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臺灣在某個時期年輕的學子受到美國文化的影響,大都沉迷於西洋搖滾樂「披頭四」、「貓王」成為年輕人的偶像,也引領著流行風潮。當時的「駐台美軍電台」是在台的唯一英語廣播電台。請問上述最能反映出臺灣哪一時期的特色?
(A)民國 30 年代臺灣光復初期
(B)民國 50 年代兩岸武力對峙時期
(C)民國 70 年代臺灣解嚴時期
(D)民國 90 年代兩岸三通時期。
(A)民國 30 年代臺灣光復初期
(B)民國 50 年代兩岸武力對峙時期
(C)民國 70 年代臺灣解嚴時期
(D)民國 90 年代兩岸三通時期。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戰後台灣文學發展整理如下,請問哪一項的資料是錯誤的? (A)甲 (B)乙 (C)丙 (D)丁。
- 小恩回憶道:「民國 60 年代的兩次能源危機使許多中小企業倒閉,幸賴政府推動某項經濟建設,協助產業界度過災難」。請問:當時政府所推動的「某項經濟建設」所偏重的項目為何?(A)金融(B)交通(C
- 【題組】根據上文中的敘述可推測,蓮花在當時的身分應該為何?(A)老闆(B)佃農(C)地主(D)保正。
- 【題組】承上題,蓮花聽到政府新政策公布的年代,當時的臺灣經濟狀況為何?(A)遭逢能源危機衝擊(B)美國提供經濟援助(C)開始轉以發展外銷為主(D)產業西進中國設廠。
- 歷史老師希望同學們蒐集關於臺灣人口變遷的資料來做報告,同學們將蒐集到的資訊整理成附表。請問:臺灣的人口從民國 34 年的 600 萬人大量增加至民國 39 年的 750 萬人,其原因為何? (
- 「兩會於本年 4 月 27 日至 29 日進行會談,是兩岸政權長期對峙以來,所舉行的第一次正式會談。本次會談為民間性、經濟性、事務性與功能性,雙方同意加強經濟交流、文教科技交流、能源資源開發與
- 這場戰爭改變了美國的東亞戰略,讓撤退到臺灣不久的國民黨政權獲得喘息的機會,戰後美國正式將臺灣納入東亞反共防衛體系的一環,使臺海局勢漸趨穩定。請問:有關這場戰爭的敘述何者有誤?(A)此戰始於北韓
- 【題組】此一決議案通過後,使我國外交政策出現什麼樣的轉變?(A)在國際上全面封鎖中國大陸(B)斷絕所有與友邦的外交關係(C)與美國的外交關係更加密切(D)改採彈性外交政策,重視發展實質關係。
- 民國 68 年以後,中共在兩岸關係上對臺高唱三通。下列關於「三通」的敘述,何者正確?(A)此時期中共改採和平統戰策略(B)三通的提出,使兩岸關係進入兩岸交流時期(C)中華民國政府同意立刻開放部
- 近年來台灣社會快速變遷,社會風氣與發展也與過去有所不同,下列哪一項運動並非屬於多元文化社會的體現?(A)客家人創辦客家風雲雜誌,發起「還我母語」運動,提倡客家文化 (B)台灣原住民以遊行、請願的
內容推薦
- 張老師在課堂上介紹一段史實:(甲)戰役是政府遷台前的重要戰役,發生在民國(乙)年 10 月 25 至 27 日。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中華民國在內戰中節節敗退,中共最後決定在10 月 24 日
- 學生自治就是在遵守學校與社會規範的前提下,由學生來管理自己的事務,而下列哪一種態度,最符合學生自治的精神? (A)多數服從少數,少數影響多數 (B)理性表達個人意見,遵守團體的決定 (C)不合
- 臺積電、聯電等知名半導體業者,進駐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享受政府各項租稅、研究費之優待,這種吸引資金投入科技工業,是屬於臺灣經濟發展的哪一階段?(A)經濟自由化、國際化時期(B)進口替代期(C)出
- 臺灣歌謠《媽媽請你也保重》:「若想起故鄉,目屎就流落來,免掛意,請妳放心,我的阿母。雖然是孤單一個,雖然是孤單一個,我也來到他鄉的這個省都,不過我是真勇健的,媽媽請妳也保重。」上述歌詞描述,農
- 近年來我國政府採取務實外交政策,其主要理念與目標有哪些?(甲)強調兩岸是分裂分治的兩個對等政治實體(乙)與美、日等國建立正式邦交關係(丙)加強與友邦的實質關係(丁)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 某位退休將領的回憶錄上記錄著民國 47 年的一場戰事:「……遠在十餘海里之外的美國軍艦,急遽向我發出疑問:『你們還活著嗎?』未及回答,他們又來電報:『不必回答,我已見到你們的反擊炮彈,長虹破空
