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9.( )有關蒸發與沸騰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兩者都是液體汽化的過程
(B)蒸發必須在特定的溫度下進行,沸騰則在任何溫度下皆可進行
(C)蒸發過程需要吸熱,沸騰過程需要放熱
(D)蒸發與沸騰皆屬於化學變化。
(A)兩者都是液體汽化的過程
(B)蒸發必須在特定的溫度下進行,沸騰則在任何溫度下皆可進行
(C)蒸發過程需要吸熱,沸騰過程需要放熱
(D)蒸發與沸騰皆屬於化學變化。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 )水平地面上立三根長度相同的竹竿,如圖所示,其中甲、乙相距10公尺,乙、丙相距8公尺,而陽光在竹竿右上方,試問竿影的長度大小關係為何?(A)甲=乙=丙 (B)甲>乙>丙 (C)丙>乙>甲 (
- ( )一支粗製濫造的溫度計在一大氣壓下,測量正在熔化的冰,溫度計的讀數為-8℃,測量正在沸騰的水,溫度為112℃,若將此溫度計放進某液體中,溫度計的讀數為22℃,則此液體的真正溫度為多少℃? (
- ( )圖中甲、乙兩容器內裝等量的水,則加熱相同時間後,若水無沸騰現象,A、B、C、D何者的溫度較低? (A)A點 (B)B點 (C)C點 (D)D點。
- 小立以相同的燒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熱源同時加熱,如圖所示。甲杯為隔水加熱,乙杯為隔油加熱,丙杯為隔砂加熱。加熱一段時間後,測得外鍋溫度分別為水溫100℃、油溫300℃、砂溫600℃。若甲、乙、丙
- 30克、25℃的水與20克、60℃的水混合,若有熱量的散失,則混合後的溫度可能為下列何者?(A) 60℃(B)55℃(C)39℃ (D) 30℃。
- ( )有關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大部分的金屬元素為固態,大部分的非金屬元素為液態 (B)金屬元素皆能導電,非金屬元素皆無法導電 (C)大部分金屬元素的延性、展性佳
- ( )柯南為了要打開一個音調為Mi、Sol、Si、Re的音樂鎖,他取得了四個大小相同的酒杯,倒了四杯酒如圖,以嘴唇貼著瓶口吹氣,而得到這四個音調,終於將鎖打開,請問他必須按照什麼順序對酒杯吹氣?
- ( )下列有關「熱的傳播」之敘述,何者正確? (A)熱的傳播是由熱含量多的物體傳到熱含量少的物體 (B)加高煙囪可讓燃燒效果較佳,這是熱的對流作用 (C)以手接觸50℃的銅棒和木棒,感覺銅棒較熱
- ( )小昀發現用鍋子煮稀飯時底部較容易燒焦,且稀飯也較不容易冷卻,其主要原因是煮稀飯時,何種熱的傳播特性較差所致? (A)輻射 (B)傳導 (C)對流 (D)輻射及傳導。
- 常用的冷療方法不包括下列哪一項?(A)冷熱交替療法(B)冷療法(C)水敷法(D)冰按摩法。(
內容推薦
- ( )下列有關悶燒鍋的設計與保溫原理配對,何者錯誤? (A)塑膠材質的外鍋蓋—減少熱以輻射的方式逸散 (B)真空的夾層—防止熱的傳導及對流 (C)內鍋的光滑鏡面—減少熱因輻射而散失 (D)內鍋—
- ( )下列關於「光的反射」的敘述,何者錯誤? (A)無論反射面是否是平面,光的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 (B)光產生反射時,其入射角等於反射角 (C)在光的反射中,入射線與反射線不一定要在同一平面上
- ( )下列有關平面鏡成像性質的敘述,何者錯誤? (A)為一正立虛像 (B)像與原物的左右相反 (C)像與原物的大小比較,依原物體與鏡面的距離而定 (D)物體距鏡面的距離與像距鏡面的距離相等。
- 玲玲在三個相同燒杯中,各加入質量50g、溫度20℃的甲、乙、丙三種不同的溶液,放在相同的穩定熱源上加熱,得到如表的資料,甲、乙、丙三種溶液,何者的比熱最大?(假設熱量均由溶液吸收)〔基測Ⅰ
- 小明將一個大鐵塊切割成質量比為3:1的甲、乙兩個小鐵塊,則甲、乙兩個小鐵塊比熱的比為多少?(A)1:3(B)3:1(C)1:1(D)無法比較。
- 有關熱傳播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冷氣機常安裝於較高處,是運用熱對流原理(B)撐傘遮日,主要是防止熱輻射(C)點燃的蚊香置於磁磚地板上容易熄滅,是熱傳導所造成(D)保溫瓶中的真空夾層,主要是
