話語四個「賊」字具有兩種詞性
(C)老子曰:「萬物作焉而不辭」,其意涵與孔子「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 焉,天何言哉?」相近
(D)〈馮諼客孟嘗君〉一文以「先揚後抑」、「映襯」的筆法描寫馮諼;並以「市 義」一語直接表揚瑪諼的能力
(E)〈蘭亭集序〉一文先以「樂」字寫宴集的情景;繼以「悲」「痛」抒發宴集後 對人生短暫之感觸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75
統計:A(0),B(1),C(3),D(0),E(3)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