- 臺灣由於對美貿易連年順差,累積龐大外匯存底,不僅引起美國施壓要求我方開放市場,同時,也有新臺幣升值與通貨膨脹的壓力。於是,政府在民國 70 年代後,提出何種經貿政策以因應此問題?(A)設置加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甲)1949 年 10 月 10 日,定都於(乙)北京,由(丙)毛澤東擔任國家領導人。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國家發展,(丁)採行一黨專政。建國後推行土地改革、國營事業並進行
- 「此學生運動始於 1989 年 4 月 17 日晚間,當時一群北京大學學生齊聚,悼念因主張西方式改革被逼下台的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王丹談論中國面臨的問題時愈說愈激昂,遂建議大家到天安門廣場
- 中國自鴉片戰爭後,陸續與眾多列強簽訂許多不平等條約,包含協定關稅、租借、領事裁判權、列強得於港口設置工廠等。眾多條約中的「關稅自主權」,於何時收回?(A)中華民國成立時 (B)北伐期間(C)十
- 附圖是臺灣某一時期的政令宣導海報,從圖中的內容來看,這可能是哪一時期的文宣? (A)民國 30 年代前期(B)民國 40 年代後期(C)民國 80 年代前期(D)民國 90 年代後期。
- 有一篇新聞報導寫道:「1980 年代後期開始,許多早年從中國大陸來臺的老兵,終於能夠再度踏上屬於他們的故鄉。但是,童年時的故鄉早已面目全非,親人甚至早已不在,這些老人家們不禁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 臺灣近五十年來的經濟發展與建設成就,享譽全球,曾被喻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回顧五十年來,臺灣曾經歷一些階段,並採取若干措施,如:(甲)扶植發展輕工業(乙)調整產業結構,加強高附加價值產業(丙)
- 這項教育政策是由日治時期開始推動,臺灣光復後仍繼續實施,有效提升了臺灣的人口素質。請問:此一政策為何?(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B)九年國民義務教育(C)九年一貫課程(D)六年國民義務教育。
- 請從附圖中的資訊回答,判斷選項中的敘述,何者正確? (A)這是文化大革命的宣傳海報(B)推行人民公社後,讓農產量大增(C)期間以土法煉鋼的方式發展工業(D)最後卻因為天災頻傳導致失敗,也逼使鄧
- 十大建設對臺灣的經濟起飛發揮了不可抹滅的貢獻。請依據右圖回答下列問題:乙地未包括哪一項經濟建設成果? (A)核能發電廠(B)大煉鋼廠(C)中國造船廠(臺灣國際造船公司)(D)石油化學工業。
- 1980 年代中國政府開始推改革開放,關於改革開放之後的領導人與任內發生的重大事件配對,何者正確?(A)習近平:一帶一路、加入聯合國(B)鄧小平:與美國建交、六四天安門事件(C)胡錦濤:香港澳
- 韓影《屍速列車》有影評說道:「火車從首爾開到釜山的路線,正好與韓戰的撤退路線一致,呼應韓戰逃亡一路南下的史實。把殭屍當成共軍,殭屍吃人當成是共產主義的侵略。小女孩秀安一開始沒唱完,最後在片尾唱
- 1941 年 12 月 25 日港英政府向日軍投降,日軍在香港先實行軍政府,過了兩個月後就開始所謂民政時期,從 1942 年日本組織新政府,實行「以華制華」至 1945 年。有關日本在中國執行
- 北伐結束後,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在名義上統一中國,開啟了中國的「黃金十年」。這段時間國民政府在政治、經濟、基礎建設、文化、教育、外交、軍事等項目上皆有一定成就,為 1840 年以來中國最高
- 戰後官員貪汙腐化、未能解決通貨膨脹問題,導致物價飛漲,民怨時起,對政府統治失去信心。法幣通貨膨脹過度嚴重,改發行金圓券,但仍未能解決問題。從上文中敘述來看,附圖中的金圓券應該是在哪個時期使用的
- 「珍珠港事件」的發生,對中國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次事件發生後的局面與事件解釋何者正確?(A)珍珠港事件是中日八年抗戰的分水嶺(B)在此事件之後,中國僅能獨自對抗日本的侵略(C)1943 年與英
- 小章爺爺收藏數件印有中美合作標誌(如右圖)的物品,爺爺說這個標誌代表著當年美國對中華民國政府伸出援手,給予大量的物資還有金錢援助,甚至派遣美軍顧問團來臺。請問:當時美國願意對臺灣伸出援手,其主
- 附圖是中國某個時期的口號標語。請問:此時期的中國除了何人,人人皆可批鬥。 (A)鄧小平 (B)毛澤東 (C)習近平 (D)江澤民
- 下方附圖為民國 54年至65年,臺灣經濟成長率的曲線圖。請問:造成民國63年經濟成長曲線陡降的客觀因素為何? (A)韓戰爆發(B)臺灣退出聯合國(C)發生能源危機(D)八二三炮戰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