- 從冰庫中取出金屬製的製冰盒,用溼布擦拭時,會有被黏住的感覺,其原因為何?(A)溼布與冰盒摩擦生熱,使水變黏(B)溼布與冰盒接觸傳熱,使水結冰(C)溼布與冰盒摩擦生電,兩者相吸(D)溼布與冰盒接觸
- 某冬天,玉峰開門時,感覺金屬門把冰冷;他再將手按在木桌上,感覺不像金屬門把般冰冷;當他從抽屜中拿出保麗龍,手接觸保麗龍的感覺比前兩者溫暖。若玉峰皆在室溫下接觸金屬門把、木桌及保麗龍,根據上述三種
- 在室溫下,小雲將質量30克的鋁塊加熱,使它吸收600cal的熱量。已知質量為1克的鋁,溫度上升1℃,大約需要吸收0.2cal的熱量。假設溫度的變化以℃為單位,下列何項可算出鐵塊上升的溫度?〔92
- 在寒帶住過的人們常說在雪融化時,往往覺得氣溫比下雪天更冷,此種說法可能的原因是下列何者?(A)雪融化時吸收熱量,故天氣較冷(B)雪融化時放出熱量,故天氣較冷(C)每個人感覺誤差太大,不能一概而論
- 在極寒冷的南極地區,無論是白天或晚上,人體的體溫均比環境的溫度高,為了避免身體的輻射熱散失,在南極地區應穿下列哪一類的衣服?(A)黑色衣服(B)白色衣服(C)綠色衣服(D)藍色衣服。
- 同樣材質的陽傘,應該塗裝何種顏色防晒效果最好?(A) 傘內塗黑色、傘外塗銀色 (B) 傘內塗銀色、傘外塗黑色(C)傘內外塗黑色(D)傘內外塗銀色。
- 組成物質的分子堆積較緊密,分子位置不能任意移動的是下列何者?(A)與物質狀態無關(B)液態物質(C)氣態物質(D)固態物質。
- 下列何者正確?(A)將衣物晾乾屬於沸騰(B)沸騰必須在特定的溫度下進行,蒸發則在任何溫度下皆可以進行(C)蒸發過程需要吸熱,沸騰過程需要放熱(D)沸騰是液體表面的汽化,蒸發是液體內部急劇汽化。
- 下列反應何者屬於吸熱反應?(A)雙氧水加入二氧化錳製造氧氣(B)藍色的硫酸銅晶體加熱變成白色(C)氯化亞鈷變成粉紅色(D)物質的燃燒。
- 夏天下雨後感覺涼爽,其原因為下列何者?(A)下雨後,雨水使土地溫度降低(B)空氣中有水分時,溫度較低(C)雨水蒸發時,帶走了空氣中大部分的熱量(D)只是人的感覺而已,因為心靜自然涼。
- 電腦的運作其實就是程式的執行,中央處理器執行一個指令的過程稱為機器週期,若分別以 A、B、C、D 代表指令讀取、結果回存、指令解碼與指令執行四個步驟,正確的執行順序為_____________
- ( )一物體置於凸透鏡的兩倍焦距外,如圖所示,圖中f為透鏡焦距,試問關於物體經透鏡成像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沒有屏幕,故看不到像 (B)可看到倒立放大實像 (C)可看到倒立縮小實像 (
- ( )如附圖,將甲、乙兩塊質量、比熱、溫度均不相同的金屬塊放入裝水的燒杯中,若熱量散失不計,則當兩杯都達成熱平衡時,哪一杯的平衡溫度較高?為多少℃? (A)燒杯一、35℃ (B)燒杯一、30℃
- 以固定熱源加熱-40℃的冰塊,其溫度與加熱時間關係圖如圖所示,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0℃時,冰和水共存(B)100℃時,水和水氣共存(C)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一定,不需要吸熱(D)水蒸氣的比熱
- 將鹽酸加水稀釋,下列關係圖何者最合適?(圖中 M 代表溶液的莫耳濃度,n 代表溶質的莫耳數,W 代表溶質的重量,V 代表溶液的體積。) (A) (B) (C) (D)
- 將(甲)濃硫酸(乙)檸檬汁(丙)牛奶(丁)阿摩尼亞水,以上溶液的 pH 值依大小順序排列,下列排列何者正確?(A)乙>丙>丁>甲 (B)丁>丙>乙>甲 (C)丁>丙>甲>乙 (D)丙>丁>乙>甲
- 在1atm下,一純物質甲的熔點和沸點,如表所示,則在0℃時,此物質的主要狀態為下列何者?〔基測Ⅰ〕(A)固態(B)液態(C)氣態(D)固、液態共存。
- 鑽石、石墨和芙,均是由碳原子所構成,但它們的性質差異極大,主要原因是何者的不同?(A)原子種類(B)原子數目(C)原子排列方式(D)原子質量。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化合物具有原來組成元素的特性 (B)元素和化合物都有固定的性質(C)化合物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以一定的比例化合而成(D)無法經由一般的化學方法,再分離出其他物質的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