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13 為題組閱讀下列引文,回答 12-13 題。《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顧炎武《日知錄‧廉恥》)
12.上引文字的內容要旨是:
(A)對亂世中淪喪節操的士大夫作為深表不然
(B)指責馮道寡廉鮮恥,導致天下紊亂、國家衰亡
(C)引證孔、孟、歐陽修、管仲的言論,強調廉恥的重要
(D)深知世人行為無法兼顧四維,退而強調知恥的必要,以求世局穩定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3),D(1),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