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公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韓非子.喻老》)
32以下關於本文的分析,何者有誤 
(A)以時間順敘記故事的發生、發展、結果 
(B)用字簡潔,刻劃人物傳神,如「寡人無疾」寫桓公之固執;以「不應、不悅」寫桓公之諱疾忌醫 
(C)以事喻理,告誡人:養生極為重要,且要知道真正的良醫 
(D)善用層遞法,寫桓公的病情快速惡化;活用人物對比的描述,寫桓公之固執與扁鵲之醫理精妙。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95455
統計:A(2),B(4),C(35),D(2),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